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0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包括漏斗口,提手和提环;所述试管为圆筒形结构,底侧为半球形,上方开口;所述刻度线设于试管外周面的左侧壁上,用于观测内部容量;所述置环设于试管外圆周上,为圆环形;所述扶环与置环结构相同,尺寸比置环大,设于试管外周面上顶部;所述提手为长条形,垂直设于漏斗口顶侧面的左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次性出模成型,便于加工制造,加工成本低,尿液采集时不容易溅出到手上,转运时为悬空于试管架上,受底部颠簸力较少,也不容易溅出,需要取出尿液时流淌缓慢,冲力小,也不容易溅出,从采集、转运,取样时都能够防止尿液溅出,实用性强。

An anti-splash test tube for urine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
技术介绍
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需要病人使用试管对尿液进行收集再送往检验科对尿液进行检测。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试管在对尿液进行收集时,尿液容易外溅,在运送途中也容易发生外溅,非常不卫生,若溅到相邻试管中甚至会影响检验结果。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以解决现有尿液容易外溅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包括试管,四分片,刻度线,置环,扶环,漏斗口,提手和提环;所述试管为圆筒形结构,底侧为半球形,上方开口;所述刻度线设于试管外周面的左侧壁上,用于观测内部容量;所述置环设于试管外圆周上,为圆环形;所述扶环与置环结构相同,尺寸比置环大,设于试管外周面上顶部;所述提手为长条形,垂直设于漏斗口顶侧面的左端上。进一步的,所述四分片共有四处,为九十度扇形片,设于试管内管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四分片为折弯片,向试管的轴心线斜下倾斜四十五度。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口设于试管顶侧,为六十度锥度的喇叭口形状。进一步的,所述提环为圆环结构,熔接于提手左侧面顶端,为水平环,与提手呈九十度垂直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置环的设置,有利于在放于试管架上时,对试管架形成固定,使置环底部不接触试管架内底部,防止在转运尿液标本时,由于颠簸而导致的尿液标本溅出。本技术为一次性出模成型,便于加工制造,加工成本低,尿液采集时不容易溅出到手上,转运时为悬空于试管架上,受底部颠簸力较少,也不容易溅出,需要取出尿液时流淌缓慢,冲力小,也不容易溅出,从采集、转运,取样时都能够防止尿液溅出,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半剖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试管,2-四分片,3-刻度线,4-置环,5-扶环,6-漏斗口,7-提手,8-提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包括试管1,四分片2,刻度线3,置环4,扶环5,漏斗口6,提手7和提环8;所述试管1为圆筒形结构,底侧为半球形,上方开口;所述刻度线3设于试管1外周面的左侧壁上,用于观测内部容量;所述置环4设于试管1外圆周上,为圆环形;所述扶环5与置环4结构相同,尺寸比置环4大,设于试管1外周面上顶部;所述提手7为长条形,垂直设于漏斗口6顶侧面的左端上。其中,四分片2共有四处,为九十度扇形片,设于试管1内管壁上,对尿液进行收集时,会对尿液形成阻挡,减少尿液冲到试管1内底部时力度较大溅出。其中,四分片2为折弯片,向试管1的轴心线斜下倾斜四十五度,尿液采集时,对尿液向下的力转换成斜向中心处的力,且受冲击后会向下倾斜的更厉害。其中,漏斗口6设于试管1顶侧,为六十度锥度的喇叭口形状,便于收集尿液时,增大收集面,防止尿液溅出,漏斗口6与试管1的接界处为圆弧,便于缓流。其中,提环8为圆环结构,熔接于提手7左侧面顶端,为水平环,与提手7呈九十度垂直状,采集时手提提环8处,位于采集部位以上,不宜溅到手上。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采集时根据体位,可选择手提提环8或者手扶扶环5对尿液进行收集,尿液经过漏斗口6向中间汇聚到试管1内,流经四分片2处,将四分片2向下冲,四分片2的直角处向下倾斜,尿液进入到试管1内底部,收集后将试管1放置于试管架上,置环4底侧面与试管架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将试管1架悬空,减少颠簸时收到的震动力,使用扶环5收集时手放于扶环5与置环4之间,若有尿液外流,也受到扶环5的阻挡,防止流到手上,向外倒标本时,四分片2的直角处会收到尿液的流动冲击,向上运动,减少中间形成的缝隙大小,减缓尿液流速,防止外溅。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包括试管(1),四分片(2),刻度线(3),置环(4),扶环(5),漏斗口(6),提手(7)和提环(8);所述试管(1)为圆筒形结构,底侧为半球形,上方开口;所述刻度线(3)设于试管(1)外周面的左侧壁上,用于观测内部容量;所述置环(4)设于试管(1)外圆周上,为圆环形;所述扶环(5)与置环(4)结构相同,尺寸比置环(4)大,设于试管(1)外周面上顶部;所述提手(7)为长条形,垂直设于漏斗口(6)顶侧面的左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尿液检验的防外溅试管包括试管(1),四分片(2),刻度线(3),置环(4),扶环(5),漏斗口(6),提手(7)和提环(8);所述试管(1)为圆筒形结构,底侧为半球形,上方开口;所述刻度线(3)设于试管(1)外周面的左侧壁上,用于观测内部容量;所述置环(4)设于试管(1)外圆周上,为圆环形;所述扶环(5)与置环(4)结构相同,尺寸比置环(4)大,设于试管(1)外周面上顶部;所述提手(7)为长条形,垂直设于漏斗口(6)顶侧面的左端上。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燕柴凤霞陈艳宏
申请(专利权)人:周海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