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后轮的具有主动轮距控制功能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5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后轮(48)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其包含控制臂(12)和可控致动器(26)。该控制臂(12)能够铰接到机动车辆的底盘并且能够连接到轮架。致动器(26)能够固定到底盘上并且能够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臂(12)的前外端16。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当控制致动器(26)时,上述致动器设置成进行长度改变,该长度改变大体上是在平行于直行行驶方向(46)的方向上。

Independent Wheel Suspension Device with Active Wheel Spacing Control Function for Rear Wheel of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后轮的具有主动轮距控制功能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辆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包含控制臂和能够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臂的可控致动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9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辆,包含这种右侧和左侧独立车轮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
中,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非常不同类型的悬架。如今,主要是独立车轮悬架用于乘用机动车辆,其中车轴的两个相对的车轮可以彼此独立地偏转。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机动车辆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通过使用可控致动器允许单独后轮的轮距调节。结果,例如可以有利地减少机动车辆的转向圈。特别地,在低速驾驶操纵中,即当进出停车位操纵时,附加的后轮转向相对于驾驶舒适性和机动车辆的移动性提供了改进。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实施例,其中致动器可操作地设置在车辆的轮架和车轮悬架的控制臂之间。例如,DE102011007283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独立车轮悬架,该独立车轮悬架用于双辙车辆的后轮,该独立车轮悬架能够通过致动器转向,其轮架由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拖臂以及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横向控制臂引导并且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处。横向控制臂借助于螺栓或类似物通过橡胶轴承或具有至少最小旋转自由度的接头固定到轮架上。借助于这两个螺栓,拖臂也分别通过橡胶轴承或具有至少最小旋转自由度的接头安装在轮架上,使得轮架相对于拖臂围绕枢转轴线是至少最小可枢转的,该枢转轴线大体上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由这些橡胶轴承或接头形成。由此形成的轮架的这种旋转自由度受到拉杆元件的限制,该拉杆元件铰接到轮架并且可借助于致动器调节元件至少部分地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移动。致动器调节元件设置在拖臂和拉杆元件之间。在DE102006055294A1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主动轮距调节功能的独立车轮悬架。在独立车轮悬架中,配置为H形控制臂的车轮控制臂借助于控制臂轴承在铰接点处铰接在轮架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臂轴承设置有由致动器可致动的调节机构,车轮控制臂的铰接点与轮架之间的相对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是可调节的。EP1939072A2描述了一种乘用机动车辆,其除了可转向前轮之外还包含至少一对可转向后轮,其中后轮设计成提供额外的转向,以便通过后轮从直线前进位置的角移动来补充前轮的转向。乘用机动车辆还包含具有前部和后部的车身以及后悬架装置,上述后悬架装置包含左侧和右侧悬架子总成以及前轮和后轮,其中每个后轮悬架子总成在分别承载至少一个后轮。每个悬架子总成包含致动器,该致动器在一点处连接到转向节的拉杆元件并且在内侧的第二点处连接到悬架子总成的半拖臂。致动器能够通过控制控制装置来致动,以便在转向节和半拖臂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提供后轮相对于车身的在直行位置的每侧转向至少5度的角度。此外,从现有技术中还已知将致动器可操作地设置在车辆的轮架和底盘之间。因此,例如在DE102006055288A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独立车轮悬架,该独立车轮悬架具有用于后轮的依赖于速度的轮距调节功能的主动轮距调节功能。独立车轮悬架设置用于在机动车辆的车身的子总成上的多个铰接轮架,并且包含安装在车辆侧面的致动器和致动构件,该致动构件通过致动器是可致动的并且作用在轮架上使得通过其致动轮架的位置能够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改变。控制臂例如配置为H形控制臂。另外,在DE102015202209A1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轮转向机构、相应配备的车辆以及用于操作后轮转向的方法。该方法规定至少一个轮架通过致动器枢转,使得连接到轮架的车轮对于其相对于车辆纵向的可变转向角度对齐。致动器设置在车辆的副车架或车身与轮架之间并且包含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致动器的平移运动,用于使轮架枢转。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非线性传递函数转换为平移运动。关于所阐述的现有技术,具有用于轮距调节的可控致动器的机动车辆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的领域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其允许有效、可控地调节后轮的轮距,其中独立车轮悬架同时设计成具有为了能够为机动车辆的不构成底盘一部分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空间的紧凑结构。特别地,不构成底盘的一部分的部件可以由可充电驱动电池、电驱动马达和/或电驱动马达的电力电子系统的部件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机动车辆的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实现。该目的还通过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辆实现。各从属权利要求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应该提到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单独提出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以任何技术上有利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且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该描述另外结合附图表述和指定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包含控制臂,该控制臂能够通过内部和车身侧的端部铰接到机动车辆的底盘并且能够在轮架侧的端部处连接到轮架。独立车轮悬架装置还包含可控致动器,该可控致动器能够通过车身侧的端部固定到底盘上,并且能够通过远离底盘的端部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臂的前外端。在这种情况下,当控制致动器时,上述致动器设置成执行长度改变,该长度改变大体上是在平行于直行行驶方向的方向上。“机动车辆”应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特别是作为乘用机动车辆、货车、卡车、半挂车或公共汽车。术语“可操作地连接”旨在被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特别是,可操作地连接的对象机械地连接在一起,使得在对象之间力和/或扭矩和/或扭转力矩的传递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传递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地进行。术语“为此设置”旨在被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特别是,如为其特别编程、设计或安排的那样。术语“大体上平行”应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特别是,与平行度的偏差的绝对值小于20°,优选小于15°,特别优选小于10°。通过由致动器执行的长度改变,控制臂可以绕其内部和车身侧的端部枢转,由此能够改变后轮的轮距。由于所提出的致动器设置在控制臂的前外端上,后轮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的紧凑设计是可能的,从而使得能够节省内部安装空间并将其分配给不构成底盘的一部分的其他部件。例如,所节省的内部安装空间可以用于可充电电池或者通过燃料电池堆作为机动车辆的电驱动器的能量源,由此通过后轮的悬架装置的部件可以至少减小用于接收电能源的安装空间的关于形状和尺寸方面的限制。另外,在所提出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中,可以有利地确保长度改变由致动器执行并且因此以特别有效的方式将力引入控制臂,因为致动器引入控制臂的力的方向在长度改变期间保持恒定。此外,通过所提出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的合适设计,可以实现通过由致动器引入到控制臂中的力,以特别有效的方式围绕内部和车身侧的端部将扭矩施加在控制臂上,使得后轮的轮距调节所需的力可以保持在最小水平。优选地,由致动器执行的长度改变的方向是恒定的;换句话说,提供致动器以在完全预定的区域中执行与直行行驶方向平行的线性长度变化。在独立车轮悬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控制臂在内部和车身侧的端部以及前外端上的铰接位置在横向于直行行驶方向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能够以相对于后轮的旋转轴线且在后轮的旋转轴线上游的相同间距设置在直行行驶方向上。以这种方式,通过独立车轮悬架装置的紧凑设计,可以实现有利的杠杆比以通过致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辆的后轮(48)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包含:‑控制臂(12),所述控制臂(12)能够通过内部和车身侧上的端部(14)铰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底盘并且能够在轮架侧的端部(18)处连接到所述轮架,以及‑可控致动器(26),所述可控致动器(26)能够通过车身侧上的端部(28)紧固到所述底盘并且能够通过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30)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控制臂(12)的前外端16,其特征在于,当控制所述致动器(26)时,所述致动器设置成进行长度改变,所述长度改变大体上是在平行于直行行驶方向(46)的方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5 DE 102018201670.41.一种机动车辆的后轮(48)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包含:-控制臂(12),所述控制臂(12)能够通过内部和车身侧上的端部(14)铰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底盘并且能够在轮架侧的端部(18)处连接到所述轮架,以及-可控致动器(26),所述可控致动器(26)能够通过车身侧上的端部(28)紧固到所述底盘并且能够通过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30)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控制臂(12)的前外端16,其特征在于,当控制所述致动器(26)时,所述致动器设置成进行长度改变,所述长度改变大体上是在平行于直行行驶方向(46)的方向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12)在内部和车身侧的所述端部(14)和所述控制臂(12)的所述前外端(16)上的铰接位置在横向于所述直行行驶方向(46)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能够在所述直行行驶方向(46)上相对于所述后轮(48)的旋转轴线(50)或在所述旋转轴线(50)上游以相同间距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致动器(26)配置为电动或气动可控线性致动器。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12)大体上配置成三角形,其中所述控制臂(12)的内部和车身侧的所述端部(14)和所述前外端(16)形成所述三角形的两个角。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独立车轮悬架装置(1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德里克·彼得·沃尔夫蒙海姆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