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式水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4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叠层式水培装置,包括支柱上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培养层、若干第二培养层和第三培养层;所述的第一培养层包括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培养皿;所述的第二培养层包括多个形状相同但直径不同的第二圆盘,每个第二圆盘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每个第二凹槽内设有一个第二培养皿;所述的第三培养层包括第三圆盘,第三圆盘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培养皿;所述的基座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主管道相连;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进给机构,基座的另一侧设有排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拆装方便,能统一添加营养液,省时省力,而且能回收营养液,降低水培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良好的观赏性。

Laminated hydrop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层式水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培装置,特别是一种叠层式水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土栽培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无土栽培模式不断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其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栽培带来的一切弊端,包括土传病害、连作障碍以及土壤栽培过程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土壤栽培作物周期长,效率低;其次,无土栽培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无土栽培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种植,温室后墙、屋顶、居室的阳台等地方均可以进行无土栽培。此外,当无土栽培以立体多层模式出现时,其土地利用效率将会达到土壤栽培的2-5倍,这在当今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情况下无疑是非常有利用空间和价值的。再次,无土栽培种植的蔬菜作物干净卫生、长势一致、外形美观,经济价值较高。最后无土栽培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在无土栽培广泛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同时,水培装置也被广泛应用与生产、观赏、科研教学的过程中。但是现有的水培装置安装麻烦且后期拆卸困难,同时水培过程中需要一个一个添加营养液,十分麻烦,而且营养液不能回收,增加了水培成本。此外,传统的水培装置还缺乏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式水培装置。本技术不但拆装方便,能统一添加营养液,省时省力,而且能回收营养液,降低水培成本。此外,本技术还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叠层式水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底盘,底盘上设有支柱,支柱上设有由上而下尺寸依次增大的第一培养层、若干第二培养层和第三培养层;所述的第一培养层包括设置在支柱上的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培养皿;所述的第二培养层包括设置在支柱上的多个形状相同但直径不同的第二圆盘,每个第二圆盘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每个第二凹槽内设有一个第二培养皿;所述的第三培养层包括设置在支柱上的第三圆盘,第三圆盘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三培养皿;所述的第一培养皿上设有第一溢水管,第一圆盘上设有与第一溢水管相对应的第一水槽,第一水槽的底部设有与顶层的第二培养皿相对应的第一落水管;所述的第二培养皿上设有第二溢水管,第二圆盘上设有与第二溢水管相对应的第二水槽,底层的第二水槽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培养皿相对应的第二落水管;所述的第三培养皿上设有第三溢水管,第三溢水管对应基座的上方;所述的支柱内部设有主管道,主管道连接有若干设置在支柱顶端的分支管道,每个分支管道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培养皿;所述的基座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贯穿支柱与主管道相通,潜水泵的输入端口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设置在基座内;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进给机构,基座的另一侧设有排液机构。前述的叠层式水培装置中,所述支柱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球铰万向节,球铰万向节的两端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LED灯。前述的叠层式水培装置中,所述的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外侧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储液桶,储液桶底部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连接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贯穿基座与基座的内部相通,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设有电磁阀。前述的叠层式水培装置中,所述基座的内侧设有与电磁阀相对应的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前述的叠层式水培装置中,所述的排液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侧面底部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止通阀。前述的叠层式水培装置中,所述第一圆盘底部、第二圆盘底部和第三圆盘底部均设有加强板,每个加强板的一侧均与支柱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支柱上由上而下分别设置了第一培养层、第二培养层和第三培养层,第一培养层的第一圆盘上设置了多个第一培养皿,第二培养层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上设置了多个第二培养皿,第三培养层的第三圆盘上设置了多个第三培养皿。进给机构将营养液补充到基座内,通过潜水泵将基座内的营养液沿着支柱内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输送到第一圆盘的第一培养皿中,第一培养皿中的营养液到达溢出高度时通过第一溢水管溢出至第一水槽中,再经第一水槽中的第一落水管流到第二培养层顶层对应的第二培养皿中,第二培养层的溢出方式与第一培养层相同,第二培养层底层的第二培养皿溢出时,通过第二溢水管流至第二水槽,再经第二水槽底部的第二落水管流至第三培养层内对应的第三培养皿中,第三培养皿中的营养液到达溢出高度时,经第三溢水管流到基座内,以此实现统一添加营养液的功能,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培养皿通过圆盘上的凹槽固定,拆装十分方便,并且由于在每个培养皿上都设置了溢水管,每个培养皿的培养液都能控制在固定的高度上。通过基座一侧的排液机构能有效回收营养液,具有降低水培成本的优点。此外,本技术的外形为由上而下依次增大的圆锥形,结合溢水管流下的营养液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本技术支柱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球铰万向节,球铰万向节的两端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LED灯。通过LED能控制夜间光照,为夜间实验提供必需的光能。本技术储液桶底部设置了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能够自动开启或关闭补充营养液。基座内侧还设有与电磁阀相对应的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当基座内的营养液到达限定高度时,超声波水位传感器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关闭阀门,停止进液,实现基座内营养液量的控制。本技术的第一圆盘底部、第二圆盘底部和第三圆盘底部均设有加强板,每个加强板的一侧均与支柱相连,设置加强板能提高整体的刚性,增加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和第三圆盘的承重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排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第一培养层,3-第二培养层,4-第三培养层,5-底盘,6-支柱,7-加强板,8-分支管道,9-第一圆盘,10-第二圆盘,11-第三圆盘,12-第一凹槽,13-第一培养皿,14-第一溢水管,15-第一水槽,16-第一落水管,17-第二凹槽,18-第二培养皿,19-第二溢水管,20-第二水槽,21-第二落水管,22-第三凹槽,23-第三培养皿,24-第三溢水管,25-潜水泵,26-第一水管,27-第二水管,28-超声波水位传感器,29-支撑杆,30-球铰万向节,31-横板,32-LED灯,33-进给机构,34-排液机构,35-支撑架,36-储液桶,37-第一进液管,38-第二进液管,39-电磁阀,40-出水管,41-止通阀,42-主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叠层式水培装置,构成如图1-4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内设有底盘5,底盘5最好用螺钉与基座1相固定,底盘5上设有支柱6,支柱6上设有由上而下尺寸依次增大的第一培养层2、若干第二培养层3和第三培养层4。所述的第一培养层2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第一圆盘9,第一圆盘9上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内设有第一培养皿13,第一凹槽12的面积略大于第一培养皿13的底部面积。所述的第二培养层3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多个形状相同但直径不同的第二圆盘10,每个第二圆盘10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7,每个第二凹槽17内设有一个第二培养皿18,第二凹槽17的面积略大于第二培养皿18的底部面积。所述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叠层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内设有底盘(5),底盘(5)上设有支柱(6),支柱(6)上设有由上而下尺寸依次增大的第一培养层(2)、若干第二培养层(3)和第三培养层(4);所述的第一培养层(2)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第一圆盘(9),第一圆盘(9)上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内设有第一培养皿(13);所述的第二培养层(3)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多个形状相同但直径不同的第二圆盘(10),每个第二圆盘(10)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7),每个第二凹槽(17)内设有一个第二培养皿(18);所述的第三培养层(4)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第三圆盘(11),第三圆盘(11)上设有第三凹槽(22),第三凹槽(22)内设有第三培养皿(23);所述的第一培养皿(13)上设有第一溢水管(14),第一圆盘(9)上设有与第一溢水管(14)相对应的第一水槽(15),第一水槽(15)的底部设有与顶层的第二培养皿(18)相对应的第一落水管(16);所述的第二培养皿(18)上设有第二溢水管(19),第二圆盘(10)上设有与第二溢水管(19)相对应的第二水槽(20),底层的第二水槽(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培养皿(23)相对应的第二落水管(21);所述的第三培养皿(23)上设有第三溢水管(24),第三溢水管(24)对应基座(1)的上方;所述的支柱(6)内部设有主管道(42),主管道(42)连接有若干设置在支柱(6)顶端的分支管道(8),每个分支管道(8)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培养皿(13);所述的基座(1)内设有潜水泵(25),潜水泵(25)的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一水管(26),第一水管(26)贯穿支柱(6)与主管道(42)相通,潜水泵(25)的输入端口连接有第二水管(27),第二水管(27)设置在基座(1)内;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有进给机构(33),基座(1)的另一侧设有排液机构(34)。...

【技术特征摘要】
1.叠层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内设有底盘(5),底盘(5)上设有支柱(6),支柱(6)上设有由上而下尺寸依次增大的第一培养层(2)、若干第二培养层(3)和第三培养层(4);所述的第一培养层(2)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第一圆盘(9),第一圆盘(9)上设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内设有第一培养皿(13);所述的第二培养层(3)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多个形状相同但直径不同的第二圆盘(10),每个第二圆盘(10)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7),每个第二凹槽(17)内设有一个第二培养皿(18);所述的第三培养层(4)包括设置在支柱(6)上的第三圆盘(11),第三圆盘(11)上设有第三凹槽(22),第三凹槽(22)内设有第三培养皿(23);所述的第一培养皿(13)上设有第一溢水管(14),第一圆盘(9)上设有与第一溢水管(14)相对应的第一水槽(15),第一水槽(15)的底部设有与顶层的第二培养皿(18)相对应的第一落水管(16);所述的第二培养皿(18)上设有第二溢水管(19),第二圆盘(10)上设有与第二溢水管(19)相对应的第二水槽(20),底层的第二水槽(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培养皿(23)相对应的第二落水管(21);所述的第三培养皿(23)上设有第三溢水管(24),第三溢水管(24)对应基座(1)的上方;所述的支柱(6)内部设有主管道(42),主管道(42)连接有若干设置在支柱(6)顶端的分支管道(8),每个分支管道(8)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培养皿(13);所述的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浩俞晨良许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