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441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大棚架,第一大棚架底部四周设有腔体座,第一大棚架顶部设有喷水头,所第一大棚架上盖设有第一塑料膜,第一大棚架与腔体座固接,腔体座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蓄水池,蓄水池联通通水孔,蓄水池内设有第一水泵;第二大棚架,第二大棚架底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淡水池,第二大棚架顶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导流板,第二大棚架顶部盖设有第二塑料膜,第二大棚架底部设有连接两侧淡水池的的盐水池,盐水池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出水口,所述淡水池内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喷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将水循环使用同时避免盐碱成分滞留地表,同时节约水源降低成本。

A Treatment System for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为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气候干旱少雨的地方由于常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导致水土中的水分被蒸发,而盐碱成分大量滞留集中在地表,导致表层土壤含盐碱成分高,无法种植植物,同时受风影响会将盐碱地地表的盐碱成分吹送到其周边导致盐碱地扩散,因此急需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需要对土壤进行水分保护,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使土壤中的水不会因大量蒸发而使得密度上升淡水变盐水导致土壤含盐量加速,盐碱地的改良技术分为生物改良、物理改良等,而物理或生物改良时都需要对盐碱土壤进行洗盐,将土壤中的盐分用淡水淡化排出,从而改良土壤栽种植防止再次盐碱化,传统的大水漫灌对盐碱地地表虽然起到一定的洗盐效果,但浪费水资源,浸泡冲刷地表盐碱土壤后土壤仍然暴露在外,使土壤水分、养分容易再次被蒸发,而植被不能及时栽种,使得盐碱化容易重蹈覆辙,传统的改良系统缺乏防护措施容易使周围未改良区域的盐碱土壤随风再次被带入已经改良的区域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大棚架,所述第一大棚架底部四周设有腔体座,所述第一大棚架顶部设有喷水头,所述第一大棚架上盖设有第一塑料膜,所述第一大棚架与腔体座固接,所述第一塑料膜两侧设有卷轴,所述腔体座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所述腔体座两侧设有通水孔;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联通通水孔,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第一水泵;第二大棚架,所述第二大棚架与第一大棚架相连,所述第二大棚架底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淡水池,所述第二大棚架顶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导流板,所述第二大棚架顶部盖设有第二塑料膜,所述第二大棚架底部设有连接两侧淡水池的的盐水池,所述盐水池通过水管连接水泵出水口,所述淡水池内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喷水头,所述导流板靠近第二大棚架一侧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腔体座远离第一大棚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底部设有连通腔体座的排水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靠近第一大棚架一侧设有卷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远离第一大棚架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盖板。优选的,所述淡水池和盐水池内分别设有加热棒。优选的,所述固定爪为腔体结构,所述固定爪与腔体座连通且固定爪表面设有渗水孔。优选的,所述淡水池远离第二大棚架一侧设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底部连通淡水池。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水槽远离第二大棚架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盖板。优选的,所述淡水池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渗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通过利用大棚架和塑料膜形成温室大棚对改良区域进行盐碱粉尘防护和防水分蒸发,通过塑料膜锁住地表水分,防止水分被太阳蒸发造成二次盐碱化,通过第一塑料膜的保温作用使在对地表灌水洗盐时的环境温度提高,有利于固体盐碱颗粒融水速度,本技术通过第一水泵讲融水的盐碱水抽入盐水池,利用第二大棚对其蒸嗮,同时通过第二塑料膜锁住水分,使附着在第二塑料膜上的水汽凝聚落在导流板上进入淡水池,通过第二水泵将淡水池的水抽送到第一大棚架上的喷水头进行循环再利用,将盐碱成分集中在盐水池内进行集中收集,本技术利用太阳能源不仅有效循环利用水资源,还避免了对盐碱地土壤洗盐后的盐碱水二次污染到周围土地,提高了改良效率,降低了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灌水洗盐棚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嗮盐棚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腔体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大棚架1,所述第一大棚架1底部四周设有腔体座2,所述第一大棚架1顶部设有喷水头3,所述第一大棚架1上盖设有第一塑料膜4,所述第一大棚架1与腔体座2固接,所述第一塑料膜4两侧设有卷轴5,所述腔体座2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6,所述腔体座2两侧设有通水孔8;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联通通水孔8,所述蓄水池7内设有第一水泵9;第二大棚架10,所述第二大棚架10与第一大棚架1相连,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淡水池11,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导流板12,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盖设有第二塑料膜13,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设有连接两侧淡水池11的的盐水池14,所述盐水池14通过水管连接第一水泵9出水口,所述淡水池11内设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通过水管连接喷水头3,所述导流板12靠近第二大棚架10一侧设有通孔。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大棚架1和腔体座2对盐碱地进行围起灌水,对盐碱地浸泡使盐碱成分溶解在水中,防止灌水后在没有任何遮挡下的水体流失浪费水资源,通过第一大棚架1上的喷水头3喷水,通过第一大棚架1上的第一塑料膜4使大棚内形成温室,对大棚内进行保温,防止环境较冷的情况下盐碱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溶解较慢,同时在白天受太阳照射塑料膜使大棚内升温加速盐碱溶解速度,同时通过两个塑料膜对土壤改良区进行保湿,防止喷灌上水的盐碱地暴露在外水分被再次蒸发,滞留盐碱成分,溶解土壤盐碱成分的水经过腔体座2的通水孔8流进连通腔体坐2的蓄水池进行储存,通过第一水泵9将盐碱水抽送到盐水池14,通过固定爪6固定大棚,通过卷轴5方便将第一塑料膜4卷起,本实施例中盐碱水抽至盐水池14中时通过第二大棚架10和第二塑料膜13形成温室大棚,当太阳照射时蒸发盐水池14内的水分并附着在第二塑料膜13上形成水珠滑落至导流板12上并延导流板12滑落至淡水池,从而使盐碱成分固留在盐水池14中便于集中处理,防止二次污染改良过的土地,通过淡水池中的第二水泵15将淡化后的水用水管输送至喷水头3进行对第一大棚架1内的盐碱地再次灌水,形成循环利用,截留盐碱防止盐碱成分从新回到土壤中,同时两个大棚架和塑料膜还能对改良土地区域进行遮挡,防止周边未改良去的盐碱尘土随风飘落进改良区内。本实施例中,为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降水进入土壤表面被快速蒸发,导致盐碱化,所述腔体座2远离第一大棚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集水槽16,所述第一集水槽16底部设有连通腔体座2的排水孔17,所述第一集水槽16靠近第一大棚架1一侧设有卷轴槽18,所述第一集水槽16远离第一大棚架1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盖板19,所述淡水池11远离第二大棚架10一侧设有第二集水槽21,所述第二集水槽21底部连通淡水池11,所述第二集水槽21远离第二大棚架10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盖板22,通过第一集水槽16和第二集水槽21方便收集雨水,当降雨时,雨水通过两个大棚架的两个塑料膜滑落至两个集水槽内,同时集水槽底部的排水孔17将水快速排进腔体座2或淡水池11内防止暴露在外而被快速蒸发,通过第一集水槽16上的卷轴槽18卡接卷轴5,通过第一盖板19和第二盖板22对第一集水槽16和第二集水槽21进行遮挡,防止两个集水槽落尘堵塞排水孔17。本实施例中,所述淡水池11和盐水池14内分别设有加热棒20,通过盐水池14加热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大棚架(1),所述第一大棚架(1)底部四周设有腔体座(2),所述第一大棚架(1)顶部设有喷水头(3),所述第一大棚架(1)上盖设有第一塑料膜(4),所述第一大棚架(1)与腔体座(2)固接,所述第一塑料膜(4)两侧设有卷轴(5),所述腔体座(2)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6),所述腔体座(2)两侧设有通水孔(8);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联通通水孔(8),所述蓄水池(7)内设有第一水泵(9);第二大棚架(10),所述第二大棚架(10)与第一大棚架(1)相连,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淡水池(11),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导流板(12),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盖设有第二塑料膜(13),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设有连接两侧淡水池(11)的盐水池(14),所述盐水池(14)通过水管连接第一水泵(9)出水口,所述淡水池(11)内设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通过水管连接喷水头(3),所述导流板(12)靠近第二大棚架(10)一侧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大棚架(1),所述第一大棚架(1)底部四周设有腔体座(2),所述第一大棚架(1)顶部设有喷水头(3),所述第一大棚架(1)上盖设有第一塑料膜(4),所述第一大棚架(1)与腔体座(2)固接,所述第一塑料膜(4)两侧设有卷轴(5),所述腔体座(2)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6),所述腔体座(2)两侧设有通水孔(8);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联通通水孔(8),所述蓄水池(7)内设有第一水泵(9);第二大棚架(10),所述第二大棚架(10)与第一大棚架(1)相连,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淡水池(11),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两侧设有与其固接的导流板(12),所述第二大棚架(10)顶部盖设有第二塑料膜(13),所述第二大棚架(10)底部设有连接两侧淡水池(11)的盐水池(14),所述盐水池(14)通过水管连接第一水泵(9)出水口,所述淡水池(11)内设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通过水管连接喷水头(3),所述导流板(12)靠近第二大棚架(10)一侧设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座(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荣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