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31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利用粘结泡棉胶带在外壳与电声转换装置之间附着膜来防止由振动幅度引起的膜特性的降低并可防止所传递的声音失真的音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在电子设备的形成有音孔的外壳的内侧以覆盖音孔的方式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使向配置于上述音孔的内侧的电声转换装置进出的气体透过,并阻断水的流入;以及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外壳,使得上述防水透气膜的边缘附着于上述外壳的音孔周围,在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中,在与上述防水透气膜及外壳相粘结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粘结面形成的多个气孔填充有粘结物质。

Audio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音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响装置,更详细地,涉及通过利用粘结泡棉胶带在外壳与电声转换装置之间附着膜来防止由振动幅度引起的膜特性的降低并可防止所传递的声音的失真的音响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防水透气性使水蒸气等气体通过而防止液体通过,为了制造被赋予如上所述的防水透气性的生活物品,使用平板状的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作为使空气及水蒸气等气体通过而防止水等液体通过的膜,用于一次性尿布及一次性卫生巾的底膜、运动服,防疫服等一次性服装或防水服装、建筑用房屋包层材料、包装材料、卫生材料等多种用途。最近,在电子设备、汽车、航空等多种领域中,多方面尝试所要研发具有更加优秀的防水透气性的部件,使得部件的可靠性维持最佳状态。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通过携带来使用,因此,需要防水功能,与此同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形成有用于向外部放出扬声器或扩音器等的声音或使声音从外部向内部通过的音孔。由于水或灰尘可通过音孔向电子设备的内部渗透,因此,需在音孔设置有用于使声音通过而阻断水或灰尘的防水过滤器或防水透音片。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030582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音响部件,即,防水过滤器由作为氟树脂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形成,使用双面粘结胶带以覆盖音孔的方式附着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防水过滤器附着于外壳,使用双面粘结胶带,双面粘结胶带由在基材层的两面形成有粘结层的结构形成,因此,当以环形对双面粘结胶带进行冲压时,从粘结层产生粘结物质的毛刺,并且,若进行粘结工序时施加压力,则粘结层的粘结物质无法被基材层吸收而向外部脱离,从而产生向防水过滤器或防水透音片泄漏的问题。如上所述,若双面胶带的粘结物质向防水过滤器或防水透音片泄漏,则存在对于防水过滤器或防水透音片的声音传递效率或声音传递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音响装置:当将粘结泡棉胶带(formtape)用作粘结单元来进行用于组装膜的粘结及冲压时,可防止粘结物质的泄露。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音响装置:利用填充有粘结物质的多个气孔形成于粘结面的粘结泡棉胶带在外壳的音孔周围粘结并固定膜,从而防止由振动幅度引起的膜特性的降低并可防止所传递的声音的失真。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在电子设备的形成有音孔的外壳的内侧以覆盖音孔的方式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使向配置于上述音孔的内侧的电声转换装置进出的气体透过,并阻断水的流入;以及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外壳,使得上述防水透气膜的边缘附着于上述外壳的音孔周围,在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中,在与上述防水透气膜及外壳相粘结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粘结面形成的多个气孔填充有粘结物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上述防水透气膜附着于上述电声转换装置的粘结单元,上述粘结单元可以为第二粘结泡棉胶带或双面胶带。可在上述第二粘结泡棉胶带的形成于粘结面的多个气孔填充有粘结物质。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及第二粘结泡棉胶带具有各个主体具有多个气孔且从外部加压时在压缩后能够复原的结构,上述气孔的形态随着外部的加压而发生部分变形,从而收容填充于上述气孔的粘结物质。在此情况下,上述多个气孔可具有互不连接的结构。并且,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及第二粘结泡棉胶带的压缩率可以为20%至70%,优选地,可以为20%至40%。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及第二粘结泡棉胶带可以为丙烯酸泡棉胶带、聚氨酯泡棉胶带、聚乙烯(PE)泡棉胶带中的一种。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及第二粘结泡棉胶带的厚度可以为50μm至250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中,上述防水透气膜可以为由通过对混合有高分子物质和溶剂的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来获得的纤维蓄积而成的纤维网。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中,上述防水透气膜进可具有多个气孔,也可以为无气孔膜。上述防水透气膜的气孔率可以为20%至90%,优选地,可以为20%至5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中,上述纤维的直径可以为0.1~2um,膜的厚度范围可以为4μm至12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响装置中,上述电声转换装置可以为扬声器或扩音器。上述防水透气膜和电声转换装置呈互不粘结的状态,在上述电声转换装置的前部面可附着有缓冲部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即,利用填充有粘结物质的多个气孔形成于粘结面的粘结泡棉胶带在外壳的音孔周围粘结膜并组装,从而使粘结物质受到粘结泡棉胶带的粘结面的约束,因而不向外部泄漏,从而可提高组装的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即,被用作音响装置的粘结单元的粘结泡棉胶带防止粘结物质在执行用于形成透气通道的冲压工序之后,向通过冲压来被去除的区域泄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当进行粘结及冲压时,防止粘结物质向外部泄漏,因而在以粘结的方式在外壳和电声转换装置组装膜的情况下,不产生膜的重量变化及形状变形,从而防止由振动幅度引起的膜特性的降低并可防止所传递的声音失真。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的概念性剖视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概念性分解剖视图。图3为示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的粘结泡棉胶带的粘结面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为用于说明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的粘结泡棉胶带的粘结面状态的示意性部分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比较例的音响装置的概念性剖视图。图6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及比较例的粘结单元的俯视图。图7为用于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及比较例的音响装置用于对外壳的音孔进行防水并密封的状态下的膜的振动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在安装有电声转换装置120的电子设备的外壳110以覆盖音孔111的方式设置,上述音孔111用于使声音从外壳的内部向外部、从外部向内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包括:防水透气膜150,用于使气体透过,并阻断水等液体的流入;以及第一粘结泡棉胶带132,在两面形成有填充有粘结于上述外壳110和上述防水透气膜150的一侧面的粘结物质的多个气孔,以在形成有音孔111的外壳110以覆盖的方式附着上述防水透气膜150。并且,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中,防水透气膜150使用第一粘结泡棉胶带132以覆盖外壳110的音孔111的方式紧贴并固定,因而使电子设备的外壳110具有防水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能够附着固定于配置于内侧的电声转换装置120或不附着。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附着固定于电声转换装置120的情况下,可使用具有与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132相同的结构的第二粘结泡棉胶带131或双面粘结胶带。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音响装置不附着固定于电声转换装置120的情况下,可在电声转换装置120的前部面附着有缓冲部件等。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132的一面的粘结物质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150,第一粘结泡棉胶带132的另一面的粘结物质粘结于上述外壳110。第二粘结泡棉胶带131为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150的另一侧面且在两面形成有多个气孔的粘结泡棉胶带,在上述多个气孔填充有粘结于电声转换装置120的粘结物质。其中,形成于电子设备的外壳110的音孔111由多个小孔形成,以阻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响装置,在电子设备的形成有音孔的外壳的内侧以覆盖音孔的方式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使向配置于上述音孔的内侧的电声转换装置进出的气体透过,并阻断水的流入;以及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外壳,使得上述防水透气膜的边缘附着于上述外壳的音孔周围,在与上述防水透气膜及外壳相粘结的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粘结面形成有多个气孔,粘结物质填充于上述多个气孔,使得上述粘结物质受到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的粘结面的约束,从而不向外部泄漏,上述多个气孔具有相互不连接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1 KR 10-2015-01179021.一种音响装置,在电子设备的形成有音孔的外壳的内侧以覆盖音孔的方式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使向配置于上述音孔的内侧的电声转换装置进出的气体透过,并阻断水的流入;以及第一粘结泡棉胶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防水透气膜,另一侧面粘结于上述外壳,使得上述防水透气膜的边缘附着于上述外壳的音孔周围,在与上述防水透气膜及外壳相粘结的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粘结面形成有多个气孔,粘结物质填充于上述多个气孔,使得上述粘结物质受到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的粘结面的约束,从而不向外部泄漏,上述多个气孔具有相互不连接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述防水透气膜附着于上述电声转换装置的粘结单元,上述粘结单元为第二粘结泡棉胶带或双面胶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粘结泡棉胶带具有主体具有多个气孔且从外部加压时在压缩后能够复原的多孔性弹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寅踊
申请(专利权)人: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