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东专利>正文

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4307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长方坑整地:整地规格:长1~2.0m,宽0.4~1.0m,深0.4~0.8m;第二步,采用“一坑三株、两小一大”的混交造林模式:即在一个长方坑内同时栽植“两小一大”三株树苗,小苗为灌木树种,大苗为乔木树种;第三步,玉米秸秆覆盖保墒;第四步,土壤改良增肥:深载后的坑内施腐熟农家肥5~10kg;第五步,适时适量浇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长方坑整地、“一坑三株”混交造林、玉米秸秆覆盖保墒、土壤改良增肥、适时适量浇水管理和造林系统工程技术体系集成为一套统一的方法,能够完全的适应五抗地区绿化造林的需求,综合效率高而且实用;减少了损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A Five-Resistance Afforestation Match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树造林
,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于五抗地区进行绿化造林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五抗”是指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瘠薄和抗风蚀五种抗性。这五种情形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少一、二种发生。比如,在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的较高海拔迎风坡地区域,一般盐碱化比较低;在背风坡地或三、四面环山区域,气候比较温暖、风蚀可能性小;而在土层较薄的沙石地或低海拔沟底等区域,多时五种情形同时发生,因此,五抗区造林非常的困难。抗性造林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关键之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部地区,气候普遍干旱,年降雨量少而不均,在同一造林地块,可能气候寒冷、风蚀严重、土壤干燥、瘠薄、高盐碱度五种情形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在规划设计和人工造林过程中稍有疏忽,或者技术配套不好,就极可能导致造林失败,造成人力物和财力的巨大浪费,直接影响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如申请号为CN201410540096.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抗旱针阔叶混合造林的方法,包括利用多种常见树苗混合搭配,针叶和阔叶混交造林,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针阔叶混交的树苗分别为:文冠果、蒙古栎、红松(樟子松嫁接),且树苗采用可以自然分解的营养钵栽培,文冠果造林比例占30%,蒙古栎造林比例占40%,红松(采用樟子松作为砧木嫁接)造林比例占30%,混交造林密度为2020株/hm2,采用三种树种组合的抗旱针阔叶混合造林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造林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好,经济效益好。但是这种造林方法仅能够适应干旱的地区,在五抗地区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造林成活率较差,造林失败。又如申请号为CN201610714508.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属于植树造林
,具体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营造针叶林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植物激素,促使造林苗木增加抗性,针对不同造林地块,定向培育适宜的树苗。其步骤为:1、选好需要造林的苗木,在与造林地相同立地条件的地块建立苗木培育区。2、依据不同规格的苗木定向培养,在常规育苗的基础上加施2%的高性能吸水树脂,喷施植物类生长激素(共3次),用0.1%浓度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浇灌(两次),喷施KH2PO3溶液5次。3、待2-3年树苗完全适应盐碱条件后,喷施植物类生长激素一次,3天后可用于盐碱地造林。该专利技术选择在盐碱度较高、针叶树禁区的地方栽植针叶树,有利于在盐碱广布的地区营造出一片四季常青的绿洲,填补我国盐碱地营造常青针叶树林的技术空白。但是这种造林方法仅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盐碱地,在五抗地区的其他地方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造林成活率较差,造林失败。因此,切合实际创新一套抗性造林的方法,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涉及整地方式、土壤改良、混交模式、增肥措施和覆盖保墒技术,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长方坑整地:在前一年秋季多雨季节进行长方坑整地;整地规格:长1~2.0m,宽0.4~1.0m,深0.4~0.8m;排列方式:坡地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水平间距1.0~2.0m,行间品字排列,行距3m或以上;平地长边沿南北走向,间距0.5~1.0m,行间对齐排列,行距大于或者等于3m;第二步,采用“一坑三株、两小一大”的混交造林模式:即在一个长方坑内同时栽植“两小一大”三株树苗,小苗为灌木树种,大苗为乔木树种,且同一个小班内的灌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且该小班内的乔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每个小班采用两行以上的带状混交方式,深栽且栽后留有20cm以上的坑深;第三步,玉米秸杆覆盖保墒:覆盖时玉米秸杆沿长边方向紧靠坑表土面卡入,超过坑长的折断或折弯压入,厚度保持10cm,完全覆盖住坑内土面;第四步,土壤改良增肥:深载后的坑内施腐熟农家肥5~10kg,肥土比为肥:土=7-8:2-3,肥土混匀;第五步,适时适量浇水:首次定根水应当边栽边浇、足量浇透;第二次保活水在完成苗木扶正、栽稳、覆土、整理和覆盖玉米杆之后,根据首次浇水的情况,浇饱浇足;第三次保命水在三伏天或干旱的秋季,当植树坑内表面10cm左右土壤干透,或发现白天树叶有轻度萎蔫时,于早晚实施浇水,确保足量浇透;第四次越冬水视秋后降雨情况而定,降雨多、土壤水分足,则免浇;降雨少、土壤干,则浇足浇透。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步中,长方坑四截面垂直或成锐角,呈现直坑或上口小、底部大的形状;长方坑上铺设和稳固覆盖保墒材料。作为优选方式:第二步中,造林施工时,先在长方坑的中心位置栽植一株大的乔木树种,再在坑的两端距左右坑边各10~20cm中线处各栽植一株小的同种灌木树种,保证两小一大三株灌木在同一条中线上。作为优选方式:在第二步中,完成栽植步骤后,覆盖保墒前于坑内撒播豆类种子。作为优选方式:第三步中,垂直截面的整地坑,在两短边用土压住玉米杆头。作为优选方式:第四步中,土壤坚实的选择施牛粪类,间作药材的施鸡粪羊粪,盐碱地用硫磺粉或者铁肥与农家肥一同施入坑内,改良土壤和施底肥。作为优选方式:在第一步之前,进行土壤消毒、防虫防鼠和局部换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长方坑整地、“一坑三株”混交造林、玉米秸杆覆盖保墒、土壤改良增肥、适时适量浇水管理和造林系统工程技术体系集成为一套统一的方法,能够完全的适应五抗地区绿化造林的需求,综合效率高而且实用;减少了损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获得了高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长方坑整地:在前一年秋季多雨季节进行长方坑整地;整地规格:长1~2.0m,宽0.4~1.0m,深0.4~0.8m;排列方式:坡地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水平间距1.0~2.0m,行间品字排列,行距3m或以上;平地长边沿南北走向,间距0.5~1.0m,行间对齐排列,行距大于或者等于3m;第二步,采用“一坑三株、两小一大”的混交造林模式:即在一个长方坑内同时栽植“两小一大”三株树苗,小苗为灌木树种,大苗为乔木树种,且同一个小班内的灌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且该小班内的乔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每个小班采用两行以上的带状混交方式,深栽且栽后留有20cm以上的坑深;第三步,玉米秸杆覆盖保墒:覆盖时玉米秸杆沿长边方向紧靠坑表土面卡入,超过坑长的折断或折弯压入,厚度保持10cm,完全覆盖住坑内土面;第四步,土壤改良增肥:深载后的坑内施腐熟农家肥5~10kg,肥土比为肥:土=7-8:2-3,肥土混匀;第五步,适时适量浇水:首次定根水应当边栽边浇、足量浇透;第二次保活水在完成苗木扶正、栽稳、覆土、整理和覆盖玉米杆之后,根据首次浇水的情况,浇饱浇足;第三次保命水在三伏天或干旱的秋季,当植树坑内表面10cm左右土壤干透,或发现白天树叶有轻度萎蔫时,于早晚实施浇水,确保足量浇透;第四次越冬水视秋后降雨情况而定,降雨多、土壤水分足,则免浇;降雨少、土壤干,则浇足浇透。实施例1:对黄土高原某区进行植树造林,该地区属于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瘠薄和抗风蚀的五抗区,本次造林包括整地、造林、覆盖、增肥和浇水等相辅相成的技术组合与集成。首先,对整个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测评,然后进行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长方坑整地:在前一年秋季多雨季节进行长方坑整地;整地规格:长1~2.0m,宽0.4~1.0m,深0.4~0.8m;排列方式:坡地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水平间距1.0~2.0m,行间品字排列,行距3m或以上;平地长边沿南北走向,间距0.5~1.0m,行间对齐排列,行距大于或者等于3m;第二步,采用“一坑三株、两小一大”的混交造林模式:即在一个长方坑内同时栽植“两小一大”三株树苗,小苗为灌木树种,大苗为乔木树种,且同一个小班内的灌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且该小班内的乔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每个小班采用两行以上的带状混交方式,深栽且栽后留有20cm以上的坑深;第三步,玉米秸杆覆盖保墒:覆盖时玉米秸杆沿长边方向紧靠坑表土面卡入,超过坑长的折断或折弯压入,厚度保持10cm,完全覆盖住坑内土面;第四步,土壤改良增肥:深载后的坑内施腐熟农家肥5~10kg,肥土比为肥:土=7‑8:2‑3,肥土混匀;第五步,适时适量浇水:首次定根水应当边栽边浇、足量浇透;第二次保活水在完成苗木扶正、栽稳、覆土、整理和覆盖玉米杆之后,根据首次浇水的情况,浇饱浇足;第三次保命水在三伏天或干旱的秋季,当植树坑内表面10cm左右土壤干透,或发现白天树叶有轻度萎蔫时,于早晚实施浇水,确保足量浇透;第四次越冬水视秋后降雨情况而定,降雨多、土壤水分足,则免浇;降雨少、土壤干,则浇足浇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抗性造林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长方坑整地:在前一年秋季多雨季节进行长方坑整地;整地规格:长1~2.0m,宽0.4~1.0m,深0.4~0.8m;排列方式:坡地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水平间距1.0~2.0m,行间品字排列,行距3m或以上;平地长边沿南北走向,间距0.5~1.0m,行间对齐排列,行距大于或者等于3m;第二步,采用“一坑三株、两小一大”的混交造林模式:即在一个长方坑内同时栽植“两小一大”三株树苗,小苗为灌木树种,大苗为乔木树种,且同一个小班内的灌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且该小班内的乔木树种少于或者等于三种;每个小班采用两行以上的带状混交方式,深栽且栽后留有20cm以上的坑深;第三步,玉米秸杆覆盖保墒:覆盖时玉米秸杆沿长边方向紧靠坑表土面卡入,超过坑长的折断或折弯压入,厚度保持10cm,完全覆盖住坑内土面;第四步,土壤改良增肥:深载后的坑内施腐熟农家肥5~10kg,肥土比为肥:土=7-8:2-3,肥土混匀;第五步,适时适量浇水:首次定根水应当边栽边浇、足量浇透;第二次保活水在完成苗木扶正、栽稳、覆土、整理和覆盖玉米杆之后,根据首次浇水的情况,浇饱浇足;第三次保命水在三伏天或干旱的秋季,当植树坑内表面1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