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22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其中,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电流互感器、漏电检测芯片、隔离变压器,火线和零线穿过微型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分别与漏电检测芯片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漏电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漏保动作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的常开触点包括至少一个与火线串联设置,继电器线圈与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通过延时,提高智能家电的使用寿命,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A Leakage Protector for Intelligent Household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电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中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都与日俱增,尤其是新型智能家电,也逐渐进入家庭。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居民居住在旧楼、老楼里,楼宇内部的电路已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导致电气安全性能逐渐下降。而如今,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火灾预防和电器使用安全,所以出现了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就能够诊断电路健康情况的智能漏电保护器,这种智能插座检测到异常信号时会断开通路,或自动脱扣,保护电器,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告警,但这类智能插座保护电路的方式非常粗暴,仅仅是简单地断开火线,突然断电,会对电器,尤其是带有操作系统且正在运行软件程序的智能家电,不仅有可能损坏智能家电,还有可能丢失部分系统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延时型漏电保护器,不仅提高智能家电的使用寿命,还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包括保护体以及设置于保护体内部的漏电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漏保动作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电流互感器、漏电检测芯片、隔离变压器,所述火线和零线穿过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所述漏保动作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常开触点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火线串联设置,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体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和DC-DCBUCK电路,所述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所述漏保动作模块相连,所述DC-DCBUCK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保护体包括:底板(1)、门体(2)、闭合板(3),所述闭合板(3)位于所述门体(2)上部,且所述门体(2)与底板(1)相铰接,所述闭合板(3)与所述门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四周套设有固定支撑体(4),所述固定支撑体(4)表面上设有限位槽(5),所述闭合板(3)与限位槽(5)相嵌连,所述限位槽(5)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为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7),所述第一固定体(6)上开设有第一螺孔(61),所述第二固定体(7)上开设有第二螺孔(71),所述第一螺孔(61)和第二螺孔(71)通过相适配的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闭合板(3)的上端面为倾斜弧面,且设置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的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的两端长度略大于所述闭合板(3)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3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弹性胶囊(33),所述弹性胶囊(33)的两端设有可套连在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上的套件(34),所述套件(34)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31)的内侧面接触的第一连接体和与所述第一凹槽(31)的外侧壁面接触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内部设有腔体(35),所述腔体(35)与所述弹性胶囊(33)连通,所述弹性胶囊(33)设有通孔(36),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凹槽(31)的接触面设有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模块选用VG54123为主控芯片。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通讯模块或红外遥控模块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Wi-Fi通讯模块选用WL837为主控芯片,所述红外遥控模块选用STM32F103ZET6为主控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选用TNY278P为主控芯片。进一步地,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体外表面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漏电保护模块串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指示器为LED灯。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漏电保护器内部电路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如图1所示,包括保护体以及设置于保护体内部的漏电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漏保动作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电流互感器、漏电检测芯片、隔离变压器,火线和零线穿过微型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分别与漏电检测芯片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漏电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漏保动作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的常开触点包括至少一个与火线串联设置,继电器线圈与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工作原理:当地线、火线以及零线中的任意一个漏电时,漏电检测芯片以及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同时流过电流,此时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并流向微控制器模块,此时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智能家电发送关机信号,同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当定时器计时预设时长后,微控制器模块输出断电电流至继电器线圈,继电器线圈上电控制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漏电检测模块检测到足够的漏电流后,不是直接控制线圈进而使继电器脱扣,而是先通知微控制器模块,让微控制器模块先处理关机流程,再控制继电器脱扣。上述微控制器模块中包含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AT91SAN7S64C、P89LPC922FDH、LCP1754FBD80、MPC89E58AF等型号。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延时,自动完成脱扣动作,提高了智能家电的使用寿命,也不会因突然断电而丢失系统数据,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还包括:设置在保护体内部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和DC-DCBUCK电路,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漏保动作模块相连,DC-DCBUCK电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其中,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将市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VCC_MCU_3.3V,用于给微控制器模块供电;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将市电转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体以及设置于保护体内部的漏电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漏保动作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电流互感器、漏电检测芯片、隔离变压器,火线和零线穿过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所述漏保动作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常开触点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火线串联设置,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和智能家电联动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体以及设置于保护体内部的漏电检测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漏保动作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电流互感器、漏电检测芯片、隔离变压器,火线和零线穿过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磁芯分别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所述隔离变压器次级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电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一智能家居无线连接;所述漏保动作模块包括继电器线圈和继电器常闭触点,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常开触点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火线串联设置,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体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和DC-DCBUCK电路,所述第一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路交流转直流隔离电源电路与所述漏保动作模块相连,所述DC-DCBUCK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体包括:底板(1)、门体(2)、闭合板(3),所述闭合板(3)位于所述门体(2)上部,且所述门体(2)与底板(1)相铰接,所述闭合板(3)与所述门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四周套设有固定支撑体(4),所述固定支撑体(4)表面上设有限位槽(5),所述闭合板(3)与限位槽(5)相嵌连,所述限位槽(5)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为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7),所述第一固定体(6)上开设有第一螺孔(6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家熙王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奥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