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莉霜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95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网、导热板和支撑板;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水泵和水箱均设置于壳体底部,所述水管设置于支撑板上部,水管与水泵、水箱连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固定于散热网底部,排风管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吹风头,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风扇,风机外部设置有风罩,所述风罩顶部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与排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速散热、减少噪声和方便调整高度。

A Computer Heat Dissip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一般通过风冷散热的方式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但是风冷散热同时会产生噪音,影响工作效率,改装的水冷散热笔记本电脑是将水冷装置安装至笔记本内部,通过水循环进行散热;但是,在笔记本电脑内部进行水冷散热,水管一旦发生破裂的情况,极易造成笔记本电脑的损毁,影响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同时单纯的水冷散热,热量传播速度慢,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速散热、减少噪声和方便调整高度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壳体外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网、导热板和支撑板,所述散热网固定至壳体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水泵和水箱均设置于壳体底部,所述水管设置于支撑板上部,水管呈弯折蛇形贴合导热板布设,水管的两端穿过支撑板分别与水泵、水箱连接,水泵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固定于散热网底部,排风管为“X”形且内部连通的管体,排风管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余端部封闭;排风管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吹风头,每个所述吹风头均与排风管连通;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固定至壳体底部,所述风扇固定至电机的输出轴端,风机外部设置有风罩,所述风罩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穿过支撑板、导热板后与排风管的开口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网为内部镂空的蛛网形结构的板体。进一步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两组卡紧件,每组所述卡紧件包括支撑座、夹板和支杆,支撑座固定于支撑板底部两侧,支撑座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支撑座内部设置有支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合于支杆外部,所述支杆为“L”形结构,支杆端部穿过壳体设置于壳体外部,支杆上部固定有夹板。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底部高于壳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滑槽,支撑杆、滑槽分别铰接于壳体一侧的两端,支撑杆端部设置有球形凸起,所述凸起安装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吹风头为管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本技术通过散热装置与辅助散热装置共同作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提高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效率,增加笔记本电脑的运行时间,散热装置通过水泵抽取水箱内的循环液进行循环吸收导热板上的热量,方便笔记本电脑散热,降低散热噪音,通过辅助散热装置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加快热量向导热板的流动,提高本技术的工作效率;卡紧机构将笔记本电脑固定至壳体顶部,增加在散热过程中本技术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机构的使用,便于壳体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图1中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管板的图3中B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管板的图4中C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管板的支撑板上部水管布设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支撑机构的展开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是壳体,2是夹板,3是散热网,4是排风管,5是支杆,6是支撑杆,7是滑槽,8是弹簧,9是吹风头,10是导热板,11是水管,12是支撑板,13是电机,14是水箱,15是风罩,16是支撑座,17是通风管道,18是水泵,19是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7所示,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散热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壳体1外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壳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网3、导热板10和支撑板12,所述散热网3固定至壳体1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4、水泵18和水管11,所述水泵18和水箱14均设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水管11设置于支撑板12上部,水管11呈弯折蛇形贴合导热板10布设,水管11的两端穿过支撑板12分别与水泵18、水箱14连接,水泵18与水箱14之间通过水管11连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4,所述排风管4固定于散热网3底部,排风管4为“X”形且内部连通的管体,排风管4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余端部封闭;排风管4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吹风头9,每个所述吹风头9均与排风管4连通;所述风机包括电机13和风扇19,所述电机13固定至壳体1底部,所述风扇19固定至电机13的输出轴端,风机外部设置有风罩15,所述风罩15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17,所述通风管道17穿过支撑板12、导热板10后与排风管4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散热网3为内部镂空的蛛网形结构的板体。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两组卡紧件,每组所述卡紧件包括支撑座16、夹板2和支杆5,支撑座16固定于支撑板12底部两侧,支撑座16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支撑座16内部设置有支杆5和弹簧8,所述弹簧8套合于支杆5外部,所述支杆5为“L”形结构,支杆5端部穿过壳体1设置于壳体1外部,支杆5上部固定有夹板2。所述夹板2的底部高于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体1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6和滑槽7,支撑杆6、滑槽7分别铰接于壳体1一侧的两端,支撑杆6端部设置有球形凸起,所述凸起安装于滑槽7内。所述吹风头9为管体结构。当使用时,笔记本电脑放置于散热网3上部,拉动壳体1两侧的支杆5,支杆5上部的夹板2固定笔记本电脑,从而将笔记本电脑固定至壳体1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源转换装置,电机13和水泵18通过电源转换装置外接电源进行供电;笔记本电脑底部排放的热量通过散热网3进入壳体1内,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风扇19进行旋转,风扇19转动形成的气流通过通风管道17进入排风管4,进入排风管4内的气体通过吹风头9将笔记本电脑排放的热量吹送至导热板10,吹风头9与导热板10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方便吹风头9吹动热量进行流动;启动水泵18,水泵18抽取水箱14内的循环液进入贴合导热板10设置的水管11内,水管11内的循环液吸收导热板10上的热量输送至水箱14内且与水箱14内的冷水进行换热;所述壳体1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杆6在滑槽7内移动,方便调节壳体1的高度。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壳体(1)外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壳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网(3)、导热板(10)和支撑板(12),所述散热网(3)固定至壳体(1)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4)、水泵(18)和水管(11),所述水泵(18)和水箱(14)均设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水管(11)设置于支撑板(12)上部,水管(11)呈弯折蛇形贴合导热板(10)布设,水管(11)的两端穿过支撑板(12)分别与水泵(18)、水箱(14)连接,水泵(18)与水箱(14)之间通过水管(11)连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4),所述排风管(4)固定于散热网(3)底部,排风管(4)为“X”形且内部连通的管体,排风管(4)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余端部封闭;排风管(4)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吹风头(9),每个所述吹风头(9)均与排风管(4)连通;所述风机包括电机(13)和风扇(19),所述电机(13)固定至壳体(1)底部,所述风扇(19)固定至电机(13)的输出轴端,风机外部设置有风罩(15),所述风罩(15)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17),所述通风管道(17)穿过支撑板(12)、导热板(10)后与排风管(4)的开口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壳体(1)外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壳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网(3)、导热板(10)和支撑板(12),所述散热网(3)固定至壳体(1)顶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4)、水泵(18)和水管(11),所述水泵(18)和水箱(14)均设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水管(11)设置于支撑板(12)上部,水管(11)呈弯折蛇形贴合导热板(10)布设,水管(11)的两端穿过支撑板(12)分别与水泵(18)、水箱(14)连接,水泵(18)与水箱(14)之间通过水管(11)连接;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4),所述排风管(4)固定于散热网(3)底部,排风管(4)为“X”形且内部连通的管体,排风管(4)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余端部封闭;排风管(4)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吹风头(9),每个所述吹风头(9)均与排风管(4)连通;所述风机包括电机(13)和风扇(19),所述电机(13)固定至壳体(1)底部,所述风扇(19)固定至电机(13)的输出轴端,风机外部设置有风罩(15),所述风罩(15)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霜李子昂辛梓龙贺若宸
申请(专利权)人:刘莉霜李子昂辛梓龙贺若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