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3940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包括WIFI模块,电源模块,补水模块,补光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补水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水泵驱动电路;STM32单片机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存储电路,时钟电路;补光模块包括遮光板驱动电路,LED补光电路,光强检测电路。该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的分机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的信息采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将结果发送给STM32单片机主机系统,STM32单片机系统进行运算和决策,将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到物联网平台。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或个人电脑上通过网络及APP获得家中花卉植物的状态参数。控制命令由终端发出并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发给智能系统,进行控制。采用水泵的方案,可以提前在水箱中调入肥料或营养液,并且水泵方案不用将水管从水龙头引出来,使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摆在任何地方。让人们无暇顾及时也能得到及时的浇灌。

An Intelligent Flower-watering, Shading and Light-Supplement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花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改变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针对当前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需要处理的事情又多又杂,经常忘记给花卉补充水分,造成花卉的萎蔫甚至干渴致死。市面上现有的浇花设备分两种。第一种是采用虹吸水的原理来浇花;第二种采用定时开启电磁阀的方式浇花。这两种方式都过于简单或不够灵活。对此,设计了一套基于湿度、温度、光照强度检测于一体的智能浇花系统,通过物联网和手机APP,不但可以实现自动或手动浇水,还可以进行光照强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包括WIFI模块,电源模块,补水模块,补光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补水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水泵驱动电路;STM32单片机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存储电路,时钟电路;补光模块包括遮光板驱动电路,LED补光电路,光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检测电路采用TSL2561检测芯片,用于将光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所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1连接电源,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2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3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4连接STM32单片机PA3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5连接电阻R1与STM32单片机PA2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6连接STM32单片机PA4接口与电阻R2,电阻R1、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温湿度检测电路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用于检测土壤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1脚连接电阻R3与STM32单片机PA7接口,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3脚连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4脚连接电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水泵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5,二极管D1,三极管Q1,继电器K1,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脚连接电阻R5与STM32单片机PA5接口,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二极管负极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另一端连接电源。遮光板电路包括电阻R6,电机M,三极管Q2,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电阻R6,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电机,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STM32单片机PA6接口,电机另一端连接电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WIFI开关模块U1采用ESP826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湿度检电路采用DHT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强检测电路采用TSL2561检测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可以实现手动、自动浇花,还可以进行光照强度检测,实现手动、自动遮光和补光,避免因光照不足或过强导致植物不健康生长,智能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强检测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温湿度检测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泵驱动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遮光板驱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见图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包括WIFI模块,电源模块,补水模块,补光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补水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水泵驱动电路;STM32单片机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存储电路,时钟电路;补光模块包括遮光板驱动电路,LED补光电路,光强检测电路。见图二,光强检测电路采用TSL2561检测芯片,用于将光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所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1连接电源,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2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3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4连接STM32单片机PA3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5连接电阻R1与STM32单片机PA2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6连接STM32单片机PA4接口与电阻R2,电阻R1、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见图三,温湿度检测电路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用于检测土壤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1脚连接电阻R3与STM32单片机PA7接口,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3脚连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4脚连接电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见图四,水泵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5,二极管D1,三极管Q1,继电器K1,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脚连接电阻R5与STM32单片机PA5接口,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二极管负极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另一端连接电源。见图五,遮光板电路包括电阻R6,电机M,三极管Q2,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电阻R6,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电机,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STM32单片机PA6接口,电机另一端连接电源。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本系统有一个主机和多个分机(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分机的个数)采用主机与分机协调的工作方式。分机负责对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的信息采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将结果发送给主机,主机进行运算和决策,将数据通过WIFI模块上传到物联网平台。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或个人电脑上通过网络及APP获得家中花卉植物的状态参数。控制命令由终端发出并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发给智能系统,从机负责控制水泵,遮光板和补光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包括WIFI模块,电源模块,补水模块,补光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补水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水泵驱动电路;STM32单片机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存储电路,时钟电路;补光模块包括遮光板驱动电路,LED补光电路,光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检测电路采用TSL2561检测芯片,用于将光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所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1连接电源,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2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3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4连接STM32单片机PA3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5连接电阻R1与STM32单片机PA2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6连接STM32单片机PA4接口与电阻R2,电阻R1、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温湿度检测电路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用于检测土壤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1脚连接电阻R3与STM32单片机PA7接口,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3脚连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4脚连接电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水泵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5,二极管D1,三极管Q1,继电器K1,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脚连接电阻R5与STM32单片机PA5接口,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二极管负极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另一端连接电源;遮光板电路包括电阻R6,电机M,三极管Q2,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电阻R6,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电机,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STM32单片机PA6接口,电机另一端连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浇花、遮光、补光系统,包括WIFI模块,电源模块,补水模块,补光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补水模块包括温湿度检测电路,水泵驱动电路;STM32单片机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存储电路,时钟电路;补光模块包括遮光板驱动电路,LED补光电路,光强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检测电路采用TSL2561检测芯片,用于将光强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所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1连接电源,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2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3连接地,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4连接STM32单片机PA3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5连接电阻R1与STM32单片机PA2接口,光强检测元件U1引脚6连接STM32单片机PA4接口与电阻R2,电阻R1、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温湿度检测电路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用于检测土壤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1脚连接电阻R3与STM32单片机PA7接口,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3脚连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元件U2的4脚连接电源,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水泵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5,二极管D1,三极管Q1,继电器K1,所述的三极管基极连接脚连接电阻R5与STM32单片机PA5接口,所述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脚连接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脚连接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朝凤李水静刘春东赵宏运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