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布式DT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75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分布式DTU。主要包括数据回传接受单位,所述数据回传单位下设主控单元与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goose协议进行遥信量传输、SV协议模拟量传输、FTP协议文件传输以及时钟同步命令传输至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由光纤链路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信号载波,再通过IEC101/IEC104协议传输至主站侧,所述监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且以太网实现网络传输,再通过IEC61850自动化国际标准以及DL/645协议对下数据进行传输。利用新型分布式DTU,提高配电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稳定性强,以及运行效率高,并且能够在发生故障启动自动隔离,在30s内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配电网智能自愈功能。

A New Distributed DT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布式DTU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讯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分布式DTU。
技术介绍
传统的架空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一般由变电站馈线出口断路器保护动作跳闸,并通过人工切除故障后,恢复供电。这种方式下,人员的维护量大,并且停电时间长,供电可靠性低。目前国内在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前期阶段,但自动化建设仅仅套用功能单一的“三遥”集中式监控DTU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建设模式。该模式存在设备功能实现单一的缺陷,在供电可靠性提高方面尚有较大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两方面:(1)目前环网柜不具备配网自动化功能。新建站所采购环网柜后,又要通过技改进行配网自动化改造。目前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配网施工的重复劳动,增加了停电时间,现场进行自动化改造,现场接线也使得设备整体可靠性也大打折扣。即使目前要求环网柜预留自动化设备安装空间,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2)现有环网柜自动改造困难,安装体积受限,接线繁杂停电时间长。目前集中式DTU是直接从变电站RTU的方式演变过来。并不是很适合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环境,特别是户外环网柜型。因为集中式DTU体积较大,每个回路需要接入大量测量、控制电缆。以6间隔为例,这种电缆大约需要120m,这需要耗费大量施工器材,同时增加施工工作量,增加停电时间。而且8回路以上,DTU体积较大,高度超过2m。这种方案改造方案需要户外重新立基础,改造困难,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新型分布式DTU,提高配电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稳定性强,以及运行效率高,并且能够在发生故障启动自动隔离,在30s内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配电网智能自愈功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分布式DTU,主要包括数据回传接受单位,所述数据回传单位下设主控单元与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goose协议进行遥信量传输、SV协议模拟量传输、FTP协议文件传输以及时钟同步命令传输至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由光纤链路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信号载波,再通过IEC101/IEC104协议传输至主站侧,所述监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且以太网实现网络传输,再通过IEC61850自动化国际标准以及DL/645协议对下数据进行传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具有通道监视功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控单元USB接口为RS232接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DTU部件为国际标准的工业级品牌,芯片为SO封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DTU之间单独采样,单独计算,计算结果通过通信DTU将数据送给后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各单元之间均设有故障短路检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DTU配备独立的通信电源集中组屏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新型分布式DTU,提高配电自动化的稳定性,并且可靠性高:每一路DTU单独采样,单独计算,计算结果通过通信DTU将数据送给后台;稳定性强:每个间隔DTU都是通过光纤将数据传输到通信DTU,降低配线难度;运行效率高:无需配电自动化主站控制,在150ms内实现线路故障快速自动定位,故障自动隔离,在30s内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配电网智能自愈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分布式DTU,主要包括数据回传接受单位,所述数据回传单位下设主控单元与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goose协议进行遥信量传输、SV协议模拟量传输、FTP协议文件传输以及时钟同步命令传输至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由光纤链路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信号载波,再通过IEC101/IEC104协议传输至主站侧,所述监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且以太网实现网络传输,再通过IEC61850自动化国际标准以及DL/645协议对下数据进行传输。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具有通道监视功能;所述监控单元USB接口为RS232接口;所述DTU部件为国际标准的工业级品牌,芯片为SO封装;所述DTU之间单独采样,单独计算,计算结果通过通信DTU将数据送给后台;所述各单元之间均设有故障短路检测;所述DTU配备独立的通信电源集中组屏安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布式DTU,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数据回传接受单位,所述数据回传单位下设主控单元与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goose协议进行遥信量传输、SV协议模拟量传输、FTP协议文件传输以及时钟同步命令传输至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由光纤链路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信号载波,再通过IEC101/IEC104协议传输至主站侧,所述监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且以太网实现网络传输,再通过IEC61850自动化国际标准以及DL/645协议对下数据进行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布式DTU,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数据回传接受单位,所述数据回传单位下设主控单元与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goose协议进行遥信量传输、SV协议模拟量传输、FTP协议文件传输以及时钟同步命令传输至监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由光纤链路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信号载波,再通过IEC101/IEC104协议传输至主站侧,所述监控单元通过USB接口,且以太网实现网络传输,再通过IEC61850自动化国际标准以及DL/645协议对下数据进行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布式DTU,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通道监视功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强康奕严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通电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