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空调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将空调设备和预制墙体结合的整体式功能预制墙体构建,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空调墙。
技术介绍
空调已成为现代社会调节室内环境的重要电器设备,且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开始追求空气品质,越来越多的家庭或办公室开始同时安装空调和新风机。传统分体式空调布置和安装灵活,使用控制也十分灵活,广泛应用于办公建筑和商住楼。但是这种空调不美观,效率也较低,也没有新风。对于集中式空调,虽然室内装饰改善,新风也比较容易实现,但系统布置复杂,工程安装周期长,同时控制方面没有分体式空调方便。此外,大部分情况下,夏季空调冷凝水温度较低,简单地排出室外既不利于环境美观,又会造成能源浪费。在冬天,低温天气下空气源热泵供暖能力较低,而经过阳光照射的外墙的温度往往高于室外空气,合理地使用这部分太阳能有利于系统供暖能力的提高。建筑的发展正朝着装配式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施工周期短,而且整个构建都在工厂预制完成,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因此,将空调设备与装配式预制墙体有机结合既可以降低建筑安装成本和能耗,还可以保证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空调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及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内置于预制墙体内;所述预制墙体设有内保温层(23)及外保温层(24);所述内保温层(23)位于预制墙体内贴近内墙面一侧,用于减少预制墙体与室内环境的热交换;所述外保温层(24)位于预制墙体内贴近外墙面一侧;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及空气热交换风道;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3)、节流阀(10)、冷凝水箱(11)、四通阀(12)、压缩机(13)及室外换热器(16);压缩机(13)的进口及出口分别与四通阀(12)的第一流道口及第二流道口相连;四通阀(12)的第三流道口依次连有室外换热器(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空调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及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内置于预制墙体内;所述预制墙体设有内保温层(23)及外保温层(24);所述内保温层(23)位于预制墙体内贴近内墙面一侧,用于减少预制墙体与室内环境的热交换;所述外保温层(24)位于预制墙体内贴近外墙面一侧;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及空气热交换风道;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3)、节流阀(10)、冷凝水箱(11)、四通阀(12)、压缩机(13)及室外换热器(16);压缩机(13)的进口及出口分别与四通阀(12)的第一流道口及第二流道口相连;四通阀(12)的第三流道口依次连有室外换热器(16)、节流阀(10)及室内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3)又与四通阀(12)的第四流道口相连,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的冷凝水箱(11)用于接收室内换热器(3)排出的冷凝水,且冷凝水箱(11)设有出水口,并与室外环境连通;连接室外换热器(16)及节流阀(10)的制冷剂管路穿过冷凝水箱(11)以利用冷凝水箱中冷凝水的冷量;所述空气热交换风道包括回风风道及室外换热器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3)位于回风风道内,且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均位于内墙面上,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16)位于室外换热器风道内,且室外换热器风道的进风口及出风口均位于外墙面上,与室外环境连通;回风风道及室外换热器风道内分别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机(4)和第三风机(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调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墙埋管(21)、第一三通阀(17)、第一三通管(15)、第二三通阀(20)及第二三通管(18);所述墙埋管(21)位于预制墙体内,且位于外保温层(24)与外墙面之间;其具体连接关系如下:所述第一三通阀(17)及第一三通管(15)设于四通阀(12)的第三流道口与室外换热器(16)间的制冷剂管路上;所述四通阀(12)的第三流道口先与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流道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流道口与第一三通管(15)的第一流道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第二流道口再与室外换热器(1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