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反应堆及其堆内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及其堆内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些反应堆,尤其是大型压水堆,其压力容器与主泵、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进行连接,蒸汽发生器与主泵也是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其一回路流道从主泵开始,经过加压后进入压力容器,工质通过下降段进入堆芯,经过堆芯加热,从吊篮出口管嘴进入蒸汽发生器,冷却剂在蒸汽发生器内与二回路水进行热交换,从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重新进入主泵。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布置不够紧凑,发生LOCA事故风险高;发电效率低,主泵扬程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及其堆内构件,能够实现在反应堆内形成冷却剂流道及一回路主设备的紧凑布置,同时提升效率,提高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包括:分别装设在压力容器内部的上部堆内构件、下部堆内构件、压紧弹簧、堆内屏蔽组件、导流环腔组件以及安装在导流环腔组件上的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压力容器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下部堆内构件至少包括吊篮组件;导流环腔组件紧固在压力容器管口位置的内壁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装设在压力容器内部的上部堆内构件、下部堆内构件、压紧弹簧、堆内屏蔽组件、导流环腔组件以及安装固定在导流环腔上的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压力容器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下部堆内构件至少包括吊篮组件;所述导流环腔组件紧固在压力容器管口位置的内壁上,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密封相连的所述第一内套管对应伸入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密封相连的所述第二内套管对应伸入所述第二管口,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外周所对应的所述吊篮组件和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导流腔;还包括:设在压力容器底部的与所述第一导流腔相连通的流量分配组件,所述流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装设在压力容器内部的上部堆内构件、下部堆内构件、压紧弹簧、堆内屏蔽组件、导流环腔组件以及安装固定在导流环腔上的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压力容器设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下部堆内构件至少包括吊篮组件;所述导流环腔组件紧固在压力容器管口位置的内壁上,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密封相连的所述第一内套管对应伸入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密封相连的所述第二内套管对应伸入所述第二管口,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外周所对应的所述吊篮组件和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导流腔;还包括:设在压力容器底部的与所述第一导流腔相连通的流量分配组件,所述流量分配组件连接在吊篮组件的底部,用以对由所述第一导流腔进入所述吊篮组件流经堆芯的工质进行流量分配,所述流量分配组件为圆筒状结构或是椭球状半球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组件上设有多个用以进行流量分配的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组件的法兰装配在压力容器的台阶上,通过压缩所述压紧弹簧进行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内屏蔽组件的高度至少将堆芯活性段包围,用以降低辐照剂量。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的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万富,黄天荣,钟金童,路广遥,刘青松,唐叔建,芮旻,胡伦宝,周建明,周国丰,吴凤岐,袁杰,张超,苏晓炜,乔建毅,陈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