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使用无线射频技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对象识别的一种战略新兴技术。从结构上讲RFID是一种轻型无线系统,专用于识别和跟踪目标物体。RFID基本系统由一个读写器和很多标签组成。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电子产品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现有的RFID标签可分为主动式、半被动式和被动式三种,主动式和半被动式标签上存在电源和处理器,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但是需定期维护更换电源,导致其寿命较短,且硬件及维护成本极高,因而未能获得大规模的应用。被动式标签是带有天线的微型电路,通常采用状态机架构,没有处理器,由数千个逻辑门电路组成,标签中存储有唯一的身份标识EPC和一些其它信息。当标签被读写器访问时,标签能根据读写器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或返回所存储的信息。被动式标签凭借成本低、体积小、寿命长、可重复使用,支持移动识别和多目标识别等优势,因此在生产制造、物流和供应链、出入管理、仓储、票证等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虽然RFID技术,特别是被动式RFID标签的广泛应用给工业运行管理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现有的RFID标签由于功能单一、计算能力缺乏、信息安全强度低技术缺陷,制约了其在商贸流通、肉菜溯源、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的进一步深度应用。现有的RFID技术不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收集模块(1)、MCU模块(3)、读写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4);能量收集模块(1)与MCU模块(3)能量传递连接,用于对在无线空间中收集的微量电磁能量进行管理和传输给MCU模块(3);MCU模块(3)与读写模块(2)信号传递连接,用于接收读写模块(2)在无线空间中收集的有效电磁信息;MCU模块(3)与传感器模块(4)信号连接,用于与传感器模块(4)之间进行信息双向传输,并执行及控制向传感器模块(4)进行供电和断电动作;其中,传感器模块(4)用于获取环境中的模拟量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收集模块(1)、MCU模块(3)、读写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4);能量收集模块(1)与MCU模块(3)能量传递连接,用于对在无线空间中收集的微量电磁能量进行管理和传输给MCU模块(3);MCU模块(3)与读写模块(2)信号传递连接,用于接收读写模块(2)在无线空间中收集的有效电磁信息;MCU模块(3)与传感器模块(4)信号连接,用于与传感器模块(4)之间进行信息双向传输,并执行及控制向传感器模块(4)进行供电和断电动作;其中,传感器模块(4)用于获取环境中的模拟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能量收集模块(1)包括螺旋天线、能量收集电路和能量管理电路;能量管理电路由稳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构成;螺旋天线与能量收集电路电性连接,能量收集电路与能量管理电性连接,能量管理电路与MCU模块(3)能量传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MCU模块(3)为基于stm32wb55微处理器的基带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读写模块(2)包括阻抗匹配电路模块、解调模块、调制模块和偶极天线;阻抗匹配电路模块连接解调模块,解调模块连接MCU模块(3);调制电路连接分别连接偶极天线和MCU模块(3);偶极天线还连接阻抗匹配电路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模块(4)由超低低功耗传感器ADXL362构成,并设置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可计算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能量收集电路包括:稳压电阻R4、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稳压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14、稳压二极管D15、稳压二极管D16、稳压二极管D17、稳压二极管D18、稳压二极管D19、稳压二极管D20、稳压二极管D21、稳压二极管D22和稳压二极管D23;其中,电容C24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稳压电阻R4通过节点连接到螺旋天线;稳压电阻R4连接到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稳压二极管D13正向导通端连接到地端,其反向截止端通过节点连接到电容C25和稳压二极管D14正向导通端;稳压二极管D14正向导通端连接到电容C25和稳压二极管D13反向截止端,其反向截止端通过节点连接到电容C30和稳压二极管D15正向导通端;稳压二极管D15正向导通端连接到电容和稳压二极管D14反向截止端,其反向截止端通过节点连接到电容和稳压二极管D16正向导通端;稳压二极管D16正向导通端连接到电容和稳压二极管D15反向截止端,其反向截止端通过节点连接到电容和稳压二极管D17正向导通端;稳压二极管D17正向导通端连接到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彬,程曦圆,徐成,姚立国,夏至雨,张瑞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