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341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可扫描产品上条形码的扫码枪、RFID系统、数据库和PLC系统;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系统和RFID数据传输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分布在检测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和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RFID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阅读器和天线,阅读器通过天线将电子信号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将存储的标识信息反馈回阅读器;扫码枪与RFID系统绑定,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标识数据库储存在数据库中;RFID系统与PLC系统电性连接。

Automatic Detection Line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Its Acquisi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集领域,具体为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技术的革新,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着手机结构件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手机各部件的检测要求逐步提高,手机结构件市场已呈现对手机零部件生产数据全程可追溯的需求。手机在进行组装生产作业时需要检测相关组件的网分、导通电阻、气密性、直线度、平面度等性能,保证产品工艺及使用要求。而现有各检测仪器总体人力成本需求较大;各个检测工站相互孤立,需要转运搬移工序;人员操作存在较大的人为主观误判因素;缺乏数据采集,产品无法数据追溯,客诉后无追溯依据。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机构暨数据采集系统,代替现有检测机构,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保障每个产品零部件数据的可追溯性,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可扫描产品上条形码的扫码枪、RFID系统、数据库和PLC系统;所述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系统和RFID数据传输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分布在检测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和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RFID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阅读器和天线,所述阅读器通过天线将电子信号发送给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将存储的标识信息反馈回阅读器;所述扫码枪与RFID系统绑定,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标识数据库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RFID系统与PLC系统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RFID系统与PLC系统通过RS485通讯实现数据交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库可实现检测数据的存储、修改、查询、删除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标签接收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所述扫码枪对产品上的条形码扫码,上传条形码数据至PLC系统和RFID系统;S2,PLC系统控制流水线运输装置移动产品;产品移动到检测工站,启动RFID系统的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判断产品是否检测过;S3,判断出没有检测后,PLC系统控制检测工站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电子标签将检测信息数据录入;S4,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判断产品是否检测过,将测试结果写入到标识数据库中;S5,RFID系统将数据反馈给PLC系统,PLC系统控制流水线运输装置移动产品进入到下一个检测工站,重复上个数据采集步骤;S6,各检测工站检测完毕,将各检测工站的检测结果汇总,把总检测结果传送到主站,同时传送给喷码机进行喷码。S7,电子标签恢复初始步骤,等待新产品检测,重复整个检测采集步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S2步骤中,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电子标签设置在不同的检测工站上,能够快速满足不同产品的检测要求,灵活度更加高;2.设置的RFID系统与PLC系统交互联系,各工站实现全自动检测,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同时大幅提升效率;3.各工序紧密衔接,取消了繁琐的搬运工序,避免了搬运中的损伤风险;4.各工序检测数据与产品二维码绑定,实时存储,可追溯;4.模块化的分站设计,可自由增加、减少或随意变换工站,切换方便且快速;5.测量工位也采用模组形式,可快速更换测量设备,不影响自动线的连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采集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RFID系统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可扫描产品上条形码的扫码枪、RFID系统、数据库和PLC系统;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系统和RFID数据传输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分布在检测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和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RFID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阅读器和天线,阅读器通过天线将电子信号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将存储的标识信息反馈回阅读器;扫码枪与RFID系统绑定,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标识数据库储存在数据库中;RFID系统与PLC系统电性连接。RFID系统与PLC系统通过RS485通讯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库可实现检测数据的存储、修改、查询、删除功能。电子标签接收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扫码枪对产品上的条形码扫码,上传条形码数据至PLC系统和RFID系统;S2,PLC系统控制流水线运输装置移动产品;产品移动到检测工站,启动RFID系统的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判断产品是否检测过;S3,判断出没有检测后,PLC系统控制检测工站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电子标签将检测信息数据录入;S4,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判断产品是否检测过,将测试结果写入到标识数据库中;S5,RFID系统将数据反馈给PLC系统,PLC系统控制流水线运输装置移动产品进入到下一个检测工站,重复上个数据采集步骤;S6,各检测工站检测完毕,将各检测工站的检测结果汇总,把总检测结果传送到主站,同时传送给喷码机进行喷码。S7,电子标签恢复初始步骤,等待新产品检测,重复整个检测采集步骤。S2步骤中,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采用RFID数据采集系统,在各周转治具上安装RFID识别卡,基于NILabView平台,采用G语言图形化编程语言、SQLSERVER2008R2数据库进行开发。它集成了适用于工业制造应用的HF和UHFRFID特种标签、RFID工业读写器等硬件产品,可实现信息的识别、交互及大数据的收集实施例1,结合RFID系统分析整条线体的运作思路,整条线体上假设有上料工位、小A面平面度测试、电阻测试1/2、电池仓和气密性测试、喷码和下料工位。上料工位:需扫码枪扫描手机壳体上的条形码,RFID系统与扫码枪做对接,获取扫码枪的条形码信息,并与上料工位的RFID读写器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做绑定,作为产品在本条线体过程中的唯一标识。在完成扫码和标签绑定之后由RFID系统将成功绑定的信息下发至PLC系统,由PLC系统完成上料放行动作。网分测试1-5:网分测试工位,RFID系统将做到的是与控制测试系统的PLC系统做数据交互;将获取到的测试数据保存至电子标签和条形码生成的唯一标识数据库中。RFID系统在整体的控制业务逻辑中要做到的辅助作用是:1、判断五个工位上是否都已经有产品在做测试,将信息发送给PLC系统;每个产品到达工位时根据数据库信息判断该产品是否已经做过测试,将该信息也发送至PLC系统;产品在工位上做测试完成时,RFID系统已经成功将数据上传数据库后将会给PLC系统发送一个成功标志,由PLC系统发行。小A面平面度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扫描产品上条形码的扫码枪、RFID系统、数据库和PLC系统;所述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系统和RFID数据传输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分布在检测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和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所述RFID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阅读器和天线,所述阅读器通过天线将电子信号发送给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将存储的标识信息反馈回阅读器;所述扫码枪与RFID系统绑定,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标识数据库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RFID系统与PLC系统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扫描产品上条形码的扫码枪、RFID系统、数据库和PLC系统;所述RFID系统包括RFID数据采集系统和RFID数据传输系统;RFID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分布在检测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和识别电子标签的RFID读写器,所述RFID数据传输系统包括阅读器和天线,所述阅读器通过天线将电子信号发送给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将存储的标识信息反馈回阅读器;所述扫码枪与RFID系统绑定,通过扫码枪扫描的条形码和RFID读写器识别的电子标签结合生成标识数据库,标识数据库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RFID系统与PLC系统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系统与PLC系统通过RS485通讯实现数据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可实现检测数据的存储、修改、查询、删除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线暨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接收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宾邱文信卢阔姜江龙时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耕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