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323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落水管;去杂部,所述去杂部与所述落水管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内的排水单元a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所述去杂部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倾斜向下设置;筛分单元a,所述筛分单元a位于所述排渣管和落水管的连接处;以及筛分单元b,所述筛分单元b位于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技术问题。

A Rainwater Pipe System Suitable for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既有建筑加装外保温层的“暖房子”改造工程在北方逐步推广。由于改造后的墙体发外表面前移,安装在墙面的溜水管随之前移,溜水管上端的进水口与屋面边缘女儿墙的进水口距离变大,需更换原建筑的穿墙导水构件——象鼻子管而重新做穿墙水通道,而且,由于墙体加装了保温层,结构变得复杂,完全沿用原建筑穿墙溜水通道和水溜管的构件的衔接方式,易发生出水口处渗漏,使保温层与原墙面之间进水,影响保温效果、容易向室内渗水,危及墙体的使用安全。专利号为CN20341221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适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用于增加外保温层的楼房屋顶雨水排放,包括原建筑使用并保留在穿过女儿墙位置的象鼻管,从原建筑拆下并重新安装在增加保温层后墙面上的水溜管和雨水斗,所作的改进是:在象鼻管出口与雨水斗处增加过渡衔接板块,过度衔接板块上有能穿入象鼻管和卧入一部分雨水斗的T形的孔洞,孔洞的下侧表面相对墙面由里至外向下倾斜形成顺水斜坡,孔洞中置入雨水斗。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在落水管内设置去杂部,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落水管;去杂部,所述去杂部与所述落水管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内的排水单元a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作为优选,所述去杂部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倾斜向下设置;筛分单元a,所述筛分单元a位于所述排渣管和落水管的连接处;以及筛分单元b,所述筛分单元b位于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筛分单元a包括:过滤板a,所述过滤板a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上且与所述排渣管的进口端外侧设置;以及疏导勺,所述疏导勺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板a的正下方。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a与所述排渣管同一线性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疏导勺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间隙设置。作为又优选,所述筛分单元b包括:渗水口,所述渗水口开设在所述排渣管下端口且靠近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设置;以及过滤板b,所述过滤板b固定安装在所述渗水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在落水管内设置去杂部,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排出,排水功能高效;(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筛分单元a和筛分单元b连同作用,使得树叶等杂质首先被滞留在排渣管的进口端,再被传送滞留在排渣管的出口端,最后实现树叶等杂质的及时清除;(3)本技术中通过疏导勺配合过滤板a,当雨水堆积在疏导勺达到一定量时,水向上溅出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内;同时落入在过滤板a上水也能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内,去杂动力效果好。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建筑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为筛分单元a的筛分状态示意图。图4为筛分单元a上的雨水回溅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筛分单元b的筛分状态示意图。图6为排水单元a和排水单元b的水流汇总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落水管1;去杂部2,所述去杂部2与所述落水管1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3,所述出水部3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1内的排水单元a31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31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2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32。当雨水过大时,雨水会将地面上的树叶等杂质冲刷进入落水管1,导致落水管的堵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落水管1内设置去杂部2,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2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21排出,排水功能高效。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去杂部2包括:排渣管21,所述排渣管21倾斜向下设置;筛分单元a22,所述筛分单元a22位于所述排渣管21和落水管1的连接处;以及筛分单元b23,所述筛分单元b23位于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32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筛分单元a22和筛分单元b23,使得树叶等杂质首先被滞留在排渣管21的进口端,再被传送滞留在排渣管21的出口端,最后实现树叶等杂质的及时清除。进一步,如图3、图5所示,所述筛分单元a22包括:过滤板a221,所述过滤板a22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与所述排渣管21的进口端外侧设置;以及疏导勺222,所述疏导勺222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板a221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疏导勺222配合过滤板a221,当雨水堆积在疏导勺222达到一定量时,水向上溅出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21内;同时落入在过滤板a221上水也能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21内,去杂动力效果好。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疏导勺222的固定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接触设置,所述疏导勺2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间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疏导勺222的固定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接触设置,进而在保证疏导勺222的倾斜度的同时,减小疏导勺222上表面至过滤板a221的高度,使得溅水高度足够冲出过滤板a221,完成对树叶等杂质的向上冲击力,使其不会黏在过滤板a221上,难以实现输出工作。同时,疏导勺2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间隙设置,有利于部分雨水下滑出至排水单元a31内。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筛分单元b23包括:渗水口231,所述渗水口231开设在所述排渣管21下端口且靠近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设置;以及过滤板b232,所述过滤板b232固定安装在所述渗水口23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板b232,使得输出至过滤板b232上的树叶等杂质被再次筛分,雨水通过过滤板b232从排水单元b32进入排水单元a31完成回流,同时利于人工及时清除过滤板b232上的树叶等杂质。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板a221与所述排渣管21同一线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排渣管21为倾斜向下设置的,利用水的重力实现水的自动流动工作,进而提高水的冲刷效果;此外通过设置过滤板a221与所述排渣管21同一线性设置,使得过滤板a221上的落叶能全部随着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水管(1);去杂部(2),所述去杂部(2)与所述落水管(1)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3),所述出水部(3)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1)内的排水单元a(31)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31)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2)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水管(1);去杂部(2),所述去杂部(2)与所述落水管(1)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3),所述出水部(3)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1)内的排水单元a(31)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31)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2)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部(2)包括:排渣管(21),所述排渣管(21)倾斜向下设置;筛分单元a(22),所述筛分单元a(22)位于所述排渣管(21)和落水管(1)的连接处;以及筛分单元b(23),所述筛分单元b(23)位于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32)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单元a(22)包括:过滤板a(221),所述过滤板a(22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义葛晨虞邱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