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义朝专利>正文

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20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包括路基与井口,路基上设有井口,井口正上方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件,路基上表面且位于卡件正下方处均设有卡槽,井口正下方安装有第一雨水收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井口处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表面的入水槽宽度仅供泥沙水通过,进而使得大型沙石与树枝干无法进入雨水收集槽内,并且通过两个出水阀快速将二次沉降处理后的雨水排出,使得排出的水更加洁净,其中通过三通阀门也能快速将两个雨水收集槽内残留的泥沙排出去,使得雨水收集槽内部不易堵塞,可以承受更大的暴雨的冲刷。

A secondary sediment permeable road rainwat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口,特别涉及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属于道路建设

技术介绍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流入排水管渠。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数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确定,雨水口收集地面雨水通过管道流向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通过雨水干管将雨水排至河道等指定区域。但由于硬化地面的雨水下渗率极低,加上排放雨水的管道及雨水口的排放能力有限,因此城镇内时常会出现内涝,并且现有的道路雨水口处并没有良好的防护装置,使得一些大型沙石与树枝干也会随着水流掉进雨水收集槽内,加上现有的道路雨水口内部对泥沙的过滤并不彻底,使得排出的雨水内还是残留大量的泥沙,所以现在急需要设计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包括路基与井口,所述路基上设有井口,所述井口正上方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件,所述路基上表面且位于卡件正下方处均设有卡槽,所述井口正下方安装有第一雨水收集槽,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内侧底端设有密封层,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输入端延伸至第一雨水收集槽内部,所述第一出水阀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底部且靠近第一出水阀的一侧设有第二雨水收集槽,所述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第二雨水收集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通过连接杆与第一雨水收集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外部与第一雨水收集槽相远离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二出水阀输入端延伸至第二雨水收集槽内部,所述第二出水阀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底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另一端与三通阀门其中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底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另一端与三通阀门另外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排污管,所述防护罩外周表面上设有若干入水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为圆柱体,所述防护罩内部为空心,所述防护罩的底部直径大于井口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入水槽大小相同且均匀地设置在防护罩外周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件与卡槽相匹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井口的内壁设有防水层。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井口处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表面的入水槽宽度仅供泥沙水通过,进而使得大型沙石与树枝干无法进入雨水收集槽内,并且通过两个出水阀快速将二次沉降处理后的雨水排出,使得排出的水更加洁净,其中通过三通阀门也能快速将两个雨水收集槽内残留的泥沙排出去,使得雨水收集槽内部不易堵塞,可以承受更大的暴雨的冲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护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基;2、井口;3、防护罩;4、卡件;5、卡槽;6、第一雨水收集槽;7、密封层;8、第一出水阀;9、第一出水管;10、第二雨水收集槽;11、连接杆;12、第二出水阀;13、第二出水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一排污管;16、三通阀门;17、第二电磁阀;18、第二排污管;19、第三排污管;20、入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包括路基1与井口2,路基1上设有井口2,井口2正上方设有防护罩3,防护罩3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件4,路基1上表面且位于卡件4正下方处均设有卡槽5,井口2正下方安装有第一雨水收集槽6,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侧底端设有密封层7,第一雨水收集槽6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水阀8,第一出水阀8输入端延伸至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部,第一出水阀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9,第一雨水收集槽6底部且靠近第一出水阀8的一侧设有第二雨水收集槽10,第一出水管9另一端与第二雨水收集槽10固定连接,第二雨水收集槽10通过连接杆11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固定连接,第二雨水收集槽10外部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相远离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阀12,第二出水阀12输入端延伸至第二雨水收集槽10内部,第二出水阀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3,第一雨水收集槽6底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4,第一电磁阀14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污管15,第一排污管15另一端与三通阀门16其中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雨水收集槽10底部设有第二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7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污管18,第二排污管18另一端与三通阀门16另外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三通阀门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排污管19,防护罩3外周表面上设有若干入水槽20。防护罩3为圆柱体,防护罩3内部为空心,防护罩3的底部直径大于井口2的内径,若干入水槽20大小相同且均匀地设置在防护罩3外周表面上,卡件4与卡槽5相匹配连接,井口2的内壁设有防水层。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先通过防护罩3将大型沙石与树枝干阻挡在第一雨水收集槽6外,接着泥水混合物流入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沉积,然后通过启动第一出水阀8将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的雨水经过第一出水管9导入第二雨水收集槽10内,再进行二次沉积,并通过启动第二出水阀12将洁净的雨水经过第二出水管13导出,最后通过启动第一电磁阀14与第二电磁阀17,将第一雨水收集槽6与第二雨水收集槽10内的污泥通过三通阀门16导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包括路基(1)与井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上设有井口(2),所述井口(2)正上方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件(4),所述路基(1)上表面且位于卡件(4)正下方处均设有卡槽(5),所述井口(2)正下方安装有第一雨水收集槽(6),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侧底端设有密封层(7),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水阀(8),所述第一出水阀(8)输入端延伸至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部,所述第一出水阀(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9),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底部且靠近第一出水阀(8)的一侧设有第二雨水收集槽(10),所述第一出水管(9)另一端与第二雨水收集槽(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10)通过连接杆(11)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10)外部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相远离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阀(12),所述第二出水阀(12)输入端延伸至第二雨水收集槽(10)内部,述第二出水阀(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底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4)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污管(15),所述第一排污管(15)另一端与三通阀门(16)其中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10)底部设有第二电磁阀(17),所述第二电磁阀(17)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污管(18),所述第二排污管(18)另一端与三通阀门(16)另外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门(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排污管(19),所述防护罩(3)外周表面上设有若干入水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沉泥渗透型道路雨水口,包括路基(1)与井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上设有井口(2),所述井口(2)正上方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件(4),所述路基(1)上表面且位于卡件(4)正下方处均设有卡槽(5),所述井口(2)正下方安装有第一雨水收集槽(6),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侧底端设有密封层(7),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水阀(8),所述第一出水阀(8)输入端延伸至第一雨水收集槽(6)内部,所述第一出水阀(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9),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槽(6)底部且靠近第一出水阀(8)的一侧设有第二雨水收集槽(10),所述第一出水管(9)另一端与第二雨水收集槽(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10)通过连接杆(11)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槽(10)外部与第一雨水收集槽(6)相远离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阀(12),所述第二出水阀(12)输入端延伸至第二雨水收集槽(10)内部,述第二出水阀(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朝刘乾张永福郭舒李永璞柴国珺刘潇龙吴玉金李朋雷
申请(专利权)人:朱义朝刘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