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189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其涉及河道补水领域,旨在解决补给水流速过大对河床造成破坏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补水管道,还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出水口端的第一消能件、设置在第一消能件出水端的倾斜输水管道、设置在倾斜输水管道出水端的第二消能件以及设置在第二消能件出水端的出流管,达到了对补给水进行消能,降低补给水流速的目的。

An anti-scouring device for river recharge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补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为推进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城市许多河道会采用再生水进行补水,通常是采过管道将再生水补充至河道;管道内水流一般带有一定压力,流速较快,若考虑直接将管道伸入河道补水,可能会对河床造成一定冲刷和破坏,导致河床生态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通过装置内水流与水流、水流与消能装置壁的双重相互碰撞,可以对管道内水流进行消能,有效降低流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补水管道,还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出水口端的第一消能件、设置在第一消能件出水端的倾斜输水管道、设置在倾斜输水管道出水端的第二消能件以及设置在第二消能件出水端的出流管。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补水管道出水端输出的流速较大的补给水撞击到第一消能件上,进行部分能量的消耗,然后经由倾斜输水管道向河床输送,在由出流管流向河床之前,再次经过第二消能件进行能量的消耗,进而由出流管流进河道内的补给水流速降低,不会对河床造成冲刷和破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消能件包括连接在补水管道出水端和倾斜输水管道进水端之间的第一弧形消能管和设置在的第一弧形消能管内壁顶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一消能挡板,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挡板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补给水由补水管道进入第一弧形消能管,在经过第一弧形消能管时,冲击到第一消能挡板上,由于与第一消能挡板的撞击,补给水失去一部分能量,同时补给水经第一消能挡板改变了局部水流的流动方向,补给水本身之间发生撞击,可以进行一部分的消能,第一消能挡板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除了可以减小补给水对第一消能挡板的冲击力,避免第一消能挡板受损之外,也避免过多占用补给水的通过空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消能件包括连接在倾斜输水管道出水端和出流管进水端之间的第二弧形消能管和设置在的第二弧形消能管内壁底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二消能挡板,若干所述第二消能挡板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补给水由倾斜输水管路进入第二弧形消能管,在经过第二弧形消能管时,冲击到第二消能挡板上,由于与第二消能挡板的撞击,补给水失去部分能量,同时补给水经第二消能挡板改变了局部水流的流动方向,补给水本身之间发生撞击,可以进行二次的消能,第二消能挡板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除了可以减小补给水对第二消能挡板的冲击力,避免第二消能挡板受损之外,也避免过多占用补给水的通过空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挡板的板长沿水流前进方向逐渐变小,若干所述第二消能挡板的板长沿水流前进方向逐渐变小。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补给水在补水管道中流动时,靠近管壁处的补给水为湍流层,即由管路中心开始,越靠近管壁,补给水的水流速度越大,因此对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冲击力也就越大,而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板长越长,所能承受的冲击力越小,因此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板长沿补给水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消能挡板与水流前进方向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加固层一,所述第二消能挡板与水流前进方向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加固层二。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补给水需要冲击到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上对本身进行能量的消耗,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一直处于受到冲击的状态,因此在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上增加冲击加固层一和冲击加固层二可以增加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抗冲击能量,增加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消能管、倾斜输水管道、第二弧形消能管和出流管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沿水流移动方向延伸的若干导流弧槽,若干导流弧槽在第一弧形消能管、倾斜输水管道、第二弧形消能管和出流管内沿圆周排列。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弧槽,不仅可以增加第一弧形消能管、倾斜输水管道、第二弧形消能管和出流管的管壁强度,而且可以使补给水的流通更加的顺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消能管与倾斜输水管道连接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固环一,所述第二弧形消能管与倾斜输水管道连接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固环二。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一弧形消能管和第二弧形消能管处的补给水流向混乱,对第一弧形消能管和第二弧形消能管有很大的冲击力,因此,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造成第一弧形消能管与补水管道和倾斜输水管道的脱离,以及第二弧形消能管与倾斜输水管道和出流管的脱离,增加加固环一和加固环二可以增加第一弧形消能管与补水管道和倾斜输水管道以及第二弧形消能管与倾斜输水管道和出流管的连接强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消能管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冲击缓冲层一,所述第二弧形消能管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冲击缓冲层二。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消能管和第二弧形消能管的弯曲程度较大,受到补给水的冲击力也较大,增加冲击缓冲层一和冲击缓冲层二可以增加第一弧形消能管和第二弧形消能管的抗冲击能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补水管道的出水端依次设置第一消能件、倾斜输水管道和第二消能件,利用补给水在位于拐角处的第一消能件和第二消能件上发生的碰撞,进而对补给水进行消能,从而降低由出流管流出的补给水的流速,避免补给水对河床产生破坏;2.本技术中第一消能件中的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件中的第二消能挡板,沿着补给水的前进方向均逐渐变短,可以避免因越靠近管壁处补给水流速越大而造成第一消能挡板和第二消能挡板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补水管道;2、第一消能件;3、第二消能件;4、倾斜输水管道;5、出流管;6、第一弧形消能管;7、第一消能挡板;8、第二弧形消能管;9、第二消能挡板;10、冲击加固层一;11、冲击加固层二;12、导流弧槽;13、加固环一;14、加固环二;15、冲击缓冲层一;16、冲击缓冲层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补水管道1,还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1出水口端的第一消能件2、设置在第一消能件2出水端的倾斜输水管道4、设置在倾斜输水管道4出水端的第二消能件3以及设置在第二消能件3出水端的出流管5。如图2所示,第一消能件2包括连接在补水管道1出水端和倾斜输水管道4进水端之间的第一弧形消能管6和设置在的第一弧形消能管6内壁顶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一消能挡板7,本技术的第一消能挡板7有两个,第一消能挡板7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若干第一消能挡板7的板长沿水流前进方向逐渐变小,第一消能挡板7与水流前进方向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冲击加固层一10,第一弧形消能管6与倾斜输水管道4连接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固环一13,第一弧形消能管6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冲击缓冲层一15。如图2所示,第二消能件3包括连接在倾斜输水管道4出水端和出流管5进水端之间的第二弧形消能管8和设置在的第二弧形消能管8内壁底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二消能挡板9,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补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1)出水口端的第一消能件(2)、设置在第一消能件(2)出水端的倾斜输水管道(4)、设置在倾斜输水管道(4)出水端的第二消能件(3)以及设置在第二消能件(3)出水端的出流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补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1)出水口端的第一消能件(2)、设置在第一消能件(2)出水端的倾斜输水管道(4)、设置在倾斜输水管道(4)出水端的第二消能件(3)以及设置在第二消能件(3)出水端的出流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件(2)包括连接在补水管道(1)出水端和倾斜输水管道(4)进水端之间的第一弧形消能管(6)和设置在的第一弧形消能管(6)内壁顶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一消能挡板(7),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挡板(7)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能件(3)包括连接在倾斜输水管道(4)出水端和出流管(5)进水端之间的第二弧形消能管(8)和设置在的第二弧形消能管(8)内壁底端沿水流移动方向排列的第二消能挡板(9),若干所述第二消能挡板(9)向水流前进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补水口防冲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消能挡板(7)的板长沿水流前进方向逐渐变小,若干所述第二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乾凌徐卫民周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