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14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3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控开关,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双控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本申请中,电流模块用于获取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处理器根据电流模块获取的智能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流情况便可判断双控开关的状态,而无需再判断控制开关的状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双控开关仅需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其中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替换成智能开关,便可实现智能控制,进而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

A Double-Controlled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控开关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控开关。
技术介绍
双控开关是一种将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串起来,从而实现两个开关都可以进行控制家电的一种开关,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居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目前智能的双控开关是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替换成智能开关,从而实现智能控制。但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开关,以改善上述“现有的双控开关是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替换成智能开关,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控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以及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双控开关的工作状态。在本申请中,电流模块用于获取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处理器根据电流模块获取的智能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流情况便可判断双控开关的状态,而无需再判断控制开关的状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双控开关仅需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其中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替换成智能开关,便可实现智能控制,进而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还与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流采样;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便于对电流进行有效的采集以及便于将信号有效的传输到处理器。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级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本申请中,采用二极管组实现对电流的半波采样,由于采样的是交流电,因此将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反向并联,避免反向电压过大对烧坏电路,且正反两个方向电流均可通过。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以及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二级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级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级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在本申请中,通过对采样电路并联第四二级管、第五二级管和第六二级管,实现了分流,避免出现单条线路发热严重的情况,使得电路温度相对稳定。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电路包括光耦、限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所述光耦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发射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在本申请中,采用限流电路实现了对光耦采样电路限流、隔直、滤除干扰的作用,再通过滤波电路提供稳定的信号输出。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本申请中,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采用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并联,使得对光耦采样电路的限流、隔直、滤除干扰效果更好。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还与DC电源连接。在本申请中,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以及第三电容,通过加入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实现了滤波作用,且滤波效果较好。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取电模块;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用于给所述处理器供电。在本申请中,通过从继电器的三个端口分别取电,使得继电器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均可以为处理器供电,三端供电减小了开关切换过程中电源的波动同时避免了设备自身供电电流引入干扰数据。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AC-DC转换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取电模块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本申请中,通过AC-DC转换模块将取电模块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便为处理器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终端,接收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处理器,进而控制所述智能开关的切换。在本申请中,通过通信模块便可实现终端对智能开关的远程控制,使得用户不用到现场进行控制,节约了时间成本。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以及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双控开关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以及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双控开关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还与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流采样;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级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以及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二级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级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级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级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光耦、限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所述光耦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发射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