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日变点的被动场源类三维电场勘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勘查地球物理领域的提高勘探精度的类三维电场勘探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法勘探中有一种采用测量被动场源电场进行地质勘探的选频法。该方法采用两个接地的测量电极直接测量大地的电场不同频率的电场信号强度,而无需测量大地的磁场,也无需布置人工电场,故该方法的工作效率较高、勘探成本低、抗人文电磁干扰能力较强,在地质勘探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野外实际勘探工作中,一般是按照某个记录点的两个测量电极之间的被动场源电场强度来判断该记录点的地质情况,而很少对不同记录点的电场数据进行相关校正,特别是日变校正;有部分文献提出了日变校正的方法,但往往只考虑一个日变点的日变数据进行全体记录点的数据进行校正,而被动源电场的信号源除了天空中的雷电、太阳对地球的电离层等的改变、以及地球的电离层本身的变化等天然电场源之外,也存在人文电场变化、地球内部局部电磁场变化等电场源,而后者由于距离选频法勘探区较近,其场源距测区距离不宜像前者场源由于距离较大而忽略,且随着选频法测区范围的扩大,后者场源距离因素影响程度进一步增加,即后者场源的空间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日变点的被动场源类三维电场勘探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a)确定勘探区,布置测区的一系列记录点,并记录下每个记录点的坐标(X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日变点的被动场源类三维电场勘探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a)确定勘探区,布置测区的一系列记录点,并记录下每个记录点的坐标(Xic,Yic,Zic),其中本步骤中的i为记录点编号,i属于区间[1,P]中的自然数,P为记录点的总数量值;b)在测区或测区外围地质情况简单并地质情况基本已知、电磁干扰较少的位置挑选3个或3个以上的开展电场测量的日变点,且所有日变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按照日变点在测区的位置按位置顺序、按自然数编号;并记录每个日变点的坐标(XjR,YjR,ZjR);其中本步骤中的下标j为日变点编号,j属于区间[1,M]中的自然数,M为日变点总数量值;c)选择所有日变点中地质情况最简单、电磁干扰最少的日变点为主日变点,并布置测量频率域电场的仪器,其他日变点定义为次日变点,并布置测量频率域电场的仪器;d)按照固定的采集时间间隔,开展主日变点的电位信号采集;按照相同的采集时间间隔,开展次日变点的电位信号采集;主日变点的起始采集时间不晚于任一次日变点的起始采集时间,且所有日变点的起始采集时间的差值设置为日变点的采集时间间隔的整数倍;获得所有日变点的电位信号其中该步骤中的下标j为日变点的编号,j属于区间[1,M]中的自然数,M为日变点总数量值;T为日变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采集时刻,fk为日变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频率值,下标k为频率值的编号,k属于区间[1,Q]中的自然数,Q为频率值的总个数;所有日变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频率值相同;e)对勘探区内的所有记录点采用测量频率域电场的仪器开展数据采集,获得记录点的电位信号所有记录点的电位信号的采集时刻均包含在所有日变点采集电位信号的时间范围内,且与日变点的某个采集时刻相同;其中该步骤中的下标i为记录点的编号,i属于区间[1,P]中的自然数,P为记录点总数量值;其中本步骤中的T为记录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采集时刻,fk为记录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频率值,该频率值与所有日变点的频率值相同,下标k为频率值的编号,k属于区间[1,Q]中的自然数,Q为频率值的总个数;f)当所有记录点的电位信号采集结束后,结束所有日变点的电位信号采集,且主日变点的电位信号采集结束时间不早于任一次日变点;g)根据公式(1)求取以主日变点为基准的所有日变点的每个频率值的地质因子校正系数其中该步骤中的公式中下标Z表示主日变点的编号;其中本步骤中的下标j为日变点的编号,j属于区间[1,M]中的自然数,M为日变点总数量值;其中本步骤中的n为编号为j的日变点与主日变点的采集时刻相同、采集的频率值相同的电位信号的个数;n的数值对于所有日变点而言,不固定,属于变值;其中为主日变点在采集时刻T测量的频率值为fk的电位信号;其中本步骤中的T为日变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采集时刻;fk为日变点测量的电位信号的频率值,下标k为频率值的编号,k属于区间[1,Q]中的自然数,Q为频率值的总个数;h)根据公式(2)求取以主日变点为基准的每个日变点的某个频率值、某个采集时刻的日变因子校正系数从而获得所有日变点的某个采集时刻、某个频率值的日变因子校正系数;其中本步骤中的下标j为日变点的编号,j属于区间[1,M]中的自然数,M为日变点总数量值;其中本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明,柳卓,王贵财,郭振威,曹创华,程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