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均利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301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包括含铝标准样品的选择及制备,选取铝形态是已知的标准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能真实地反映原有样品中铝的元素形态,更科学地对面制食品中有毒铝进行识别,同时减少了由于化学分析方法需用各种有毒害的化学试剂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分析识别一个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从制样到测量完毕只需要10分钟,与化学分析技术测定识别一个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需要1天的时间相比,极大地缩短了检测分析的时间,能满足大批量面制食品快速检测分析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出现有毒害的化学药剂、样品前处理的过程中导致面制品中的金属元素的形态发生变化。

A Fas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luminum Species in Noodle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含量检测方法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铝在毒理学上属于低毒的微量元素,但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重要物质结合,在人体内蓄积并产生慢性毒性,干扰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扰乱中枢神经,引发骨质疏松、消化功能紊乱和促发老年性痴呆症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T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予以控制。面制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用品,人数众多。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面制食品中铝的限量为100mg/kg。研究表明,铝的毒效应与铝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不能简单的用总铝来衡量。从毒性看,不稳定的单质铝和单核羟基铝毒性最大,铝与氟形成的配合物次之,铝与有机物形成的配合物则无毒。毒的铝形态包括多核羟基铝[AlO4Al12(OH)24+n(H2O)12-n](7-n)+(Al13)和无机单核铝形态Al3+、Al(OH)2+、Al(OH)4-、AlSO4+。由于原料本身携带、加工污染和形态转变、包装污染等,面制食品中的铝可能存在多种形态,以总铝代替有毒铝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如何分析识别面制食品中铝的形态,对降低和减少有毒的铝的毒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食品中铝形态分析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技术,存在操作复杂、分析过程冗长、需使用有毒害的化学试剂、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极易改变金属元素的形态等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大批量面制食品快速识别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铝形态分析识别新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铝标准样品的选择及制备选取铝形态是已知的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200目以上均匀粉末,取适量粉末置入压片机模具内,压制成测试片,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待测;标准样品为多个,既有有机态铝的标准样本,又有无机态铝的标准样本。(2)测量条件的确定选取合适的准直器、探测器及分光晶体,确定仪器测量的激发电压和电流、扫描类型及扫描范围;(3)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的测定按确定的测量条件分析记录含不同铝形态的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记录保存作为铝形态分析的依据;(4)面制食品样品铝形态的分析识别将面制食品样品按步骤(1)制备成测试片,按步骤(3)分析确定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将面制食品样品2θ值与步骤(3)分析确定的各标准样品2θ值比较,与哪种标准样品2θ值相同,则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与该标准样品中铝形态一样。优选地,所述标准样品包括采用铝粉(高纯、无机态铝)、Al2O3(分析纯、无机态铝)、Al(OH)3(分析纯、无机态铝)、硫酸铝钾AlK(SO4)2·12H2O(分析纯、无机态铝)、铝酸钠NaAlO2(化学纯、无机态铝)、二硬脂酸铝C36H71AlO5(分析纯、有机态铝)、异丙醇铝C9H21AlO3(化学纯、有机态铝)和甘氨酸铝C2H6AlNO4(分析纯、有机态铝)。优选地,所述测量条件如下:激发电压30kV,激发电流100mA;准直器:0.23°细狭缝;探测器为流气正比计数器;分光晶体:XS-CEM,2d=2.88nm;步进扫描逐点收集谱数据;扫描范围2θ为31.300°~36.0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能真实地反映原有样品中铝的元素形态,减少了由于化学分析方法需用各种有毒害的化学试剂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分析识别一个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从制样到测量完毕只需要10分钟,与化学分析技术测定识别一个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需要1天的时间相比,极大地缩短了检测分析的时间,能满足大批量面制食品快速检测分析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出现有毒害的化学药剂、样品前处理的过程中导致面制品中的金属元素的形态发生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的面制食品样品的AlKα二级谱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中的不同标准样品的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第一步,进行含铝标准样品的选择及制备。采用铝粉(高纯、无机态铝)、Al2O3(分析纯、无机态铝)、Al(OH)3(分析纯、无机态铝)、硫酸铝钾AlK(SO4)2·12H2O(分析纯、无机态铝)、铝酸钠NaAlO2(化学纯、无机态铝)、二硬脂酸铝C36H71AlO5(分析纯、有机态铝)、异丙醇铝C9H21AlO3(化学纯、有机态铝)、甘氨酸铝C2H6AlNO4(分析纯、有机态铝)作为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200目均匀粉末,取适量粉末置入压片机模具内,用硼酸镶边垫底,在30t的压力下保持20s,压制成直径40mm的圆片,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待测。第二步,测量条件的确定。激发电压30kV,激发电流100mA;准直器:0.23°细狭缝;探测器为流气正比计数器;分光晶体:XS-CEM,2d=2.88nm;步进扫描逐点收集谱数据;扫描范围2θ为31.300°~36.000°。第三步,含铝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的分析。按步骤2测量条件分析含不同形态铝的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结果如图2所示,记录保存作为铝形态分析的依据。第四步,面制食品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的分析。将面制食品样品按第一步制备成测试片,按第三步分析确定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见图2,如图1所示,面制食品样品中存在明显的AlKα谱峰,谱峰位置2θ为33.636°,其形状弥散和强度微弱,说明面制食品样品中含有微量的铝元素。由图2知,面制食品样品的AlKα谱峰和甘氨酸铝的AlKα谱峰的2θ相同,因此面制食品中铝的结合态和异丙醇铝中铝的结合态一样,该面制食品中铝元素以有机态存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铝标准样品的选择及制备选取铝形态是已知的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200目以上均匀粉末,取适量粉末置入压片机模具内,压制成测试片,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待测;标准样品为多个,既有有机态铝的标准样本,又有无机态铝的标准样本。(2)测量条件的确定选取合适的准直器、探测器及分光晶体,确定仪器测量的激发电压和电流、扫描类型及扫描范围;(3)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的测定按确定的测量条件分析记录含不同铝形态的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记录保存作为铝形态分析的依据;(4)面制食品样品铝形态的分析识别将面制食品样品按步骤(1)制备成测试片,按步骤(3)分析确定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将面制食品样品2θ值与步骤(3)分析确定的各标准样品2θ值比较,与哪种标准样品2θ值相同,则面制食品样品中铝形态与该标准样品中铝形态一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识别面制食品中铝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铝标准样品的选择及制备选取铝形态是已知的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200目以上均匀粉末,取适量粉末置入压片机模具内,压制成测试片,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待测;标准样品为多个,既有有机态铝的标准样本,又有无机态铝的标准样本。(2)测量条件的确定选取合适的准直器、探测器及分光晶体,确定仪器测量的激发电压和电流、扫描类型及扫描范围;(3)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的测定按确定的测量条件分析记录含不同铝形态的标准样品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记录保存作为铝形态分析的依据;(4)面制食品样品铝形态的分析识别将面制食品样品按步骤(1)制备成测试片,按步骤(3)分析确定AlKα二级衍射线谱峰位置2θ值,将面制食品样品2θ值与步骤(3)分析确定的各标准样品2θ值比较,与哪种标准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梦琪冯均利杨文超韦新红吴景武
申请(专利权)人:冯均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