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92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其包括:胶带轴、套接在胶带轴外的胶带体和框体,胶带轴包括内管、设置在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连接内管与外管的环,框体包括横杆、垂直于横杆的左竖杆、垂直于横杆并平行于左竖杆的右竖杆以及连接左竖杆和右竖杆并平行于横杆的轴杆,轴杆穿过内管并与内管转动连接,在横杆靠近胶带体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在锯齿和胶带体之间设置有拨环,拨环包括平行于轴杆且与右竖杆转动连接的环状体,以及在环状体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在拨环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右竖杆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撕断胶带,并可以方便寻头,而不影响使用者的双手操作。

A tape for easy tearing and sear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
本技术属于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是一种日常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其已经衍生出很多种类型,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胶带时,容易发生找不到胶带接头的困扰。无论是纸质胶带、布质胶带,还是透明胶带都容易出现难以找到接头的情况。通常,人们可以利用指甲,沿着胶带卷的圆周顺向或逆向刮动,从而找到胶带接头的所在。这样的方法非常费时,有时候要来回刮寻好几次才能找到胶带接头。为了便于胶带的撕裂以方便使用,衍生出多种辅助部件以及可以直接撕裂的胶带,但是辅助部件一般设置有金属的刀口,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而胶带主要包括侧面直线开口型,胶带带面打孔型两种结构,然而这两种类型的易撕胶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侧面直线开口型容易在揭开胶带时从撕裂线处误撕,使撕裂的胶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造成浪费;而带面打孔型撕开费力,且带面纵向强度不高,影响了胶带的使用范围。申请号为201220170622.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带,包括胶带芯和带有黏着面的带体环绕而成的胶带层,胶带层设置在胶带芯外,胶带芯与胶带层连接的面为凹凸不平的凹凸面,凹凸面中的凹面贯穿胶带芯与胶带层连接面的两侧,凹凸面中的凸面贯穿胶带芯与胶带层连接面的两侧,胶带层的带体每圈所环绕形成的形状与凹凸面所形成的形状相似。该技术胶带旨在便于寻找断口,但是无法便捷的撕开。申请号为20172091660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虽然该胶带便于撕断,不影响使用者的双手操作,但是没有解决不好对胶带寻头的问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提供便利的空间。技术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使用方便,可以方便撕断胶带,并可以方便寻头,而不影响使用者的双手操作。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包括:胶带轴、套接在所述胶带轴外的胶带体和框体,所述胶带轴包括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连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环,所述框体包括横杆、垂直于所述横杆的左竖杆、垂直于所述横杆并平行于所述左竖杆的右竖杆以及连接所述左竖杆和所述右竖杆并平行于所述横杆的轴杆,所述轴杆穿过所述内管并与所述内管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靠近所述胶带体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在所述锯齿和所述胶带体之间设置有拨环,所述拨环包括平行于所述轴杆且与所述右竖杆转动连接的所述环状体,以及在所述环状体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在所述拨环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所述右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凸起,或者,所述拨环包括平行于所述轴杆且与所述左竖杆转动连接的所述环状体,以及在所述环状体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在所述拨环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所述左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凸起。一方面,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时,从胶带的断口处抽出胶带,抽出合适的长度后,向锯齿处挂动,即可以撕断胶带。在使用过程中,手握住框体两侧的竖杆即可握持胶带,而胶带体和的胶带轴仍可以自由的转动,从而方便于抽出胶带和撕断胶带。同时锯齿向内设置,也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转动拨环,将凸出部指向胶带的撕断部分,再将撕断处的胶带粘粘在凸出部和胶带本体上,就可以将凸出部固定在撕断处。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右竖杆上远离所述左竖杆的一侧,或者,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左竖杆上远离所述右竖杆的一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拨环无论正时间或逆时针旋转,都会被定位凸起限制在转动一圈内,避免拨环转动过多,从而在即使较为用力的时候转动拨环,可以防止拨环转动幅度太大而拾取不到凸出部。所述横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胶带体的宽度。所述左竖杆的长度与所述右竖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竖杆和所述右竖杆的长度均大于所述胶带体的外半径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胶带轴与胶带体的自由转动,从而方便抽出胶带和撕断胶带。所述胶带体、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以及所述轴杆同轴设置。总体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带除便于撕断胶带,还便于标记胶带的撕断除,给使用胶带和胶带的寻头同时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使用和切割的胶带时,从胶带的断口处抽出胶带,抽出合适的长度后,向锯齿处挂动,即可以撕断胶带。在使用过程中,手握住框体两侧的竖杆即可握持胶带,而胶带体和的胶带轴仍可以自由的转动,从而方便于抽出胶带和撕断胶带。同时锯齿向内设置,也更加安全。另一方面,通过转动凸出部可以将凸出部与胶带在撕断处粘接,从而对胶带的撕断处进行标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附图1、2、3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1、胶带轴,101、内管,102、外管,103、环,2、胶带体,3、框体,301、横杆,302、左竖杆,303、右竖杆,304、轴杆,4、锯齿,5、拨环,501、环状体,502、凸出部,503、限位凸起,6、定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2、3所示,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包括:胶带轴1、套接在胶带轴1外的胶带体2和框体3,胶带轴1包括内管101、设置在内管101外的外管102以及连接内管101与外管102的环103,框体3包括横杆301、垂直于横杆301的左竖杆302、垂直于横杆301并平行于左竖杆302的右竖杆303以及连接左竖杆302和右竖杆303并平行于横杆301的轴杆304,轴杆304穿过内管101并与内管101转动连接,在横杆301靠近胶带体2的一侧设置有锯齿4。如图2、3所示,在锯齿4和胶带体2之间设置有拨环5,拨环5包括平行于轴杆304且与右竖杆303转动连接的环状体501,以及在环状体501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502,在拨环5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起503,在右竖杆303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503对应的定位凸起6。定位凸起6位于右竖杆303上远离左竖杆302的一侧。横杆301的长度大于等于胶带体2的宽度。左竖杆302的长度与右竖杆303的长度相同。左竖杆302和右竖杆303的长度均大于胶带体2的外半径的长度。胶带体2、内管101、外管102以及轴杆304同轴设置。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时,从胶带的断口处抽出胶带,抽出合适的长度后,向锯齿处挂动,即可以撕断胶带。在使用过程中,手握住框体两侧的竖杆即可握持胶带,而胶带体和的胶带轴仍可以自由的转动,从而方便于抽出胶带和撕断胶带。同时锯齿向内设置,也更加安全。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的胶带时,撕下胶带后可以转动拨环,将凸出部指向胶带的撕断部分,再将撕断处的胶带粘粘在凸出部和胶带本体上,就可以将凸出部固定在撕断处。定位凸起则可对限位凸起进行阻挡,避免拨环转动的幅度不易控制。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带除便于撕断胶带,即可以方便撕断胶带,又对胶带的撕断处标记位置,使用安全、便利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包括:胶带轴(1)、固定的套接在所述胶带轴(1)外的胶带体(2)和与所述胶带轴(1)铰接的框体(3),所述胶带轴(1)包括内管(101)、设置在所述内管(101)外的外管(102)以及连接所述内管(101)与所述外管(102)的环(103),所述框体(3)包括横杆(301)、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杆(301)一端的左竖杆(302)、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杆(301)另一端并平行于所述左竖杆(302)的右竖杆(303)以及连接所述左竖杆(302)和所述右竖杆(303)之间并平行于所述横杆(301)的轴杆(304),所述轴杆(304)穿过所述内管(101)并与所述内管(101)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301)靠近所述胶带体(2)的一侧设置有锯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锯齿(4)和所述胶带体(2)之间设置有拨环(5),所述拨环(5)包括与所述右竖杆(303)或所述左竖杆(302)转动连接的环状体(501),以及在所述环状体(501)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502),在所述拨环(5)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凸起(503),在对应的所述右竖杆(303)或所述左竖杆(302)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限位凸起(503)对应抵接的定位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撕断和寻头的胶带,包括:胶带轴(1)、固定的套接在所述胶带轴(1)外的胶带体(2)和与所述胶带轴(1)铰接的框体(3),所述胶带轴(1)包括内管(101)、设置在所述内管(101)外的外管(102)以及连接所述内管(101)与所述外管(102)的环(103),所述框体(3)包括横杆(301)、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杆(301)一端的左竖杆(302)、垂直连接于所述横杆(301)另一端并平行于所述左竖杆(302)的右竖杆(303)以及连接所述左竖杆(302)和所述右竖杆(303)之间并平行于所述横杆(301)的轴杆(304),所述轴杆(304)穿过所述内管(101)并与所述内管(101)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杆(301)靠近所述胶带体(2)的一侧设置有锯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锯齿(4)和所述胶带体(2)之间设置有拨环(5),所述拨环(5)包括与所述右竖杆(303)或所述左竖杆(302)转动连接的环状体(501),以及在所述环状体(501)的外壁上设置的凸出部(502),在所述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晖胡劲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澳新粘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