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80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阀。在经由阀口(13)的周围的放泄槽(16)对从阀部件(2)的侧部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除湿阀中,抑制阀部件(2)反复工作时的放泄流量的降低。阀部件(2)的阀轴(22)通过吸引子(32)的插通孔(32a)而与柱塞(33)连结。在与入口侧接头(10)正相反侧不形成放泄槽(16)。通过使阀轴(22)的周围抵接于吸引子(32)的插通孔(32),从而限制阀部件(2)相对于轴线(L)的摆动,使阀部(21)与阀座部(15)抵接的位置成为与入口侧接头(10)正相反侧的初始落座部(15A)的恒定位置。

Dehumidificatio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于空调机的构成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且对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除湿阀。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除湿阀,例如有日本特开2012-177470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该除湿阀在阀座部件的阀座部形成有多个放泄槽,在阀部件(阀主体)落座于阀座部件而阀口成为关闭的闭阀状态下,使制冷剂膨胀而从上述多个放泄槽流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74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阀座部件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放泄槽,但阀部件反复落座于阀座部件,因而存在因阀座部件的磨损而放泄槽变形的情况,导致从放泄槽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即放泄流量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得到微量的放泄流量的情况下,存在因放泄槽的磨损等而放泄流量减少从而无法得到稳定的放泄流量之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除湿阀,在经由阀口的周围的放泄槽对从阀部件的侧部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除湿阀中,能够抑制阀部件反复工作时的放泄流量的降低。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方案1的除湿阀具备:阀壳,其形成阀室以及阀口;阀座部,其设于上述阀室内并且形成于阀口的周围;入口侧接头,其与上述阀室的侧部连通;出口侧接头,其经由上述阀口而与上述阀室连通;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阀口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以及电磁驱动部,其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驱动与上述阀部件的阀轴连结的柱塞来移动上述阀部件,通过上述电磁驱动部的驱动使上述阀部件相对于上述阀座部落座、离开,在该阀部件落座时,使从上述入口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经由形成于上述阀座部的放泄槽而从上述阀室内向上述出口侧接头流出,上述除湿阀的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的上述阀口的开口周围且与上述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的部位成为上述阀部件最初接触的初始落座部,上述放泄槽形成为避开该初始落座部,并且具备限制上述阀部件向与上述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摆动的摆动限制机构。方案2的除湿阀根据方案1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驱动部具备吸引上述柱塞的吸引子,并且上述阀部件的上述阀轴经由上述吸引子的插通孔而与上述柱塞连结,通过上述吸引子的上述插通孔的内周与上述阀轴抵接而构成上述摆动限制机构。方案3的除湿阀根据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驱动部的电磁线圈部相对于上述柱塞生成的磁通的分布中,绕上述轴线存在磁通密度的偏置,上述电磁驱动部以上述磁通密度高的绕上述轴线的位置成为上述初始落座部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上述阀壳定位。方案4的除湿阀根据方案2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上述阀部件落座于上述阀座部时,在上述电磁驱动部的柱塞与上述吸引子之间存在间隙。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方案1至4的除湿阀,在阀部件落座于阀座部的过程中,阀部件最初与阀座部的初始落座部接触,但由于在该初始落座部未形成放泄槽,因此通过阀部件完全落座于阀座部之前的期间与该初始落座部的接触,缓和阀部件与放泄槽接触时的力。另外,即使从入口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使流体压作用于阀部件的侧部,也通过摆动限制机构限制阀部件向与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摆动,因此能够将阀部件与初始落座部接触的位置保持为恒定,并且能够减少该阀部件完全落座于阀座部之前的滑动长度。因此,即使阀部件反复工作也能够降低放泄槽的磨损,能够提高耐久性,抑制放泄流量的降低。根据方案2的除湿阀,由电磁驱动部的吸引子构成摆动限制机构,因此部件件数变少。根据方案3的除湿阀,电磁驱动部的电磁线圈部相对于柱塞生成的磁通的磁通密度高的位置成为初始落座部的位置,因此柱塞以及阀部件容易被牵拉到初始落座部侧的恒定位置,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放泄槽的磨损。根据方案4的除湿阀,在阀部件落座于阀座部时,电磁驱动部的柱塞不与吸引子接触,因此能够不依赖于轴线方向的部件的尺寸精度而可靠地落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开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放泄槽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4(A)至(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放泄槽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A)至(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从开阀状态到闭阀状态的过程中的落座之前的图。图6(A)至(B)是表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开阀状态到闭阀状态的过程中的阀部件从初始落座开始落座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中:1—阀壳,1A—阀室,13—阀口,15—阀座部,15A—初始落座部,15a—密封面,16—放泄槽,2—阀部件,21—阀部,21a—锥形面,22—阀轴,10—入口侧接头,20—出口侧接头,30—电磁驱动部,31—柱塞管,32—吸引子,32a—插通孔,32b—锥形面,33—柱塞,33a—锥形面,34—线圈导向部件,35—电磁线圈部,36—外壳,37—柱塞弹簧,L—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除湿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开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是该除湿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该除湿阀的放泄槽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4(A)至(C)是表示该除湿阀的放泄槽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俯视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以及图2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该实施方式的除湿阀具有黄铜等金属制的阀壳1。在阀壳1,通过切削加工等形成有阀室1A、配管连接孔11、配管连接孔12、阀口13、以及柱塞管安装孔14。配管连接孔11形成于阀壳1的侧部,配管连接孔12形成于阀壳1的底部。阀口13呈以轴线L为中心的圆形的形状,该阀口13的周围成为圆筒状的阀座部15。并且,阀座部15的阀口13的开口部的内周端部成为研钵状的密封面15a,在该阀座部15,以跨越密封面15a的方式,如图3所示那样绕轴线L离开180°形成有与后述的阀部件2相互作用而构成节流通路的两个放泄槽16。在配管连接孔11安装有使流体如箭头那样流入的入口侧接头10,在配管连接孔12安装有使流体如箭头那样流出的出口侧接头20。入口侧接头10与阀室1A连通,出口侧接头20经由阀口13而与阀室1A连通。在柱塞管安装孔14安装有后述的电磁驱动部30的不锈钢制的圆筒状的柱塞管31。入口侧接头10、出口侧接头20以及柱塞管31分别在配管连接孔11、配管连接孔12、柱塞安装孔14的开口端部的周围通过硬钎焊紧固于阀壳1。在阀壳1,经由柱塞管31安装有电磁驱动部30。电磁驱动部30具有:通过铆接固定于柱塞管31内的底部的吸引子32;能够沿轴线L方向移动地插通于柱塞管31内的磁性材料制的杯形状的柱塞33;安装于柱塞管31的上端部的线圈导向部件34;设于柱塞管31的外周且通过螺栓N固定于线圈导向部件34的电磁线圈部35以及“コ”形的磁性材料制的外壳36;设于吸引子32与柱塞33之间的柱塞弹簧37;以及设于柱塞33内的缓和柱塞33与吸引子32的碰撞声的由树脂材料(例如PTFE制)构成的缓冲板38。在吸引子32的中心形成有以轴线L为中心的插通孔32a,并且在该吸引子32的柱塞33侧的端部形成有研钵状的锥形面32b。另外,在柱塞33的吸引子32侧的底部形成有与吸引子32的锥形面32a对置的锥形面33a。在阀室1A以及柱塞管31内,能够沿阀口13的轴线L方向移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阀,其具备:阀壳,其形成阀室以及阀口;阀座部,其设于上述阀室内并且形成于阀口的周围;入口侧接头,其与上述阀室的侧部连通;出口侧接头,其经由上述阀口而与上述阀室连通;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阀口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以及电磁驱动部,其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驱动与上述阀部件的阀轴连结的柱塞来移动上述阀部件,通过上述电磁驱动部的驱动使上述阀部件相对于上述阀座部落座、离开,在该阀部件落座时,使从上述入口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经由形成于上述阀座部的放泄槽而从上述阀室内向上述出口侧接头流出,上述除湿阀的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的上述阀口的开口周围且与上述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的部位成为上述阀部件最初接触的初始落座部,上述放泄槽形成为避开该初始落座部,并且具备限制上述阀部件向与上述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摆动的摆动限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1 JP 2018-0165471.一种除湿阀,其具备:阀壳,其形成阀室以及阀口;阀座部,其设于上述阀室内并且形成于阀口的周围;入口侧接头,其与上述阀室的侧部连通;出口侧接头,其经由上述阀口而与上述阀室连通;阀部件,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阀口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以及电磁驱动部,其在上述轴线方向上驱动与上述阀部件的阀轴连结的柱塞来移动上述阀部件,通过上述电磁驱动部的驱动使上述阀部件相对于上述阀座部落座、离开,在该阀部件落座时,使从上述入口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经由形成于上述阀座部的放泄槽而从上述阀室内向上述出口侧接头流出,上述除湿阀的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的上述阀口的开口周围且与上述入口侧接头正相反侧的部位成为上述阀部件最初接触的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剑持大一郎小山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