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77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包括蜗壳,蜗壳连接有扩压机构,扩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迎风壁、进风部和出风部,进风部上开设有进风口,出风部上开设有出风口,进风口适于与蜗壳的蜗壳出风口连接,进风口的进风方向朝向迎风壁,迎风壁适于将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变向后从出风口流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出风口处流出的空气的风速,在将扩压机构与蜗壳的蜗壳出风口连接,并设置于集成灶内时,能够降低蜗壳的出风风速,防止风速过快,出现在撞击集成灶的风管时产生较大的振动的情况,进而起到减少噪音的效果。

An integrated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集成灶。
技术介绍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机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目前的集成灶吸油烟结构中,集成灶在运转时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其中噪音产生的原因通常为集成灶内蜗壳的运转产生,在蜗壳运转时,蜗壳的出风会以较大的风速撞击到集成灶的风管上,以此使集成灶整体因为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集成灶使用时的噪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连接有扩压机构,所述扩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迎风壁、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部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适于与蜗壳的蜗壳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迎风壁,所述迎风壁适于将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变向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出风口处流出的空气的风速,在将扩压机构与蜗壳的蜗壳出风口连接,并设置于集成灶内时,能够降低蜗壳的出风风速,防止风速过快,出现在撞击集成灶的风管时产生较大的振动的情况,进而起到减少噪音的效果。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中心相对于所述进风部的中心朝远离于所述迎风壁的方向偏心设置,能够减少从蜗壳出风口流出的风对迎风壁的撞击,从而减少空气与迎风壁撞击产生的噪音。可选地,所述偏心的距离为4-18mm,合理控制偏心的距离,使进风口不会离迎风壁太远,导致降速效果不明显,又不会离迎风壁过近,导致空气对迎风壁的撞击产生的噪音过大,以此合理降低噪音。可选地,所述扩压机构位于所述集成灶的灶本体内一侧,所述蜗壳位于所述灶本体中部,所述蜗壳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灶本体的中心朝远离于所述扩压机构的方向偏心设置,通过移动蜗壳的安装位置以使蜗壳出风口与扩压机构的进风部偏心,以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同时不需要对集成灶的内部结构进行过多的改变。可选地,所述蜗壳的中心与所述灶本体的中心偏心的距离为20-30mm,通过合理控制蜗壳的安装位置,使蜗壳安装结构的出风口不会离迎风壁太远,导致降速效果不明显,又不会离迎风壁过近,导致空气对迎风壁的撞击产生的噪音过大,以此合理降低噪音。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在进风口流入的风的风速固定以及风量固定时,能够降低从出风口流出的风速,在扩压机构连接蜗壳并设置于集成灶的灶本体内时,能降低减低集成灶的结构振动,从而降低风噪。可选地,所述蜗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提手,以此方便对蜗壳的手持。可选地,所述提手包括提拉部和安装部,所述集成灶的风箱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通过在提手上设置安装部,以此在安装蜗壳时安装人员能够快速找准安装位置,并与支撑柱的位置对应,便于安装操作。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提拉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板将提拉部和第一连接板固定于蜗壳壳体上,同时第二连接板与支撑柱连接,以此提高提手与壳体安装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平行,以此方便蜗壳整体基于第一连接板放置于支撑柱上,使安装更加省力。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风箱的前背板和后背板,通过支撑柱对蜗壳和风箱进行支撑固定,以此进一步地降低蜗壳运行时风箱的振动,更好的降低集成灶整体在运行时的振动,进而降低噪音。可选地,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集成灶的风管,所述风管的风管出风口通过出风口座连接有排烟管,通过出风口座对风管和排烟管进行安装,使得安装更加便捷,固定效果更好。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座上设置有第一漏油孔,所述第一漏油孔位于所述风管出风口与所述排烟管的连接处下方,所述第一漏油孔下方设置有储油机构,通过第一漏油孔和储油机构能够收集从风管与排烟管连接处漏出的油污,防止油污的污染。可选地,所述储油机构包括导油板和集油盒,所述导油板与水平面成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导油板的高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漏油孔下方,适于将油导入所述集油盒中,通过倾斜的导油板对第一漏油孔滴落的油污进行导向并收集如集油盒内,以此便于对油污进行采集。可选地,所述导油板的低位部上设置有第二漏油孔,所述集油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第三漏油孔,所述第二漏油孔位于所述第三漏油孔上方,相对于导油板直接连接集油盒进行集油,能够防止油污堵塞导油板与集油盒的连接通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中风箱与蜗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风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剖视图一;图4为图3中M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中蜗壳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中蜗壳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中蜗壳与扩压机构分离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扩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扩压机构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蜗壳出风口与扩压机构的进风部偏心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蜗壳与集成灶的灶本体偏心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剖视图二;图13为图1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剖视图三;图16为图15中C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蜗壳;101-蜗壳出风口;102-壳体;2-扩压机构;201-迎风壁;202-进风部;2021-进风口;2022-折边;203-出风部;2031-出风口;3-提手;311-第一提手;321-第二提手;301-提拉部;302-安装部;3021-第一连接板;3022-第二连接板;3023-螺孔;4-风箱;401-前背板;402-后背板;5-灶本体;6-出风口座;601-第一漏油孔;7-支撑柱;8-风管;801-风管出风口;802-第四漏油孔;9-储油机构;901-导油板;9011-高位部;9012-低位部;9112-第二漏油孔;902-集油盒;9021-盒体;9022-第三漏油孔;10-排烟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对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在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的限制。同时,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参照图1-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灶,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连接有扩压机构2,所述扩压机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迎风壁201、进风部202和出风部203,所述进风部202上开设有进风口2021,所述出风部203上开设有出风口2031,所述进风口2021适于与蜗壳1的蜗壳出风口101连接,所述进风口2021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迎风壁201,所述迎风壁201适于将所述进风口2021流入的空气变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连接有扩压机构(2),所述扩压机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迎风壁(201)、进风部(202)和出风部(203),所述进风部(202)上开设有进风口(2021),所述出风部(203)上开设有出风口(2031),所述进风口(2021)适于与蜗壳(1)的蜗壳出风口(101)连接,所述进风口(2021)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迎风壁(201),所述迎风壁(201)适于将所述进风口(2021)流入的空气变向后从所述出风口(2031)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所述蜗壳(1)连接有扩压机构(2),所述扩压机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迎风壁(201)、进风部(202)和出风部(203),所述进风部(202)上开设有进风口(2021),所述出风部(203)上开设有出风口(2031),所述进风口(2021)适于与蜗壳(1)的蜗壳出风口(101)连接,所述进风口(2021)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迎风壁(201),所述迎风壁(201)适于将所述进风口(2021)流入的空气变向后从所述出风口(2031)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021)的中心相对于所述进风部(202)的中心朝远离于所述迎风壁(201)的方向偏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的距离为4-18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机构(2)位于所述集成灶的灶本体(5)内一侧,所述蜗壳(1)位于所述灶本体(5)中部,所述蜗壳(1)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灶本体(5)的中心朝远离于所述扩压机构(2)的方向偏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的中心与所述灶本体(5)的中心偏心的距离为20-30mm。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031)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2021)的开口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包括壳体(102),所述壳体(102)上设置有提手(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包括提拉部(301)和安装部(302),所述集成灶的风箱(4)内设置有支撑柱(7),所述安装部(302)与所述支撑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昊张玉忠吴喜志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厨电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