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272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下空间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在通道开挖以前,包括以下步骤:S11.上半断面深孔注浆;S12.在拱部打超前小导管形成棚护支护体系;S13.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通道开挖。通过在通道开挖以前进行深孔注浆,并通过小导管形成棚户支护体系,实现通道开挖前的支护,使得在开挖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土体的稳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rban Underground Passage in Common Direction with Existing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空间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是指地铁、管道等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大量的通道。在大中型城市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程度已经相当高,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地铁建设等工作,新进行的开挖工作难免与既有管路共向。在这个过程中,新进行的开挖工作极易与既有管路相互应影响,引起土体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应对该问题的成熟方案。因此,在城市地下空间通道开挖时,如果新开挖的通道与既有管路共向,则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城市地下空间通道开挖时,如果新开挖的通道与既有管路共向,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在通道开挖以前,包括以下步骤:S11.上半断面深孔注浆;S12.在拱部打超前小导管形成棚护支护体系;S13.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通道开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通道开挖以前进行深孔注浆,并通过小导管形成棚支护体系,实现通道开挖前的支护,使得在开挖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土体的稳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所述通道开挖以前,还包括以下步骤:S14.在地面铺设钢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钢板上设有预留监测点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所述钢板间通过宽扁铁焊接相连。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地面铺设钢板,有效保护地面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在钢板上预留检测点位孔,从而使得钢板的铺设不会影响对地面沉降的监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道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21.左侧导洞施工;S22.右侧导洞施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S211.开挖前超前深孔注浆对左侧导洞上台阶土体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S212.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台阶土体,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13.架设上台阶格栅钢架,并于拱架落脚处各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S214.上台阶开挖后进行下台阶土体开挖,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15.架设下台阶格栅钢架;S216.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S21中,左侧导洞开挖5m后,进行所述步骤S22,在所述左侧导洞和所述右侧导洞错开设置,所述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S221.开挖前超前深孔注浆对右侧导洞上台阶土体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S222.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台阶土体,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23.架设上台阶格栅钢架,并于拱架落脚处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S224.上台阶开挖后进行下台阶土体开挖,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25.架设下台阶格栅钢架;S226.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S11中,注浆压力范围不大于0.2MP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12中,所述小导管长度范围不超过2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13中,所述小导管注浆终压不超过0.2MPa。本专利技术中,对小导管的长度、注浆压力均进行了限定,在保证支护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小导管中的注浆对附近的既有线路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适合与应用于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通过在通道开挖以前进行深孔注浆,并通过小导管形成棚支护体系,实现通道开挖前的支护,使得在开挖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土体的稳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开挖前的注浆和支护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小导管的长度和小导管的注浆终压,避免该通道的开挖对既有的管路产生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开挖前,在地面铺设钢板,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护,避免影响行人、车辆的安全;在钢板上预留监测点位孔,能够便于对地面沉降情况进行及时监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超前小导管的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步骤S21的施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步骤S22的施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这种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在通道开挖以前包括以下步骤:S11.上半断面深孔注浆;S12.在拱部打超前小导管形成棚护支护体系;S13.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其中,在步骤S11中,采用二重管钻机钻进成孔工艺,分段后退式注浆加固,注浆圈范围按隧道上半断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在本实施例中,注浆圈范围为按隧道上半断面及开挖轮廓外放1.5m。在注浆时,根据土体环境进行布孔,调整注浆孔的长度及角度,使注浆孔避开管线。注浆压力不大于0.2MPa,从而避免对既有管线造成影响。通过步骤S11用于实现对土体的预加固,从而避免通道开挖工作引起土体坍塌。在步骤S12中,为了避免对既有管线造成影响,小导管长度范围不超过2米。在步骤S13中,为了避免对既有管线造成影响,小导管注浆终压不超过0.2MPa。进一步的,若在施工中,小导管遇粉细砂层,注浆浆液采用改性水玻璃。若在施工中,小导管遇粗砂、粉土、粘质粉土等,注浆浆液采用单液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通道开挖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S21.左侧导洞施工;S22.右侧导洞施工。进一步的,左侧导洞施工包括:S211.开挖前超前深孔注浆对左侧导洞上台阶土体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S212.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台阶土体,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13.架设上台阶格栅钢架,并于拱架落脚处各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S214.上台阶开挖后进行下台阶土体开挖,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15.架设下台阶格栅钢架;S216.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11中,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1.5m。在步骤S214中,上台阶开挖3m后,进行下台阶的土体开挖。左侧导洞开挖预设距离后,进行右侧导洞施工,右侧导洞与左侧导洞错开距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距离为5m,右侧导洞和左侧导洞的错开距离为5m。右侧导洞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221.开挖前超前深孔注浆对右侧导洞上台阶土体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S222.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台阶土体,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23.架设上台阶格栅钢架,并于拱架落脚处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S224.上台阶开挖后进行下台阶土体开挖,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25.架设下台阶格栅钢架。S226.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21中,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1.5m。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道开挖以前,包括以下步骤:S11.上半断面深孔注浆;S12.在拱部打超前小导管形成棚护支护体系;S13.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通道开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既有线路共向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道开挖以前,包括以下步骤:S11.上半断面深孔注浆;S12.在拱部打超前小导管形成棚护支护体系;S13.对小导管进行注浆;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通道开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开挖以前,还包括以下步骤:S14.在地面铺设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上设有预留监测点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板间通过宽扁铁焊接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开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21.左侧导洞施工;S22.右侧导洞施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包括以下步骤:S211.开挖前超前深孔注浆对左侧导洞上台阶土体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上台阶掌子面及开挖轮廓外放不小于1m;S212.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台阶土体,开挖步距与格栅间距相同;S213.架设上台阶格栅钢架,并于拱架落脚处各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S214.上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富肖毅王峰徐振龙李小军杨建明赵瑞亮何继华巩森许彪王后高方业飞武俊杰夏代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