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62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53
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的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框架体上部设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前驱动轴两端安装有前轴齿轮和前扇形板,前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前碟形板,后驱动轴两端安装有后轴齿轮和后扇形板,后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后碟形板,框架体上面前、后、左、右部各安装有导向座,夹面台板下面前、后左、右部各连有导向板,该导向板套装于所述导向座,夹面台板上面的前夹板两端与后夹板两端分别所连的前联接板与后联接板上分别设有前拨销与后拨销,该前、后拨销分别位于前、后碟形板的凹弧面上,导向板上套装有滑套,该滑套置于前、后扇形板的弧形滑槽内,电机齿轮与前、后轴齿轮中的一轴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作胶装机夹面装置。

Disc Drive Clamp Device of Rubber Mou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的结构件,特别是书本夹面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是在书芯底部涂一层热融胶,在夹面台夹合封面,与书芯一起胶装成书本的设备。夹面装置是胶装机的一个重要结构组件,现有夹面装置存在的问题是:构造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胶装机夹面装置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提供本技术的一种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本夹面装置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殊之处是在框架体上部架设有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前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前轴齿轮和前扇形板,前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前碟形板,后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后轴齿轮和后扇形板,后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后碟形板,所述框架体上面前、后、左、右部各安装有导向座,设有夹面台板,该夹面台板下面前、后左、右部各连有与所述导向座对应的导向板,该导向板套装于所述导向座,所述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前夹板和后夹板,前夹板两端连有前联接板,后夹板两端连有后联接板,前联接板上设有前拨销,后联接板上设有后拨销,该前、后拨销分别对应并位于所述前、后碟形板的凹弧面上,所述导向板上套装有滑套,所述前、后扇形板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套置入于该弧形滑槽内,所述框架体内安装有电机,电机齿轮与所述前、后轴齿轮中的一轴齿轮啮合。宜在所述前夹板与夹面台板前部拉连有拉簧,后夹板与夹面台板后部拉连有拉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结构去除夹面台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夹面台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夹面台板的仰视方向示意图;图5是图1的D向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扇形板的平面图;图7是图5中碟形板的平面图;图8是扇形板与夹面台板配合的示意图;图9是碟形板与夹面台板配合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扇形板相对滑套转到B点的状态图;图11是与图10对应碟形板的状态图;图12是继图11状态进一步转动碟形板,前、后夹板夹紧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状态下扇形板的状态图;图14是本技术中的前、后联接板的示意图;图15是又一种前、后联接板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与对应件:1框架体,2电机,3前拨销,4前联接板,5前碟形板,5-1钩头E,5-2钩头F,5-3固定孔,6前夹板,7夹面台板,8后夹板,9后联接板,10后拨销,11后碟形板,12后轴齿轮,13前轴齿轮,14电机齿轮,15前扇形板,15-1弧形滑槽,16导向座,17前驱动轴,18后驱动轴,19后扇形板,20导向板,20-1直线滑槽,21滑套。具体实施方式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框架体1上部架设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8,前驱动轴17两端各安装有前轴齿轮13和前扇形板15,前轴齿轮13外端面连有前碟形板5,后驱动轴18两端各安装有后轴齿轮12和后扇形板19,后轴齿轮12外端面连有后碟形板11,前、后扇形板15、19以及前、后碟形板5、11轴向错位。框架体1上面前、后、左、右部各安装有导向座16,设有夹面台板7,该夹面台板下面前、后左、右部各连有与所述导向座16对应的导向板20,该导向板通过其直线滑槽20-1套装于所述导向座16。所述夹面台板7上面设有前夹板6和后夹板8,前夹板6两端连有前联接板4,后夹板8两端连有后联接板9,在前、后联接板4、9导向下,前、后夹板6、8能依夹面台板7前、后平稳移动。前联接板4上设有前拨销3,后联接板9上设有后拨销10,该前、后拨销3、10分别对应并位于所述前、后碟形板5、11的凹弧面上。四块导向板20的内侧设有滑套轴,该滑套轴上套装有滑套21,前、后扇形板15、19上开设有弧形滑槽15-1,所述滑套21置入于该弧形滑槽内。框架体1内安装有电机2,该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电机齿轮14与前轴齿轮13啮合。前夹板6与夹面台板7前部拉连有拉簧,后夹板8与夹面台板后部拉连有拉簧。起始状态,参见图5、6、7、8,在所述拉簧及前、后扇形板15、19弧形滑槽A位与滑套21对应作用下,前、后夹板6、8处于打开状态。电机齿轮14带动前、后轴齿轮13、12转动,参见图10、11,前、后扇形板15、19的弧形滑槽相对滑套21转动至B位,弧形滑槽从A位到B位径向尺寸变大,使滑套21连同夹面台板7向上移动一距离,过程中导向板20的直线滑槽20-1相对导向板16的导向销向上移动,前、后拨销3、10位于前、后碟形板5、11的钩头E5-1处,未被钩头E拨动,前、后夹板6、8不运动。前、后轴齿轮13、12继续转动致前、后碟形板5、11转动,参见图12、13,前、后碟形板的钩头E5-1拨动前、后拨销3、10并带动前、后夹板6、8相向靠拢,前、后扇形板15、19的弧形滑槽相对滑套21转动至C位,弧形滑槽从B位至C位径向尺寸相同,滑套21连同夹面台板7不会上下移动。本技术夹面台板7上升一距离继而前、后夹板6、8相向靠拢,实现封面与书芯底胶和侧胶的压实、压紧,完成书本胶订。电机2反转,前、后扇形板,前、后碟形板反向转动,在所述拉簧作用下前、后夹板6、8同步打开,同时夹面台板7下降至初始位置。当前、后夹板6、8与夹面台板7之间有胶水粘连或卡入纸屑时,前、后夹板6、8不能依靠拉簧打开时,前、后碟形板的钩头F5-2可以反向勾住前、后拨销3、10强制打开前、后夹板6、8。本技术由于设有前、后扇形板和前、后碟形板,在电机,前、后轴齿轮,前、后扇形板,前、后碟形板以及前、后夹板协同作用下,合理、巧妙、平稳、可靠地实现书本胶订;本技术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技术动作部件对称设置,运动作用力对称稳定,工作可靠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其特征是框架体(1)上部架设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8),前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前轴齿轮(13)和前扇形板(15),前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前碟形板(5),后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后轴齿轮(12)和后扇形板(19),后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后碟形板(11),所述框架体上面前、后、左、右部各安装有导向座(16),设有夹面台板(7),该夹面台板下面前、后左、右部各连有与所述导向座对应的导向板(20),该导向板套装于所述导向座,所述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前夹板(6)和后夹板(8),前夹板两端连有前联接板(4),后夹板两端连有后联接板(9),前联接板上设有前拨销(3),后联接板上设有后拨销(10),该前、后拨销分别对应并位于所述前、后碟形板的凹弧面上,所述导向板上套装有滑套(21),所述前、后扇形板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滑套置入于该弧形滑槽内,所述框架体内安装有电机(2),电机齿轮(14)与所述前、后轴齿轮中的一轴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胶装机碟型驱动夹面装置,其特征是框架体(1)上部架设有前驱动轴(17)和后驱动轴(18),前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前轴齿轮(13)和前扇形板(15),前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前碟形板(5),后驱动轴两端各安装有后轴齿轮(12)和后扇形板(19),后轴齿轮外端面连有后碟形板(11),所述框架体上面前、后、左、右部各安装有导向座(16),设有夹面台板(7),该夹面台板下面前、后左、右部各连有与所述导向座对应的导向板(20),该导向板套装于所述导向座,所述夹面台板上面设有前夹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惠宝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