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59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包括工作箱,工作箱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榨膛,榨膛的内壁呈锥形状,工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内壁与榨膛的内顶壁固定连通。该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料从进料斗进入榨膛,经由高速运转的压榨螺片和榨膛内壁挤压、摩擦出油,油经过过滤板之间的缝隙流出,较大杂质被留在榨膛内,部分较小杂质进入过滤板之间的缝隙,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堵塞,第二电机使转轴上凸轮转动,凸轮使疏通板向上运动,疏通板使疏通帽向上运动,疏通帽将进入过滤板之间缝隙的杂质顶入榨膛,凸轮继续运作。

An improved screw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
本技术涉及油脂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
技术介绍
油脂,其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机物。植物油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态,称为油,而动物脂肪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称为脂。油脂均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油脂不但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压榨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油脂生产方法,尤其适合植物油的初步提取,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螺旋压榨机原理简单,结构精简,性价比高,成为一种在植物油生产领域使用非常广泛的机器。但是螺旋压榨机的滤油口非常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拆换、清洗,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螺旋压榨机滤油口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开设有榨膛,所述榨膛的内壁呈锥形状,所述工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壁与榨膛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榨膛空间较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工作箱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压榨杆,所述压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榨螺片,所述工作箱靠近第一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压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靠近第二轴承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的内壁与榨膛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工作箱的下表面开设有滤油口,所述滤油口的内壁与榨膛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滤油口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优选的,所述压榨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所述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的表面均与榨膛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一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油板,所述集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分别与第一支撑板两侧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出渣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条,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的表面均与集油板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的内部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分别与第二支撑条的两侧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与转轴一端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油板表面开设有集油槽,多个所述集油槽的内壁与集油板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所述集油槽的内壁开设有油封槽,所述油封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油封环,所述油封环内圈和集油槽的内壁均滑动插接有疏通板,所述疏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集油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与凸轮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疏通板的表面均与过滤板表面活动套接,所述疏通板的顶部开设有疏通槽,所述疏通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杆,所述疏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帽。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疏通板,多个疏通板的表面均与过滤板表面活动套接,疏通板的顶部开设有疏通槽,疏通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达到使螺旋压榨机在使用过程中滤油口不易堵塞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料从进料斗进入榨膛,经由高速运转的压榨螺片和榨膛内壁挤压、摩擦出油,油经过过滤板之间的缝隙流出,较大杂质被留在榨膛内,部分较小杂质进入过滤板之间的缝隙,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堵塞,第二电机使转轴上凸轮转动,凸轮使疏通板向上运动,疏通板使疏通帽向上运动,疏通帽将进入过滤板之间缝隙的杂质顶入榨膛,凸轮继续运作,第一弹簧使疏通板下移归位,形成一个循环,从而使疏通板随着转轴转动不断疏通过滤板之间的缝隙,使杂质被排出过滤板之间的缝隙,和油渣一起被压榨螺片推动,由出渣口排出,从而达到疏通过滤板之间缝隙使滤油口不易堵塞的效果。2、通过设置疏通板,疏通板的顶部开设有疏通槽,疏通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杆,达到保护压榨螺片和疏通板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凸轮使疏通板上移,若遭遇过滤板之间杂质较多的情况,疏通板内第二弹簧会压缩起到缓冲效果,使疏通帽和疏通杆不会直接顶上去,避免杂质与压榨螺片产生硬性接触使压榨螺片产生损伤,而在凸轮几次运转之后,疏通帽多次冲击自然会使杂质排出,从而达到了保护压榨螺片和疏通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的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的集油板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的疏通板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的转轴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工作箱1的内部开设有榨膛4,榨膛4的内壁呈锥形状,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进料斗5的内壁与榨膛4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榨膛4空间较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6,工作箱1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第一固定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第二固定孔7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9,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压榨杆10,压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榨螺片11,工作箱1靠近第一轴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2,两个第一支架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压榨杆10一端固定连接,压榨杆10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块17和第二隔离块18,第一隔离块17和第二隔离块18的表面均与榨膛4内壁固定连接。工作箱1靠近第二轴承9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渣口14,出渣口14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工作箱1的下表面开设有滤油口15,滤油口15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滤油口15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16,第一支撑板2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19,第一支撑板2靠近第一轴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油板20,集油板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1,第三轴承19的内圈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两侧表面固定连通,第一支撑板2靠近出渣口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22,两个第二支架2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第三轴承1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24,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24一端固定连接,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开设有榨膛(4),所述榨膛(4)的内壁呈锥形状,所述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的内壁与榨膛(4)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榨膛(4)空间较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6),所述工作箱(1)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第一固定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二固定孔(7)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压榨杆(10),所述压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榨螺片(11),所述工作箱(1)靠近第一轴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2),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压榨杆(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靠近第二轴承(9)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渣口(14),所述出渣口(14)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工作箱(1)的下表面开设有滤油口(15),所述滤油口(15)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滤油口(15)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开设有榨膛(4),所述榨膛(4)的内壁呈锥形状,所述工作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的内壁与榨膛(4)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榨膛(4)空间较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6),所述工作箱(1)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第一固定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8),所述第二固定孔(7)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压榨杆(10),所述压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榨螺片(11),所述工作箱(1)靠近第一轴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2),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压榨杆(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靠近第二轴承(9)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渣口(14),所述出渣口(14)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工作箱(1)的下表面开设有滤油口(15),所述滤油口(15)的内壁与榨膛(4)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滤油口(15)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杆(10)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块(17)和第二隔离块(18),所述第一隔离块(17)和第二隔离块(18)的表面均与榨膛(4)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螺旋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内部设置有第三轴承(19),所述第一支撑板(2)靠近第一轴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油板(20),所述集油板(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1),所述第三轴承(19)的内圈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两侧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令友葛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中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