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制造业电脑针织横机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手摇横机在编织起头时,将穿线板由下至上插入横机的前后针床缝隙中,然后用手动把钢丝穿过穿线板上的针齿顶端的针圈,穿线板上的起头形成闭口状态,实现横机编织的起头,这种起头方式不用耗费起头纱线,能实现不用纱线起头要求。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穿线板还需要人工穿钢丝,耗费大量的人力,无法实现全自动起底的功能。另有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0795863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起底装置结构。该起底装置主要包括起底梳,封锁丝,升降机构,送丝机构组成,通过送丝机构控制封锁丝穿入起底梳。通过升降机构使起底梳向下运动对织片提供拉力,织片被拉至卷布罗拉正常牵拉织片后,送丝机构抽出封锁丝,电脑横机对织片正常编织。因此能够做到如手摇横机一样无废纱起头效果,节约生产成本。上述给电脑针织横编机配套起底装置可以节省废纱和提高工效,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暴露出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封锁丝采用两个送线轮面将封锁丝夹持的方式将封锁丝送入起底梳内。但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封锁丝与送线轮打滑送不到位现象,造成起底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包括穿线板(A)、升降装置(B)、和抽送钢丝装置(C),所述升降装置(B)的两端与穿线板(A)相连接,用于推动穿线板(A)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B)包括穿线板固定架(B‑1),固定架连接块(B‑2),直线轨道(B‑3),直线轴承(B‑4),升降装置固定板右(B‑5),最高位感应器(B‑6),丝杆轴(B‑7),抽钢丝位感应器(B‑8),起底板复位感应器(B‑9),轴套固定座(B‑10),缓冲弹簧固定杆(B‑11),丝杆轴套(B‑12),缓冲弹簧(B‑13),缓冲弹簧固定座(B‑14),同步轮(B‑15),丝杆固定座(B‑16),丝杆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包括穿线板(A)、升降装置(B)、和抽送钢丝装置(C),所述升降装置(B)的两端与穿线板(A)相连接,用于推动穿线板(A)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B)包括穿线板固定架(B-1),固定架连接块(B-2),直线轨道(B-3),直线轴承(B-4),升降装置固定板右(B-5),最高位感应器(B-6),丝杆轴(B-7),抽钢丝位感应器(B-8),起底板复位感应器(B-9),轴套固定座(B-10),缓冲弹簧固定杆(B-11),丝杆轴套(B-12),缓冲弹簧(B-13),缓冲弹簧固定座(B-14),同步轮(B-15),丝杆固定座(B-16),丝杆固定轴承(B-17),平面轴承(B-18),丝杆固定螺丝(B-19),升降装置固定板左(B-20),升降电机(B-21),张紧轮固定轴(B-22),同步带张紧轮(B-23),同步带(B-24),同步带张紧轮固定座(B-25)等部件组成,所述升降电机(B-21)的输出轴与缓冲装置相连接,缓冲装置固定在直线导轨(B-3)上,升降电机(B-21)上连接有同步轮(C-3),且所述同步轮(C-3)通过同步带(C-8)与另一侧的升降装置(B)的同步轮(C-3)相连,所述升降装置(B)的下方设置有抽送钢丝装置(C),用于驱动抽送钢丝(C-7)穿入和抽出穿线板(A),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钢丝装置(C)包括所述抽送钢丝(C-7)、钢丝导引弹簧(C-6),钢丝导轨(C-10),抽送丝电机(C-4)以及固定抽送丝电机(C-4)的抽送丝电机座(C-2)、皮带固定轴(C-12)以及支撑皮带固定轴(C-12)的固定座(C-14),所述皮带固定轴(C-12)上安装有皮带固定轮(C-13),所述抽送钢丝(C-7)的末端侧设置有大钢丝导管(C-1),所述抽送丝电机(C-4)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同步轮(C-3),所述同步轮(C-3)和皮带固定轮(C-1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同步轮(C-3)和皮带固定轮(C-13)上绕接有同步带(C-8),且所述同步带(C-8)上端固定套接有皮带夹块(C-9),所述同步轮(C-3)和皮带固定轮(C-13)正反转动带动同步带(C-8)往复推拉传动,所述抽送钢丝(C-7)的下方设置有钢丝导轨(C-10),且所述钢丝导轨(C-10)的左右两端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