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剧增,世界各国都将控制耕地的利用,棉花、麻、养蚕的桑树的种植都将受到限制,传统棉纺织原料受到多重制约。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国内再生棉纱使用的边角料等原料量共计能达到300万吨左右。按50%的是棉型再生纱来估算,按每亩棉花产量200公斤计算,相当于约700余万亩棉田的产量。再生纱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又解决了边角料处理难题,为环境治理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原料经过开松后,纤维长度缩短、强力下降、耐光性差、容易霉变,这就限制了再生棉纱的利用。棉纤维含有许多天然共生物,如棉蜡、果胶、含氮物质、灰分以及纺纱过程中的油剂或油污等,这些杂质如不去除会影响浆液在纱线中的渗透和润湿性能,造成上浆不匀。传统的棉纱处理工艺有碱氧一步一浴法和生化法。前者是在高温强碱的状态下对纱线进行处理,能耗大而且会增加纤维的溶胀,影响纱线性能。后者以酶作为前处理剂,虽然降低了前处理温度和生产能耗,但是由于酶自身的使用范围和专一性,也让这种前处理工艺的应用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50‑70份、棉纱边角料10‑20份、茶纤维20‑30份、竹纤维20‑30份、木棉纤维15‑25份、黄麻纤维5‑9份、海藻炭纤维5‑9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芦荟液2‑8份、茶子提取物2‑8份、纳米碳酸钙1‑3份、纳米二氧化硅2‑4份、纳米竹碳粉10‑16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液体石蜡10‑16份、透明质酸1‑2份、醋酸乙烯酯2‑6份、聚乙二醇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再生棉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废旧棉织品50-70份、棉纱边角料10-20份、茶纤维20-30份、竹纤维20-30份、木棉纤维15-25份、黄麻纤维5-9份、海藻炭纤维5-9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芦荟液2-8份、茶子提取物2-8份、纳米碳酸钙1-3份、纳米二氧化硅2-4份、纳米竹碳粉10-16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液体石蜡10-16份、透明质酸1-2份、醋酸乙烯酯2-6份、聚乙二醇20-30份。2.一种多功能再生棉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1)将废旧棉织品、棉纱边角料使用机器打碎至长度为2-3毫米的碎纤维;(2)将碎纤维在碱液中搅拌处理40-60min,过滤;(3)将碎纤维用水洗涤1-2次,过滤;(4)将改性液加入到洗净后的碎纤维并搅拌;(5)将改性后的将碎纤维中按配比加入茶纤维、竹纤维、木棉纤维、黄麻纤维、海藻炭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混合均匀后再将入配比重量份的芦荟液、茶子提取物,搅拌均匀后,经过烘干、梳棉、精梳等工艺得到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翔,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锦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