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及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31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槽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及数控车床,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槽刀主体包括两个延伸部、固定部以及固定孔;每个延伸部均具有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依次连接在固定部与延伸部的第二端面之间以围合形成延伸部;排屑面与延伸部的第二端面相交形成一切削刃,排屑面于切削刃处形成有一排屑槽;槽刀主体还包括安装部、贴合面和至少一个条状的卡固面,至少一个卡固面均沿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设置排屑槽、卡固面及固定孔,使得槽刀主体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定性佳,排屑能力强,减缓了刀具磨损,失损率低。

Arc end deep groove cutter and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及数控车床
本技术涉及槽加工
,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及包括该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目前,数控车床采用的用于加工深槽的刀具,一般采用手动磨刃,刀具角度不易掌控,且频繁的拆卸不易调整刀具的加工坐标,操作繁杂;另外,槽刀在切削过程中往往因排屑能力差及刀具固定不稳定,致使刀具磨损快,易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及数控车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加工深槽的刀具由于固定不稳定、排屑能力差,导致刀具磨损快、失损率高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所述槽刀主体包括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连接在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固定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所述第一避空面与所述第三避空面相对,所述第二避空面为一曲面,所述第一避空面、所述第二避空面、所述第三避空面以及所述排屑面依次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之间以围合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排屑面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相交形成一切削刃,所述排屑面于所述切削刃处形成有一排屑槽;所述固定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第三避空面均共面,所述槽刀主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所述安装部具有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卡固面,至少一个所述卡固面均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及所述安装部的贴合面。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卡固面彼此平行且均朝背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凸出设置,每一所述卡固面的以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均为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避空面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第二端并背离所述第三避空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避空面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避空面于所述切削刃处相交;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三避空面的一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延伸至所述排屑面、所述第二避空面以及所述第二端面。进一步地,所述避空缺口由第一面及第二面连接围合而成,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连接在所述排屑面和所述第二避空面之间,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排屑面垂直,所述第二面由所述第一面沿平行于所述槽刀主体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由所述第三避空面向所述第一避空面并向所述第二端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面由所述排屑面向所述第二避空面并向所述第一避空面倾斜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槽刀主体于所述固定部的中部具有一旋转中心线,所述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垂直;所述槽刀主体的以所述旋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任一截面的形状均为以所述旋转中心线在该截面上的投影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具有由所述切削刃向内倾斜的一前刀面及连接在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面之间并向内弯曲的一弧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排屑面之间形成有一前角;所述第二端面与一基面之间形成有一后角,所述基面与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前角及所述后角均介于5度~10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孔均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周向内壁上均形成有内螺纹。本技术提供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槽刀主体包括两个延伸部、固定部、固定孔以及安装部,其中,安装部具有背离固定部的一贴合面,贴合面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卡固面,至少一个卡固面均沿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卡固面及固定孔以代替传统的平面贴合固定方式,使得槽刀主体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定性佳,防止深槽槽刀在进行槽加工时槽刀主体受力后发生抖动或震颤,避免了加工后槽体产生振纹或破损,降低了槽体的不良率,同时提高了刀具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每个延伸部均具有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通过在排屑面于切削刃处形成一排屑槽,提高了深槽槽刀在槽体加工过程的排屑能力,有效避免了毛刺的产生,加工质量高,减缓了刀具的磨损,降低了刀具缠渣的几率及刀具失损率。本技术提供的数控车床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包括上述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该数控车床可通过预设程序控制该深槽槽刀加工各种深槽结构,加工质量高,且刀具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槽刀主体100: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10:旋转中心线2:延伸部2a:第一端2b:第二端21:第一避空面22:第二避空面23:第三避空面24:排屑面25:第二端面20:切削刃240:排屑槽200:避空缺口26:第一面27:第二面28:前刀面29:弧面A1:前角A2:后角3:固定部31:第一表面32:第二表面4:固定孔41:内螺纹5:安装部51:贴合面52:卡固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端面深槽槽刀,主要用于加工端面环形槽;深槽槽刀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1,槽刀主体1可由钨钢刃磨、微粒子涂层而成,槽刀主体1包括沿槽刀主体1的延伸方向100延伸的两个延伸部2、连接在两个延伸部2之间的固定部3以及形成在固定部3上的固定孔4;需要说明的是,弧形端面深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所述槽刀主体包括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连接在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固定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所述第一避空面与所述第三避空面相对,所述第二避空面为一曲面,所述第一避空面、所述第二避空面、所述第三避空面以及所述排屑面依次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之间以围合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排屑面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相交形成一切削刃,所述排屑面于所述切削刃处形成有一排屑槽;所述固定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第三避空面均共面,所述槽刀主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所述安装部具有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卡固面,至少一个所述卡固面均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及所述安装部的贴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的槽刀主体,所述槽刀主体包括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连接在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固定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固定孔;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第一避空面、第二避空面、第三避空面以及排屑面,所述第一避空面与所述第三避空面相对,所述第二避空面为一曲面,所述第一避空面、所述第二避空面、所述第三避空面以及所述排屑面依次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之间以围合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排屑面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面相交形成一切削刃,所述排屑面于所述切削刃处形成有一排屑槽;所述固定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第三避空面均共面,所述槽刀主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二表面,所述安装部具有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包括至少一个条状的卡固面,至少一个所述卡固面均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及所述安装部的贴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卡固面彼此平行且均朝背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凸出设置,每一所述卡固面的以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均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端面深槽槽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空面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第二端并背离所述第三避空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避空面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槽刀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避空面于所述切削刃处相交;每个所述延伸部均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三避空面的一避空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辉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