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826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包括支撑垫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垫,所述支撑垫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支撑垫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垫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垫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垫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用于解决病人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后,减轻手指或手臂上出现的水肿情况。

A kind of hand bracket after transradial artery punctur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
技术介绍
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是介入治疗的一种方式,通过在介入成像系统DSA的引导下,将治疗药物,器械通过动脉系统直接作用病灶部位。对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能起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最常见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也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等。经桡动脉穿刺手术具有安全、微创、副作用小等优势。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经桡动脉穿刺手术主要针对人体手臂进行实施,当进行经桡动脉穿刺手术后,需要在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通常会在患者手臂的穿刺点处加压包扎或装上压迫器,加压包扎或压迫器的压力挤压手臂,容易导致患者的手臂、手掌和手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水肿会造成手臂、手掌和手指出现麻木、疼痛,甚至出现水疱和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用于解决病人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后,减轻手指或手臂上出现的水肿情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包括支撑垫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垫,所述支撑垫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支撑垫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垫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垫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垫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做完桡动脉穿刺手术后的患者的手臂放置在支撑垫上,支撑垫抬高了患者手臂的高度,使得患者手部的水肿情况减少,并且本手托通过设置的固定垫,能够舒适的固定住患者的手臂,避免手臂滑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固定组件和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固定组件的顶端固定设有对应的转轴座,所述转轴转动置于所述转轴座内,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的连接孔,多根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一一对应插设在所述连接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患者手部水肿的情况通过支撑杆将手托的支撑垫抬高,减轻患者手部的水肿。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横板、支撑竖板和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支撑竖板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板的上表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固定组件将装置卡在病床的床沿上。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固定螺栓,多个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端均竖直向上转动穿过所述底板并固定连接一吸盘。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螺栓对固定组件进行辅助固定,使得固定得更牢固。进一步,所述支撑垫和所述固定垫内均依次由内至外填充有海绵和吸水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吸水层能够有效将患者手臂上分泌的汗液吸附,避免汗液浸渍手臂而造成皮肤过敏感染。进一步,所述吸水层与所述海绵之间还设有冷却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层对患者手臂形成冰敷效果,使得手臂的内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水肿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垫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垫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垫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垫,2、支撑垫,3、底座,4、支撑杆,5、转轴,6、转轴座,7、支撑横板,8、支撑竖板,9、底板,10、固定螺栓,11、吸盘,14、吸水层,15、冷却层,16、海绵,17、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包括支撑垫2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垫1,支撑垫2为直角三角形,支撑垫2的直角边为140-400mm,支撑垫2的宽度为100-200mm,支撑垫2和固定垫1内均依次由内至外填充有海绵16和吸水层14,海绵16为最内层,吸水层14为最外层,吸水层14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层14主要用于对患者手臂上分泌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患者手臂长期放置在支撑垫2,由于汗液的浸渍出现局部过敏感染,支撑垫2和固定垫1的外表面材质为透气性材质,海绵16为市面上常用的填充海绵16,主要用于增加支撑垫2和固定垫1的舒适性,吸水层14与海绵16之间还设有冷却层15,冷却层15为高分子凝胶,与退烧贴内的材质相同,对患者手臂进行局部的降温,有利于毛细血管收缩,减缓手部的水肿;支撑垫2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座3,底座3为木质材质制成,表面包裹一层透气性材质,比如纱布,支撑垫2的直角边底端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垫1分别位于支撑垫2的两侧,固定垫1同样为直角三角形,固定垫1的直角边为200-400mm,固定垫1的宽度为50-60mm,两个固定垫1的靠近支撑垫2的侧壁与支撑垫2的侧壁固定连接,缝制在一起,固定垫1的底端与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当患者手臂放置在支撑垫2上时,固定垫1能够将患者手臂固定,避免滑落;本技术还包括固定组件和四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4,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横板7、支撑竖板8和水平设置的底板9,支撑横板7、支撑竖板8和底板9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支撑横板7的尺寸与底座3的尺寸相同,支撑竖板8的顶端与支撑横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竖板8的底端与底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横板7、支撑竖板8和底板9组成半“工”子形状,能够卡在病床的床沿上,固定住本装置,支撑杆4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四根支撑杆4的底端均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轴5,支撑横板7上设有四个与转轴5对应的转轴座6,转轴座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横板7的上表面,转轴5转动置于转轴座6内,支撑杆4能够绕转轴5的轴线进行转动,底座3的底端设有与支撑杆4一一对应的四个连接孔17,当需要增加支撑垫2的高度时,将固定组件卡在病床的床沿上,转动支撑杆4,使得支撑杆4转动到竖直状态,将支撑杆4的顶端一一对应插入底座3的连接孔17内,使得支撑垫2的高度增加;底板9上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螺栓10,两个固定螺栓10的螺纹端均竖直向上转动穿过底板9并固定连接一吸盘11,当固定组件卡在病床的床沿上时,拧紧固定螺栓10,使得吸盘11向上移动与病床的床沿的底端抵接,通过固定螺栓10将固定组件固定更加牢固,当需要取下时,拧松固定螺栓10,使得吸盘11远离病床的床沿后,将固定组件取下;使用时,当患者做完桡动脉穿刺手术后,用压迫器将患者手臂固定,此时患者手部的水肿情况较轻,只需将底座3直接放置在病床上,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支撑垫2上,移动固定垫1的位置,使得固定垫1靠近支撑垫2的侧壁与患者的手臂抵接,将患者的手臂固定住,避免患者手臂从支撑垫2上掉落,支撑垫2和固定垫1内的冷却层15对患者手臂形成冰敷效果,使得患者手臂内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手部水肿的发生,支撑垫2和固定垫1内的吸水层14能够有效吸附患者手臂上分泌的汗液,避免汗液对患者手臂上的皮肤造成局部过敏感染;当患者手部水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垫(2)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垫(1),所述支撑垫(2)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座(3),所述支撑垫(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1)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垫(2)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垫(1)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垫(2)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1)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垫(2)和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垫(1),所述支撑垫(2)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底座(3),所述支撑垫(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1)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垫(2)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垫(1)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垫(2)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垫(1)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手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和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4),多根所述支撑杆(4)的底端均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轴(5),所述固定组件的顶端固定设有对应的转轴座(6),所述转轴(5)转动置于所述转轴座(6)内,所述底座(3)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杆(4)一一对应的连接孔(17),多根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一一对应插设在所述连接孔(1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毅沈怡李勇何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