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电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76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32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极电凝装置,该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操作部、收纳部和持握部。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前端呈杆状,占据空间小,不影响其他手术器械进出,克服了现有的镊子状双极电凝前端双侧支腿占据空间大的缺点;同时,该双极电凝装置尾部结构简单,不阻挡手术者的视线。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电凝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镜手术的双极电凝装置。
技术介绍
双极电凝镊是利用镊尖之间传导电流,电凝时电流从一镊尖到另外一镊尖,在两镊尖的组织受到电流的热效应作用,使蛋白凝固血管闭合,组织加热到凝固和沸点的同时,可以自动断电。同时镊尖外组织少受或者不受影响,而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双极电凝还具有分离夹持等作用。双极电凝在重要部位如皮层功能区、重要血管附近及脑干、脊髓、神经根等处的手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双极电凝,有的双侧支腿在尖端汇聚,中间部分占据很大空间,影响其他手术器械的进出;有的手柄呈杆状、不是枪状、尾部巨大繁琐,阻挡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电凝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占据空间较小,不影响手术视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极电凝装置,该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操作部、收纳部和持握部;所述持握部包括后端互相铰接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以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具有相互远离的打开状态和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所述收纳部包括前后延伸的收纳管,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收纳管中,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分别伸出所述收纳管以形成所述操作部;该双极电凝装置还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件和限位装置,所述牵引件沿前后方向穿过所述收纳管且所述牵引件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支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前端形成为分叉端,所述分叉端的第一分叉部和第二分叉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连接,所述限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腿的内侧设且可拉动所述牵引件,所述第二支腿设有可容纳所述限位装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合拢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在垂直于牵引件延伸的方向上拉动所述牵引件,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互相接触导通;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牵引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相互远离。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形成有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牵引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收纳管内,且所述输液管的前端开口靠近所述操作部。可选地,所述输液管为2个,2个所述输液管在所述收纳管内均匀分布。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分别设于所述收纳管内,且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和第二绝缘套管的前端与所述收纳管的前端平齐。可选地,所述收纳管为塑料管。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形状配合,且所述第一分叉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分叉部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的内侧。可选地,所述操作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收纳部,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顶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持握部末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装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的末端形成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支腿的末端形成有与所述固定孔匹配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活动卡接于所述固定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前端呈杆状,占据空间小,不影响其他手术器械进出,同时,该双极电凝装置尾部结构简单,不阻挡手术者的视线。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部的剖面示意图(即图2中AA’面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腿11限位装置12第二通孔13固定孔2第二支腿21第一通孔23固定端3收纳管4第一电极41第一电极的前端42第一绝缘套管5第二电极51第二电极的前端52第二绝缘套管6牵引件61第一分叉部62第二分叉部7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可参考附图1的图面方向。“前、后”是相对手术部位而言的,使用时,靠近手术部位的一侧为前,远离手术部位的一侧为后。“内、外”是针对装置本身的轮廓而言的。如图1所示,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极电凝装置,该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操作部、收纳部和持握部;持握部包括后端互相铰接的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以使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具有相互远离的打开状态和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收纳部包括前后延伸的收纳管3,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连接,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设置于收纳管3中,且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分别伸出收纳管3以形成操作部;该双极电凝装置还包括牵引部,牵引部包括牵引件6和限位装置11,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穿过收纳管3且牵引件6的后端与第一支腿1的后端固定连接,牵引件6的前端形成为分叉端,分叉端的第一分叉部61和第二分叉部62分别与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连接,限位装置11设于第一支腿1的内侧设且可拉动牵引件6,第二支腿2设有可容纳限位装置11的第一通孔21;合拢状态下,限位装置11穿过通孔,以在垂直于牵引件6延伸的方向上拉动牵引件6,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互相接触导通;打开状态下,限位装置11远离第一通孔21,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相互远离。本公开的双极电凝装置前端呈杆状,占据空间小,不影响其他手术器械进出,克服了现有的镊子状双极电凝前端双侧支腿占据空间大的缺点;同时,该双极电凝装置尾部结构简单,不阻挡手术者的视线。根据本公开,牵引件6的作用为通过两个前端分叉部牵引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并使二者靠近接触并导通,从而完成电凝操作。牵引件6可以为钢丝、具有较小弹性较高韧性的聚合物材质或者玻璃纤维制成的丝状物。牵引主要通过限位装置11完成,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靠近时,限位装置11可以径向拉动牵引件6,使其在前后方向的长度缩短,从而使前端分叉的两部分向后运动并靠拢,以使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第二电极的前端51接触导通。为了便于限位装置11拉动牵引件6,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11可以形成有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12,牵引件6可以穿过第二通孔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11上可以设有限位槽,牵引件6可以置于限位槽内以随限位装置径向移动。为了防止电凝组织粘连,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输液管7,输液管7可以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收纳管3内,且输液管7的前端开口优选靠近操作部,以便于生理盐水通过输液管7滴至目标部位。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操作,输液管7可以为2个,如图3所示,2个输液管7可以在收纳管3内均匀分布,例如位于牵引件6的两侧。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操作部、收纳部和持握部;所述持握部包括后端互相铰接的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以使所述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具有相互远离的打开状态和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所述收纳部包括前后延伸的收纳管(3),所述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设置于所述收纳管(3)中,且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分别伸出所述收纳管(3)以形成所述操作部;该双极电凝装置还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件(6)和限位装置(11),所述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穿过所述收纳管(3)且所述牵引件(6)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支腿(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6)的前端形成为分叉端,所述分叉端的第一分叉部(61)和第二分叉部(6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连接,所述限位装置(11)设于所述第一支腿(1)的内侧设且可拉动所述牵引件(6),所述第二支腿(2)设有可容纳所述限位装置(11)的第一通孔(21);所述合拢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11)穿过所述通孔,以在垂直于牵引件(6)延伸的方向上拉动所述牵引件(6),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互相接触导通;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11)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相互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操作部、收纳部和持握部;所述持握部包括后端互相铰接的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以使所述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具有相互远离的打开状态和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所述收纳部包括前后延伸的收纳管(3),所述第一支腿(1)和第二支腿(2)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设置于所述收纳管(3)中,且所述第一电极(4)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分别伸出所述收纳管(3)以形成所述操作部;该双极电凝装置还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件(6)和限位装置(11),所述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穿过所述收纳管(3)且所述牵引件(6)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支腿(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6)的前端形成为分叉端,所述分叉端的第一分叉部(61)和第二分叉部(6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连接,所述限位装置(11)设于所述第一支腿(1)的内侧设且可拉动所述牵引件(6),所述第二支腿(2)设有可容纳所述限位装置(11)的第一通孔(21);所述合拢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11)穿过所述通孔,以在垂直于牵引件(6)延伸的方向上拉动所述牵引件(6),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互相接触导通;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11)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牵引件(6)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41)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51)相互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电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1)形成有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12),所述牵引件(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