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74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包括管体和控制器,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出口,管体内设有通过隔板分隔的冲洗腔道和吸收腔道,进气口与冲洗腔道连通并连接在正压气源上,排出口与吸收腔道连通并连接在负压气源上,进气口和排出口上分别设有气阀,气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流的柔和冲击冲洗清扫坏死组织,减少器械对人体的硬接触伤害,另一方面进气、排气速率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人体内压稳定,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提高清创手术安全性,同时还可提高清创手术效率。

A new type of scavenger for human necrotic tiss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
技术介绍
一些脏器炎症、脓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病,如胰腺炎、肾脓肿等,此类疾病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而内镜手术治疗法正逐渐成为此类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如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胰周感染治疗目前就多采用经皮肾镜经腹膜手术的方法。手术过程中生成的被剥离坏死组织和脓液需要及时清除外排,现有的坏死组织清除器械和清除方式存在局限性和风险,易造成如出血和医源性脏器损伤等不良后果,其根本原因还是器械在操作中难以精准、灵活地把握。另外,现有技术中坏死组织的清除效率较低,如果在经皮肾镜和或腹腔镜配合下用夹钳清创,由于夹钳每次取量较小,因此需要夹钳多次进出人体,操作费时;如果采用负压引流,也需要间歇操作,以免人体无法适应体内压力的持续下降。为此,有必要针对脏器炎症、脓肿治疗手术设计更安全、高效的坏死组织清除器械。公开号为CN205041867U的技术专利于2016年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微创治疗使用的可视化坏死灶微创清除系统,包括胰腺炎专用微创清创器械组件和弯臂支架组件,其中所述胰腺炎专用微创清创器械组件包括渐进性扩张器、扩张套管、套管内腔、宫腔镜组件以及发光吸引管。本系统通过灭菌加温水为媒介,采用水挖掘式方式对病人的坏死组织进行清洗和引流,高效、省力省时,即减轻了病人痛苦,也节省了医生的时间和精力;采用专用胰腺炎微创通道,使冲水、摄像、照明为一体,让医师能做到可视化操作,避免了盲冲情况下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用弯臂式固定模式,避免了在操作稳定时医师还要用手来持镜的弊端,节省了医师的体力;采用温控控制技术保证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恒温冲洗。但该技术仅具备对坏死组织的冲洗、剥离功能而不能将被剥离坏死组织和脓液排出体外。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械安全性及工作效率较低,影响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效率,为克服这些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安全,坏死组织清除效率更高的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包括管体和控制器,管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出口,管体内设有通过隔板分隔的冲洗腔道和吸收腔道,进气口与冲洗腔道连通并连接在正压气源上,排出口与吸收腔道连通并连接在负压气源上,进气口和排出口上分别设有气阀,气阀与控制器电连接。进气口引入压力气体,可对人体坏死组织进行相对柔和的冲击,利用气流的冲击力和方向的灵活性和风动效果,在人体内相对封闭环境内多方位无死角地清扫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从健康组织上剥离,而排出口引入负压,使得有限的人体内环境中形成方向确定的气流循环,流通的气体裹挟脱落下来的坏死组织及脓血持续流动,从排出口排出体外。在控制器的调控下,进气、排气速率可保持动态平衡,使得接受手术的病患可以耐受病灶部位所在处的人体内压波动,避免人体内压发生长时间、大幅度变化而破坏人体内环境进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本技术利用气流的柔和冲击冲洗清扫坏死组织,利用气流压差持续排出坏死组织,既减少器械对人体的硬接触伤害,又可以冲洗、吸收同步进行,提高了清创手术安全性,也提高了清创手术效率。作为优选,本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还包括一内压体外监控器,内压体外监控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内压体外监控器可从体外监控人体内压,为控制器的进、出气调节提供触发信号。作为优选,吸收腔道的截面积是冲洗腔道截面积的两至三倍。吸收腔道不仅是回流气体的通道,还是脱落坏死组织及脓血的排出通道,排出物体积、数量大于进气,因此吸收腔道截面积大于冲洗腔道截面积,便于气、液、固态的混合物的顺利排出,也便于维持进气、排气平衡,保持人体内压稳定。作为另选,吸收腔道内近端口处固定有径向支撑杆,径向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切割器,切割器包括转轴和扭曲扇叶,扭曲扇叶均布在转轴上,切割器前方的隔板上设有连通冲洗腔道和吸收腔道的连通孔。冲洗腔道中的进气气流从连通孔中分流一部分冲击切割器的扭曲扇叶的正面,同时吸收腔道中的排气气流也作用在扭曲扇叶的正面,从而驱动切割器的转轴定向转动,扭曲扇叶也随之转动,转动时,扭曲扇叶对被吸入吸收腔道的脱落坏死组织进行切割,进一步打碎、分散坏死组织,使得坏死组织的大小更适应吸收腔道,进一步降低堵塞吸收腔道的可能性,确保吸收腔道顺畅地吸引手术排出物。作为优选,吸收腔道端口设有大组织阻拦网。大组织阻拦网可将过大的脱落坏死组织阻挡在外,确保吸收腔道畅通。作为优选,冲洗腔道内设有气选单向瓣膜和气碟。气选单向瓣膜使得冲洗腔道单相导通,防体内物质返流。设置气碟后,导入气体时可产生高频振动,破坏固态物质的堆积、粘附,进一步防体内物质返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清创手术安全性。本技术利用气流的柔和冲击冲洗清扫坏死组织,减少器械对人体的硬接触伤害,另一方面进气、排气速率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人体内压稳定,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提高清创手术效率。本技术在进气口引入压力气体,排出口引入负压,使得有限的人体内环境中形成方向确定的气流循环,流通的气体在人体内相对封闭环境内多方位无死角地清扫坏死组织,并裹挟脱落下来的坏死组织及脓血持续流动,从排出口排出体外,这样冲洗、吸收同步进行,大大提高清创手术效率。提高设备的功能集成度。本技术集坏死组织的冲洗、手术产物的排出功能于一体,冲洗、吸收同步进行,设备的功能集成度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管体端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管体端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带有切割器的管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控制器,3-进气口,4-排出口,5-冲洗腔道,6-吸收腔道,7-内压体外监控器,8-径向支撑杆,9-切割器,10-隔板,11-连通孔,12-大组织阻拦网,13-光纤,14-二氧化碳气腹机,15-抽气泵,16-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用于胰腺炎的清创。本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包括一管体1、一控制器2和一内压体外监控器7,管体1上设有进气口3和排出口4,管体1内设有通过隔板10分隔的冲洗腔道5和吸收腔道6,进气口3与冲洗腔道5连通并通过气管连接在正压气源上,正压气源为二氧化碳气腹机14,排出口4与吸收腔道6连通并通过气管连接在负压气源上,负压气源为抽气泵15,进气口3和排出口4上分别设有气阀16,气阀16为气体通断阀,气阀与控制器2电连接。管体1包括体内管和体外管,体内管和体外管连为一体,进气口3和排出口4设于体外管上。体外管上设有光纤接头,光纤接头接入光纤13,光纤13直通至冲洗腔道5端口,为手术提供照明。内压体外监控器7与控制器2电连接。吸收腔道6的截面积是冲洗腔道5截面积的两倍。管体1周面上设有通至吸收腔道6的吸入孔12。排出口4与负压气源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旋风分离器11。冲洗腔道5内设有气选单向瓣膜和气碟。本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在内镜配合下使用,内压体外监控器7放置在手术部位外的体表,管体1的体内管通过微创口进入人体病灶部位,进气口3接在二氧化碳气腹机14上,引入压力气体,可对人体坏死组织进行相对柔和的冲击,利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其特征是包括管体(1)和控制器(2),管体(1)上设有进气口(3)和排出口(4),管体(1)内设有通过隔板(10)分隔的冲洗腔道(5)和吸收腔道(6),进气口(3)与冲洗腔道(5)连通并连接在正压气源上,排出口(4)与吸收腔道(6)连通并连接在负压气源上,进气口(3)和排出口(4)上分别设有气阀,气阀与控制器(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其特征是包括管体(1)和控制器(2),管体(1)上设有进气口(3)和排出口(4),管体(1)内设有通过隔板(10)分隔的冲洗腔道(5)和吸收腔道(6),进气口(3)与冲洗腔道(5)连通并连接在正压气源上,排出口(4)与吸收腔道(6)连通并连接在负压气源上,进气口(3)和排出口(4)上分别设有气阀,气阀与控制器(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内压体外监控器(7),内压体外监控器(7)与控制器(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人体坏死组织清除器,其特征是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忠黄佳清贾辰洁蔡阳陆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