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蒸笼及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65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蒸笼及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该蒸笼包括蒸隔和盖体,该蒸隔包括蒸隔侧壁及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第一蒸汽孔,隔板具有下凹预设深度的承放区,且位于承放区一侧的蒸隔侧壁上设有导槽;该蒸笼还包括层架,该层架包括设有若干第二蒸汽孔且可从导槽放入承放区的层架本体、从层架本体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以及固定在层架本体一末端且可将导槽密封的密封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蒸隔、层架以及蒸盘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可以实现蒸笼不同的应用以满足实际的烹饪需要,结构简单且操作使用方便。

Multifunctional Steam Cage and Steam Cooking Device with Steam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蒸笼及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蒸笼及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蒸煮加热类烹饪装置使用的蒸笼隔离食物与水,利用蒸汽对蒸笼中的食物进行烹饪。蒸笼外形一般都为桶形结构,采用塑料及五金材料,产品外形一般都为桶形结构。现有蒸笼结构简单,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具有以下不足:①蒸笼放置在烹饪装置内,蒸煮过程中若用户需要往蒸笼取放食物则必须打开烹饪装置的上盖才能让蒸笼外露,操作使用不方便;②单个蒸笼往往只能实现一个食物放置的空间功能,对于其他放置或者功能要求的,则要更换蒸笼来实现,存在功能单一及适应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蒸笼及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蒸笼使用方便且提供多种组合应用可满足不同的烹饪需要。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蒸笼,该蒸笼包括蒸隔1和可盖合设置在蒸隔1上的盖体2,该蒸隔1包括蒸隔侧壁11及设置在蒸隔侧壁11所围成空间内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蒸汽孔121,隔板12具有下凹预设深度的承放区122,且位于承放区122一侧的蒸隔侧壁11上设有导槽13;该蒸笼还包括层架3,该层架3包括设有若干第二蒸汽孔311且可从导槽13放入承放区122的层架本体31、从层架本体3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32以及固定在层架本体31一末端且可将导槽13密封的密封侧板33。其中,该蒸笼还包括可放置在支撑部32上的蒸盘4。其中,在支撑部32与蒸盘4之间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蒸盘4固定在两个支撑部32上的固定结构。在,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在支撑部32上的卡扣35、设置在蒸盘4的外侧边的扣孔,且当蒸盘4放在两个支撑部32上卡扣35扣入扣孔之中。其中,支撑部32的高度设置成与承放区122从隔板12下凹的预设深度相同。其中,层架本体31在180°翻转后从导槽13插入承放区122,层架本体31与隔板12上不是承放区122的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其中,当层架本体31位于承放区122时使层架本体31上的第二蒸汽孔311与隔板12上的第一蒸汽孔121对齐设置。其中,蒸隔1的外侧设有一组提手14。其中,层架3包括与密封侧板33的外侧面相连的手柄部34。本技术公开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设于蒸汽发生装置上如上所述多功能蒸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将蒸隔、层架以及蒸盘进行不同的组合,层架通过手柄部直接从导槽放入蒸隔的盛放区,也可以将层架翻转180°后从导槽放入蒸隔的盛放区以作为传统的蒸笼使用,因此,本技术通过蒸隔、层架以及蒸盘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实现蒸笼不同的应用以满足实际的烹饪需要,结构简单且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蒸笼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蒸笼在第1使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蒸笼在第1使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蒸笼在第2使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蒸笼在第2使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蒸笼在第3使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蒸笼在第3使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蒸笼,该蒸笼包括:蒸隔1,该蒸隔1包括蒸隔侧壁11及设置在蒸隔侧壁11所围成空间内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蒸汽孔121,且隔板12具有向下凹设置形成承放区122,并在承放区122一侧的蒸隔侧壁11上设有导槽13;可从导槽13放入承放区122的层架3,该层架3包括水平设置且可从导槽13放入承放区122的层架本体31、从层架本体3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32以及固定在层架本体31一末端且可将导槽13密封的密封侧板33,层架本体31上设有若干第二蒸汽孔311;可放置在层架3的两个支撑部32上的蒸盘4;可盖合设置在蒸隔1上且与蒸隔侧壁11上端缘的密封相连的盖体2。为了方便使用,蒸隔1的外侧设有一组提手14,用户通过双手握住提手14就可以将蒸隔1进行端放操作。再者,在层架3上也设有与密封侧板33相连的手柄部34,便于用户通过手持手柄部34将层架3放入承放区122或从承放区122取出,因此,密封侧板33及手柄部34都是位于导槽13的外侧面而不会进入承放区122内。并且,设置支撑部32的高度与承放区122从隔板12下凹的预设深度相同,因此,将层架3放入承放区122时,支撑部32的高度与隔板12未下凹区域的高度基本一致。再者,在支撑部32与蒸盘4之间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蒸盘4固定在两个支撑部32上,比如,在支撑部32上设有卡扣35,而蒸盘4的外侧边设有可将卡扣35相扣合的内凹型扣孔,当蒸盘4放在两个支撑部32上时通过卡扣35扣入扣孔之中从而将蒸盘4固定。再者,当层架3放入承放区122时,隔板12上的第一蒸汽孔121与层架本体31上的第二蒸汽孔311基本对齐设置,从而便于蒸汽从第一蒸汽孔121通过第二蒸汽孔311后对蒸笼内的视频进行烹饪加热。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蒸笼具有多种组合使用方式以满足不同的烹饪需要。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应用实例,将层架3的层架本体31从导槽13插入承放区122内直到密封侧板33从导槽13的外侧面将导槽13密封,再将蒸盘4固定放置在层架3的两个支撑部32上,将盖体2盖合在蒸隔1上即可。烹饪时将食物放置在蒸盘4内,下蒸汽通过隔板12上的第一蒸汽孔121及层架本体31上的第二蒸汽孔311对蒸盘4内的食物进行蒸汽烹饪。烹饪完毕后,揭开盖体2取出蒸盘4即可,并通过手柄部34取出层架3就可以方便的对层架3进行清洗。结合图4和图5所示应用实例,将层架3的层架本体31从导槽13插入承放区122内直到密封侧板33从导槽13的外侧面将导槽13密封即可,此时,隔板12上的第一蒸汽孔121与层架本体31上的第二蒸汽孔311基本对齐,将食物放置在层架本体31上进行蒸汽烹饪即可。结合图6和图7所示应用实例,将层架本体31做180°翻转后从导槽13插入承放区122内直到密封侧板33从导槽13的外侧面将导槽13密封即可,此时层架本体31与隔板12没有下凹区域基本处于同一个平面,食物可以放在隔壁12及层架本体31上,具有较大的烹饪空间从而可以防止外形较大的食物进行烹饪,实现传统的蒸笼使用方式。由此可见,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蒸笼具有多种组合方式使用实现多种使用用途,在不添加额外配件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各种实际烹饪需要。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蒸笼的蒸汽烹饪装置,该蒸汽烹饪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设于蒸汽发生装置上的多功能蒸笼,利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对蒸笼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蒸笼,该蒸笼包括蒸隔(1)和可盖合设置在蒸隔(1)上的盖体(2),该蒸隔(1)包括蒸隔侧壁(11)及设置在蒸隔侧壁(11)所围成空间内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蒸汽孔(121),其特征在于:隔板(12)具有下凹预设深度的承放区(122),且位于承放区(122)一侧的蒸隔侧壁(11)上设有导槽(13);该蒸笼还包括层架(3),该层架(3)包括设有若干第二蒸汽孔(311)且可从导槽(13)放入承放区(122)的层架本体(31)、从层架本体(3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32)以及固定在层架本体(31)一末端且可将导槽(13)密封的密封侧板(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蒸笼,该蒸笼包括蒸隔(1)和可盖合设置在蒸隔(1)上的盖体(2),该蒸隔(1)包括蒸隔侧壁(11)及设置在蒸隔侧壁(11)所围成空间内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蒸汽孔(121),其特征在于:隔板(12)具有下凹预设深度的承放区(122),且位于承放区(122)一侧的蒸隔侧壁(11)上设有导槽(13);该蒸笼还包括层架(3),该层架(3)包括设有若干第二蒸汽孔(311)且可从导槽(13)放入承放区(122)的层架本体(31)、从层架本体(3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向上延伸出的支撑部(32)以及固定在层架本体(31)一末端且可将导槽(13)密封的密封侧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蒸笼,其特征在于,该蒸笼还包括可放置在支撑部(32)上的蒸盘(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蒸笼,其特征在于,在支撑部(32)与蒸盘(4)之间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蒸盘(4)固定在两个支撑部(32)上的固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蒸笼,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在支撑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张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