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歧鹿角蕨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歧鹿角蕨繁殖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二歧鹿角蕨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二歧鹿角蕨(学名:Platyceriumbifurcatum(Cav.)C.Chr.)为鹿角蕨科鹿角蕨属下的一个种。叶丛生,下垂,顶端分叉呈凹状深裂,形如“鹿角”,故名。株高40~50cm。叶有营养叶(不育叶、裸叶)和孢子叶(育叶、实叶)两种。不育叶圆形而凸出,边缘波状,新叶绿白色,老叶棕色。主要功能除了抓住支承物之外,还可收集从树上掉下来的碎屑,把它分解成养分,并包裹存根周围,保护蕨根和贮蓄水分。育叶丛生,灰绿色。分叉成窄裂片。孢子囊在凹处下开始上延至裂片的顶端。二歧鹿角蕨株形奇异,姿态优美,在厅室的阴暗无光处也可生长。它是观赏蕨中姿态最奇特的一类,属附生性观赏蕨。鹿角蕨可布置于公园、植物园、商店、居室、窗台等地方的装饰,贴生于古老枯木或装饰于吊盆,作悬吊式或镶挂式布置,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目前,二歧鹿角蕨主要通过分株和孢子繁殖,但成活率都不是很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能有效提高其繁殖系数,目前虽有一些对二岐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歧鹿角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灭菌: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二岐鹿角蕨叶被的成熟孢子,用称量纸分装包成小纸包,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ga3溶液浸泡,后用75%酒精和0.1%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2)启动培养:将步骤(1)中灭菌后的孢子接种到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室中培养4~7周后,孢子萌发变绿,所述的启动培养基成分为MS、6‑BA 1.5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 5.8~6.2;(3)增殖培养:将步骤(2)中萌发变绿的孢子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内培养4~6周后,丛生芽生成,待其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歧鹿角蕨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灭菌: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二岐鹿角蕨叶被的成熟孢子,用称量纸分装包成小纸包,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ga3溶液浸泡,后用75%酒精和0.1%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2)启动培养:将步骤(1)中灭菌后的孢子接种到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室中培养4~7周后,孢子萌发变绿,所述的启动培养基成分为MS、6-BA1.5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6.2;(3)增殖培养:将步骤(2)中萌发变绿的孢子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内培养4~6周后,丛生芽生成,待其达到一定株高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6-BA0.5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6.2;(4)生根培养:选取步骤(3)中生长健壮的丛生芽,将其切成单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室中培养,得到生根的二岐鹿角蕨无菌苗,所述的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IBA0.2mg/L、蔗糖20g/L、琼脂5.5g/L,pH5.8~6.2;(5)炼苗移栽: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的二岐鹿角蕨无菌苗,洗掉培养基后,直接移栽进温室大棚苗床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松林,黄良伟,杨小霞,罗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七彩林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