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34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属于音响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音箱本体,所述音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两侧设置有插槽,所述音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嵌于所述插槽内的插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音箱叠放时的稳定性,保证运输过程中音箱的完整性。

An easy-to-overlap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
本技术属于音响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唱歌、听音乐是人们在闲余消遣时间的一个选择,因此无论是在KTV房间,还是在自己家客厅,音箱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在运输音箱的过程中,由于放置空间的限制,一般需要将几个音箱叠放在一起。但是,简单地将一个音箱的底面叠放在另一个音箱的顶面,上下的音箱之间容易相互打滑,上层的音箱可能会侧翻而导致音箱摔坏,因而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优点在于能够提高音箱叠放时的稳定性,保证运输过程中音箱的完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音箱本体,所述音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两侧设置有插槽,所述音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嵌于所述插槽内的插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下叠放音箱本体进行时,上层音箱本体底部的插条可嵌于下层音箱本体顶部的插槽内,使得上下层之间的音箱本体不易发生打滑,从而能够提高音箱叠放时的稳定性,保证运输过程中音箱的完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音箱本体的底部于相邻所述插条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连接基座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扣合板与第二扣合板相互扣合时,通过磁性吸板与第二扣合板的表面吸合,能够有效避免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产生相对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条嵌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定位凸起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槽之间形成抗变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变腔的设计,可使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具有形变的余量,有效避免音箱本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基座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基座上端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呈L形的第一扣合板,所述第一扣合板的折边与所述音箱本体的棱边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音箱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呈倒L形且可与所述第一扣合板相互扣合的第二扣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音箱本体上下叠放时,上层音箱本体上的第一扣合板可与下层音箱本体上的第二扣合板相互扣合,进一步避免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产生相对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扣合板的竖直一侧铰接有与所述第一扣合板表面相贴合的磁性吸板,所述磁性吸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扣合板相吸合的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层音箱本体上的第一扣合板与下层音箱本体上的第二扣合板相互扣合时,通过磁性吸板与第二扣合板的表面吸合,能够提高第一扣合板与第二扣合板相互扣合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吸板与所述第二扣合板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扭簧的作用下,可使磁性吸板与第一扣合板紧密的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吸板背离所述第一扣合板的一侧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能够为磁性吸板提供施力的部位,使工作人员可通过向拉环施力将磁性吸板与第一扣合板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音箱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拉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把的设置,能够为音箱本体提供施力的部位,使得音箱本体的搬运更加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插条与凹槽的配合,可提高音箱叠放时的稳定性,保证运输过程中音箱的完整性;2、通过第一扣合板与第二扣合板的相互扣合,能够有效避免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产生相对位移;3、通过抗变腔的设置,可使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具有形变的余量,有效避免音箱本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上下音箱本体叠放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磁性吸板与第一扣合板分离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音箱本体;2、连接基座;3、插槽;4、插条;5、定位槽;6、定位凸起;7、抗变腔;8、第一扣合板;9、第二扣合板;10、磁性吸板;101、磁片;102、扭簧;103、拉环;11、拉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如图1所示,包括音箱本体1,音箱本体1的截面呈矩形,音箱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基座2,连接基座2的两侧设置有插槽3,音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对应插槽3的插条4。在两个音箱本体1上下叠放时,上层音箱本体1底部的插条4可嵌于下层音箱本体1顶部的插槽3内,使得上下层之间的音箱本体1不易发生打滑,从而有效避免上层的音箱本体1出现侧翻。如图2、3所示,音箱本体1的底部于相邻插条4之间形成定位槽5,连接基座2的上端延伸有与定位槽5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凸起6。在两个音箱本体1上下叠放时,定位凸起6的顶部与定位槽5之间形成抗变腔7,通过抗变腔7可使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1具有形变的余量,有效避免音箱本体1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如图2、3所示,连接基座2上端的四个边角处固定有呈L形的第一扣合板8,第一扣合板8的折边与音箱本体1的棱边处于同一直线上,音箱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呈倒L形的第二扣合板9,且第二扣合板9的竖直一侧与音箱本体1的外壁形成卡接口。因此,当两个音箱本体1上下叠放时,第一扣合板8的一侧可嵌在第二扣合板9与音箱本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卡接口内,进一步避免上下叠放的音箱本体1产生相对滑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得音箱本体1的搬运更加便捷,本实施例中音箱本体1的外壁两侧固定有拉把11。如图3、4所示,第二扣合板9的竖直一侧铰接有与第一扣合板8表面相贴合的磁性吸板10,磁性吸板10内嵌有与第一扣合板8相吸合的磁片101,而通过磁性吸板10与第二扣合板9的表面吸合,能够提高第一扣合板8与第二扣合板9相互扣合时的稳定性。其中,为了使磁性吸板10与第一扣合板8紧密的贴合,本实施例中磁性吸板10与所述第二扣合板9的铰接处安装有扭簧102。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磁性吸板10与第一扣合板8分离,本实施例中磁性吸板10背离第一扣合板8的一侧固定有拉环10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上下音箱本体1进行叠放时,可使上层音箱本体1上的插条4嵌入下层音箱本体1的凹槽内,并使上层音箱本体1上的第一扣合板8与下层音箱本体1上的第二扣合板9相互扣合;然后,转动磁性吸板10,使磁性吸板10吸附在下层音箱本体1的第二扣合板9表面,即完成上下音箱本体1之间的稳定叠放。综上,通过上述结构限制上下音箱本体1产生相对滑动,可有效避免上层的音箱本体1出现侧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音箱本体(1),所述音箱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基座(2),所述连接基座(2)的两侧设置有插槽(3),所述音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嵌于所述插槽(3)内的插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音箱本体(1),所述音箱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基座(2),所述连接基座(2)的两侧设置有插槽(3),所述音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嵌于所述插槽(3)内的插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本体(1)的底部于相邻所述插条(4)之间形成定位槽(5),所述连接基座(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5)形状相适配的定位凸起(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4)嵌于所述插槽(3)内时,所述定位凸起(6)的顶部与所述定位槽(5)之间形成抗变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叠放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2)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基座(2)上端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呈L形的第一扣合板(8),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德之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