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30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该直线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1)、线圈绕组(2)和环形冷却套(3),冷却套(3)套设在动子铁芯(1)外,并位于线圈绕组(2)和动子铁芯(1)之间,以隔开动子铁芯(1)和线圈绕组(2)。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线电机动子,能够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性能,避免电机温升过高。

Linear Motor Motors and Linea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直线伺服电机一般用于高精密运动的工作场合,具有高精度、高加速度、高响应性、高推力等特点,因此直线电机线圈绕组在其工作时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热量,一方面温升过高可能会使线材超过其耐温极限,导致其绝缘层损坏;另一方面,热量会随动子铁芯传至工作平台,进而导致运动工作台产生微小的热变形,从而导致运动精度的降低。如果既能够从电机绕组产生热量的源头处降低热量,又能阻断其向铁芯传递热量,将有效地改善电机内部发热严重的问题,同时将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温度,使得高精密运动件能够在稳定的温度下运动,保持较高的运动精度。在现有技术,为了对电机绕组进行散热,在绕组槽槽底和槽边处布置开口槽,将冷却管压扁制作成蛇形嵌入槽之中间。由于该方案在铁芯槽槽底及槽边设置开口槽,而电机磁路在铁芯中流通,开槽会对磁路产生较大影响,降低电机效率;又由于其冷却槽口只设置于槽底部分,不能够将电机主要发热源——线圈绕组与铁芯隔绝开,线圈热量会传向齿部等其他部分,造成电机温升过高,散热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和直线电机,能够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性能,避免电机温升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线圈绕组和环形冷却套,冷却套套设在动子铁芯外,并位于线圈绕组和动子铁芯之间,以隔开动子铁芯和线圈绕组。优选地,直线电机动子还包括连通件,连通件连通相邻的两个冷却套。优选地,冷却套通过连通件连通形成串联的冷却通道。优选地,连通件为多个,位于第一侧的连通件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冷却套,且各连通件连通的冷却套不相同;位于第二侧的连通件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冷却套,且各连通件连通的冷却套不相同;位于第一侧的连通件所连通的冷却套与位于第二侧的连通件所连通的冷却套通过连通件串联成S形。优选地,连通件为两个,每个连通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通道,每个连通通道所连通的冷却套不同,其中一个连通件连接在冷却套的第一侧,另一个连通件连接在冷却套的第二侧,冷却套通过两个连通件形成串联的S形冷却通道。优选地,冷却套中空,形成环形的冷却液通道。优选地,连通件与冷却套之间插接配合连通。优选地,连通件包括两个转接头,冷却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冷却液通道连通的转接口,转接头插接在转接口内。优选地,连通件与冷却套在插接位置处通过焊接或防水胶水密封。优选地,转接口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转接头的形状与转接口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地,冷却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动子铁芯的齿长。优选地,连通件和冷却套采用硬质铝合金AL7075制成。优选地,连通件贴设在动子铁芯的轭部上。优选地,直线电机动子还包括冷却接头,冷却接头通过连通件与冷却套连通。优选地,冷却接头包括连通的水口接头和转接槽,水口接头用于与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连通件通过转接槽与冷却接头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动子,该直线电机动子为上述的直线电机动子。本技术提供的直线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线圈绕组和环形冷却套,冷却套套设在动子铁芯外,并位于线圈绕组和动子铁芯之间,以隔开动子铁芯和线圈绕组。直线电机动子通过环形的冷却套隔开线圈绕组和动子铁芯,并能够对线圈绕组进行有效冷却,同时对铁芯轭部进行冷却,形成铁芯—绕组—冷却套模块,绕线、装配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性能,避免电机温升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冷却组件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装配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冷却套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图7的B处的剖视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连通件的立体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冷却接头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动子铁芯;2、线圈绕组;3、冷却套;4、连通件;5、冷却液通道;6、转接头;7、转接口;8、冷却接头;9、水口接头;10、转接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直线电机动子包括动子铁芯1、线圈绕组2和环形冷却套3,冷却套3套设在动子铁芯1外,并位于线圈绕组2和动子铁芯1之间,以隔开动子铁芯1和线圈绕组2。直线电机动子通过环形的冷却套3隔开线圈绕组2和动子铁芯1,并能够对线圈绕组2进行有效冷却,同时对铁芯轭部进行冷却,形成铁芯—绕组—冷却套模块,绕线、装配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高电机散热性能,避免电机温升过高。本实施例中的直线电机动子利用环形的冷却套3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绝缘骨架,因此无需占用额外空间,在能够有效代替绝缘骨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直线电机动子的冷却能力,提高了直线电机动子的工作性能。直线电机动子还包括连通件4,连通件4连通相邻的两个冷却套3。冷却套3通过连通件4相连,形成多个连通的冷却套3,使得冷却套3形成整体式的结构,从整体上对线圈绕组2和动子铁芯1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利用连通件4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更加方便进行冷却液的传输,可以在多个冷却套之间形成冷却液的流通路径,对冷却液流经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冷却降温。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单独的冷却套3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因此可以形成分体式的冷却结构,这些分体式的冷却结构能够通过连通件4连通而形成冷却通道。由于冷却套3为单独的个体,因此能够使得冷却结构模块化,从而简化线圈绕组2和冷却结构的装配工艺,降低装配难度。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套3通过连通件4连通形成串联的冷却通道,因此只需要在冷却套3和连通件4所串联的冷却通道的首端和末端接入冷却液管路即可,无需过多的冷却液接头,结构更加简单,连接更加方便。在本实施例中,连通件4为多个,位于第一侧的连通件4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冷却套3,且各连通件4连通的冷却套3不相同;位于第二侧的连通件4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冷却套3,且各连通件4连通的冷却套3不相同;位于第一侧的连通件4所连通的冷却套3与位于第二侧的连通件4所连通的冷却套3通过连通件4串联成S形。例如位于第一侧的第一个连通件4连通第一个和第二个冷却套3,位于第二侧的第一个连通件4连通第二个和第三个冷却套3,位于第一侧的第二个连通件4连通第三个和第四个冷却套3,位于第二侧的第二个连通件4连通第四个和第五个冷却套3,依次类推,从而形成S形的冷却通道,当在冷却套3内通入冷却液时,冷却液沿着S形冷却通道流动,对动子铁芯1和线圈绕组2进行充分的冷却,有效提高电机内部散热能力,保证电机正常工作。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连通件4为两个,每个连通件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通道,每个连通通道所连通的冷却套3不同,其中一个连通件4连接在冷却套3的第一侧,另一个连通件4连接在冷却套3的第二侧,冷却套3通过两个连通件4形成串联的S形冷却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将位于第一侧的所有连通件4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板式结构,在该板式结构上形成有多个间隔的连通通道,每个连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子铁芯(1)、线圈绕组(2)和环形冷却套(3),所述冷却套(3)套设在所述动子铁芯(1)外,并位于所述线圈绕组(2)和所述动子铁芯(1)之间,以隔开所述动子铁芯(1)和所述线圈绕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子铁芯(1)、线圈绕组(2)和环形冷却套(3),所述冷却套(3)套设在所述动子铁芯(1)外,并位于所述线圈绕组(2)和所述动子铁芯(1)之间,以隔开所述动子铁芯(1)和所述线圈绕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动子还包括连通件(4),所述连通件(4)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3)通过所述连通件(4)连通形成串联的冷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4)为多个,位于第一侧的所述连通件(4)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所述冷却套(3),且各所述连通件(4)连通的冷却套(3)不相同;位于第二侧的所述连通件(4)间隔设置,并连通该侧的两个相邻所述冷却套(3),且各所述连通件(4)连通的冷却套(3)不相同;位于第一侧的连通件(4)所连通的冷却套(3)与位于第二侧的连通件(4)所连通的冷却套(3)通过所述连通件(4)串联成S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4)为两个,每个连通件(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通道,每个所述连通通道所连通的冷却套(3)不同,其中一个连通件(4)连接在所述冷却套(3)的第一侧,另一个连通件(4)连接在所述冷却套(3)的第二侧,所述冷却套(3)通过所述两个连通件(4)形成串联的S形冷却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3)中空,形成环形的冷却液通道(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超刘伟健谢芳焦雷郜曦肖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