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12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和主机后壳体,所述主机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系统,所述主机体与散热系统之间安装有干燥装置,所述主机体与干燥装置之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所述主机体的后侧四角主机后壳体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主机体与主机后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对计算机实现风冷与水冷的配合散热降温作用,达到较有效的降温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冷热气体相碰撞产生的水蒸气的吸附作用,有利于提供干燥适宜的运行环境。

A Heat Dissipation Protection Device for Computer H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在长时间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量,计算机元件在热环境作用下会影响其运行速度,因此计算机的散热系统时很有必要研制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719984.3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的远离主板的侧板下部设置进风口,进风口连接风道,在风道中设置送风装置,在机箱侧板的上部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抽风装置;所述的风道为L形,其分为水平端与竖直端,所述风道的竖直端与侧板平行,在竖直端上设置若干出风孔,竖直端的顶端封闭。所述风道的出风孔略低于与计算机内发热部件的位置,在出风孔的外侧设置斜向上的导风槽,但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缺陷,其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方案过于传统,并没有在散热程度上有实质作用的提高,在计算机的散热结构作用方面仍需要加强,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用于计算机的散热方案过于传统,并没有在散热程度上有实质作用的提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和主机后壳体,所述主机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系统,所述主机体与散热系统之间安装有干燥装置,所述主机体与干燥装置之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所述主机体的后侧四角主机后壳体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主机体与主机后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散热系统支架、冷凝管、连通管、水管接头、第一控水阀和第二控水阀,所述散热系统支架的内侧前部固定连接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设置为循环管道,所述冷凝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安装连通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组端口均固定连接水管接头,所述冷凝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控水阀,所述冷凝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控水阀。优选的,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散热风机和风机固定架,所述散热系统支架的内侧后部通过风机固定架固定安装散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竖向等间距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支架、吸附板和卡位凸块,所述主机后壳体的内侧插接干燥支架,所述干燥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吸附板,所述干燥支架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卡位凸块。优选的,所述主机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区,所述主机后壳体的后侧壁设置有通风栏网板。优选的,所述主机后壳体的左侧壁下端设置有接头收纳框架,所述接头收纳框架的内侧高度大于两组水管接头的外壁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散热系统、水冷装置、散热系统支架、冷凝管、连通管、水管接头、第一控水阀、第二控水阀、风冷装置、散热风机和风机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配合,有利于对计算机实现风冷与水冷的配合散热降温作用,达到较有效的降温效果;通过干燥装置、干燥支架、吸附板和卡位凸块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冷热气体相碰撞产生的水蒸气的吸附作用,有利于提供干燥适宜的运行环境,通过主机后壳体和通风栏网板之间的配额和作用,有利于形成空气循环转换的有益效果,能够增强空气散热流通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冷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风冷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主机后壳体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机体,2-散热系统,21-水冷装置,22-散热系统支架,23-冷凝管,24-连通管,25-水管接头,26-第一控水阀,27-第二控水阀,28-风冷装置,29-散热风机,210-风机固定架,3-干燥装置,31-干燥支架,32-吸附板,33-卡位凸块,4-紧定螺钉,5-主机后壳体,6-通风栏网板,7-接头收纳框架,8-连接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1和主机后壳体5,主机体1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系统2,主机体1与散热系统2之间安装有干燥装置3,主机体1与干燥装置3之间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连接,散热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和风冷装置28,主机体1的后侧四角主机后壳体5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螺纹孔8,主机体1与主机后壳体5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更进一步说明,水冷装置21包括散热系统支架22、冷凝管23、连通管24、水管接头25、第一控水阀26和第二控水阀27,散热系统支架22的内侧前部固定连接冷凝管23,冷凝管23设置为循环管道,冷凝管23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安装连通管24,冷凝管23的两组端口均固定连接水管接头25,冷凝管23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控水阀26,冷凝管23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控水阀27,风冷装置28包括散热风机29和风机固定架210,散热系统支架22的内侧后部通过风机固定架210固定安装散热风机29,热风机29的竖向等间距设置有三组,不仅有利于对计算机主机内腔空气的水冷导热降温作用,也有利于循环吹风散热的作用,能够较大程度的实现降温散热的作用,为计算机元件的运行提供适宜的环境;干燥装置3包括干燥支架31、吸附板32和卡位凸块33,主机后壳体5的内侧插接干燥支架31,干燥支架31的内侧固定连接吸附板32,干燥支架31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卡位凸块33,热空气与循环水冷相碰撞容易产生水蒸气,有利于将水蒸气吸附,避免潮湿的环境对计算机元件的运行产生影响,也降低水蒸气对计算机元件的腐蚀损坏作用;主机体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区,主机后壳体5的后侧壁设置有通风栏网板6,有利于在吹风散热的作用下形成通风循环的作用,保证计算机主机内腔的热空气与外界空气的转换的良好效果;主机后壳体5的左侧壁下端设置有接头收纳框架7,接头收纳框架7的内侧高度大于两组水管接头25的外壁距离,有利于对水管接头25的保护作用,保证设备的完整性。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接通电源,散热风机29转动工作,主机体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区,主机后壳体5的后侧壁设置有通风栏网板6,能够形成风流循环,达到内外空气转换的有益效果;上侧水管接头25连接进水管,下侧水管接头25连接出水管道,打开第一控水阀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1)和主机后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系统(2),所述主机体(1)与散热系统(2)之间安装有干燥装置(3),所述主机体(1)与干燥装置(3)之间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和风冷装置(28),所述主机体(1)的后侧四角主机后壳体(5)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螺纹孔(8),所述主机体(1)与主机后壳体(5)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包括主机体(1)和主机后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1)的后侧设置有散热系统(2),所述主机体(1)与散热系统(2)之间安装有干燥装置(3),所述主机体(1)与干燥装置(3)之间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系统(2)包括水冷装置(21)和风冷装置(28),所述主机体(1)的后侧四角主机后壳体(5)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螺纹孔(8),所述主机体(1)与主机后壳体(5)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21)包括散热系统支架(22)、冷凝管(23)、连通管(24)、水管接头(25)、第一控水阀(26)和第二控水阀(27),所述散热系统支架(22)的内侧前部固定连接冷凝管(23),所述冷凝管(23)设置为循环管道,所述冷凝管(23)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安装连通管(24),所述冷凝管(23)的两组端口均固定连接水管接头(25),所述冷凝管(23)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控水阀(26),所述冷凝管(23)的出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克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弘竹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