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104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包括缸体、上盖、活塞和充放气芯,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上盖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上盖安装在缸体上时,位于上盖两侧的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气道连通,位于上盖中部的气管接头与缸体内腔连通,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缸体内腔中,且活塞上设置有侧向气道,充放气芯设置于缸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充放氧系统,上盖设置的三个气道均竖直安装,结构体积小;三路气路实现控制,气路简单;充放气芯中心无孔,不易撞击变形,可靠性高;活塞与充放气芯的运动有反向缓冲气流作用,减轻冲击作用;排放气体时气体不通过活塞在缸体中的运动行程,避免废弃污染缸体内表面,减少维护清理工作。

An Automatic Oxygen Filling and Relea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量热仪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出现了带有自动充放氧功能的量热仪,这种量热仪可以减少人工的操作步骤,减小劳动强度,节约时间。以申请号201620681251.5(用于量热仪的自动充放氧装置及量热仪)中所描述的充放氧装置的结构为例说明:该装置有四路气路进出,增加了部管难度和成本;该装置需要用到2个两位两通阀、2个两位三通阀,成本高;该结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气管结构横向装配,体积大;充放气芯小,中心有孔,在高压气体推动下与氧弹阀芯撞击容易变形失效;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技术很成熟的自动充放氧系统。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充放氧气气路结构简单高效的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通过优化充放氧气气路结构,使充放氧气过程简单、高效,同时充放氧气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包括缸体、上盖、活塞和充放气芯,所述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缸体上时,位于所述上盖两侧的所述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所述气道连通,位于所述上盖中部的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缸体内腔连通,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腔中,且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侧向气道,所述充放气芯设置于所述缸体底部。优选地,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充放气芯的环形槽。优选地,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垫。优选地,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氧弹气芯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氧弹气芯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缓冲垫。优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和第四气阀,所述第一气阀和所述第四气阀分别对应地与所述上盖两侧的所述气管接头连通,所述第二气阀和所述第三气阀均与所述上盖中部的所述气管接头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气阀、所述第三气阀和所述第四气阀均为两位两通阀。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充放氧系统,主要包括缸体、上盖、活塞和充放气芯,缸体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上盖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上盖安装在缸体上时,位于上盖两侧的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气道连通,位于上盖中部的气管接头与缸体内腔连通,活塞可滑动地设置于缸体内腔中,且活塞上设置有侧向气道,充放气芯设置于缸体底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充放氧系统,上盖设置的三个气道均竖直安装,结构体积小;三路气路实现控制,气路简单,成本低;充放气芯中心无孔,不易撞击变形,可靠性高;活塞与充放气芯的运动有反向缓冲气流作用,减轻冲击作用,增加充放使用寿命。排放气体时气体不通过活塞在缸体中的运动行程,避免废弃污染缸体内表面,减少维护清理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缸体—1,上盖—2,活塞—3,充放气芯—4,第一缓冲垫—5,氧弹气芯—6,第二缓冲垫—7,第一气阀—8,第二气阀—9,第三气阀—10,第四气阀—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充放氧系统主要包括缸体1、上盖2、活塞3和充放气芯4,缸体1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上盖2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上盖2安装在缸体1上时,位于上盖2两侧的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气道连通,位于上盖2中部的气管接头与缸体1内腔连通,活塞3可滑动地设置于缸体1内腔中,且活塞3上设置有侧向气道,充放气芯4设置于缸体1底部。其中,上盖2上设置有三个气道,气管通过接头与缸体1的上盖2连接,使得气路的安装方向在竖直方向;缸体1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气道,上盖2的气道与缸体1的气道相连,利用密封圈密封,缸体1与上盖2通过螺栓装配连接;活塞3侧面设置有一通气孔,通气孔与上盖2中部的气道相互联通,活塞3可以在缸体1的内腔中活动,由密封圈密封,使活塞3可以在高压氧气的推动下运动;充放气芯4上设置有一环形槽,侧面设置一扁方,缸体1的气道通过活塞3通气孔与充放气芯4的环形槽、扁方形成通路;充放气芯4固定装配在活塞3的通气孔内,与活塞3成为一体。具体的,在实际的充放气过程当中,充氧时,第一气阀8和第二气阀9打开,第三气阀10和第四气阀11关闭,第二气阀9的气路气体给予活塞3、充放气芯4向下的推力,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给予活塞3、充放气芯4一定的向上推力,由于第二气阀9的气路气体作用面积大于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的作用面积并且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有泄露,所以活塞3、充放气芯4会向下运动,当活塞3、充放气芯4下降到位时,活塞3套住氧弹头,充放气芯4则顶开氧弹气芯6,使第二气阀9的气路气体与氧弹内腔形成通路,进行充氧;充氧完成后,第三气阀10打开,第二气阀9关闭,这时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压力推动活塞3、充放气芯4向上运动脱离与氧弹头的接触,氧弹头在氧弹内部的气体压力下实现密封,完成充氧。排气时,第一气阀8和第二气阀9打开,第三气阀10和第四气阀11关闭,第二气阀9的气路气体推动活塞3、充放气芯4向下运动,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给予活塞3、充放气芯4一定的反向力,以缓冲充放气芯4与氧弹头的撞击,当活塞3、充放气芯4下降到位时,充放气芯4套住氧弹头,充放气芯4则顶开氧弹气芯6,然后第一气阀8关闭,第四气阀11打开,使第四气阀11的气路气体与氧弹内腔形成通路,进行排气。排气完成后,第一气阀8、第三气阀10打开,第二气阀9、第四气阀11关闭,这时第一气阀8的气路气体压力推动活塞3、充放气芯4向上运动脱离与氧弹气芯6的接触,完成排气。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充放氧系统,上盖设置的三个气道均竖直安装,结构体积小;三路气路实现控制,气路简单,成本低;充放气芯中心无孔,不易撞击变形,可靠性高;活塞与充放气芯的运动有反向缓冲气流作用,减轻冲击作用,增加充放使用寿命。排放气体时气体不通过活塞在缸体中的运动行程,避免废弃污染缸体内表面,减少维护清理工作。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自动充放氧系统充放氧过程更加稳定、有效的优点,缸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充放气芯4的环形槽。环形槽的设计,可以使充放气芯4在充放氧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在与氧弹气芯6接触时避免出现缝隙,规避了漏气的危险。进一步地,活塞3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垫5;活塞3上还设置有密封圈;活塞3与氧弹气芯6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活塞3与氧弹气芯6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缓冲垫7。在充放氧过程中,活塞3与氧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上盖(2)、活塞(3)和充放气芯(4),所述缸体(1)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所述上盖(2)安装在所述缸体(1)上时,位于所述上盖(2)两侧的所述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所述气道连通,位于所述上盖(2)中部的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缸体(1)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腔中,且所述活塞(3)上设置有侧向气道,所述充放气芯(4)设置于所述缸体(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上盖(2)、活塞(3)和充放气芯(4),所述缸体(1)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气道,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三个气管接头,在所述上盖(2)安装在所述缸体(1)上时,位于所述上盖(2)两侧的所述气管接头分别对应地与所述气道连通,位于所述上盖(2)中部的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缸体(1)内腔连通,所述活塞(3)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腔中,且所述活塞(3)上设置有侧向气道,所述充放气芯(4)设置于所述缸体(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充放气芯(4)的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垫(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上还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充放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文张湘雄梁海东谢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