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卜书合专利>正文

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9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涉及烘干领域,物料在烘干室烘干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源尾气、湿气和热能,通过引风机和排湿风机引入热回收室内,新风在热回收室内与热源尾气、湿气所携带的热能进行热交换,然后再进入烘干室循环利用,在热回收室内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湿气和尾气再通过排湿室排出热循环式烘干房,经试验证明,热循环式烘干房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回收废气中的热能,对新风进行预热,热能回收率可达到70%,能使烘干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排湿时烘干房内温度稳定,减少热能浪费,能够提高被烘干物料烘干后的品质。

A Thermal Cycle Drying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木材、药材以及农副产品的烘干均采用传统的烘干房烘干,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房,一般采用的技术是由循环风机将室外新风直接引入烘干房对物料进行加热烘干,然后将废气直接排出,由于处于低温的新风直接引进烘干房,所以烘干房内的温度会出现升温慢和温度低的情况,进而导致被烘干的物料品质下降和热能的浪费,废气直排时,排出的废气温度与烘干房内的温度是相同的,同样也会造成热能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上述弊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通过尾气回收和热交换的方式回收废气中的热能并循环利用,经试验证明,热循环式烘干房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回收废气中的热能,对新风进行预热,热能回收率可达到70%,能使烘干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排湿时烘干房内温度稳定,减少热能浪费,能够提高被烘干物料烘干后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热循环式烘干房包含有烘干室、热回收室、排湿室、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其特征在于:隔板一、隔板二和隔板三将热循环式烘干房分为烘干室、热回收室和排湿室,热回收室和排湿室置于烘干室的上方,隔板三将热回收室和排湿室隔开,双层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热能的浪费,提高热能的利用率。所述的烘干室,包含有循环风机、换热器、引风机、排湿风机、热源,其特征在于:循环风机、换热器、引风机、排湿风机均置于烘干室内部,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在墙体外的热源上,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上,循环风机置于换热器的下方,引风机的排风管和排湿风机的排风管均镶嵌并穿过隔板二的纵向中间位置。所述的热回收室,包含有新风进口,排湿回收排管、新风出口,其特征在于:新风进口设置在隔板一和隔板三交界处的两侧,排湿回收排管设置在热回收室内,排湿回收排管的一端与引风机的排风管和排湿风机的排风管上,排湿回收排管的另一端镶嵌在隔板三的底部,并穿过隔板三,将排湿回收排管的管口置于排湿室内,使排湿回收排管整体呈倾斜状态,便于排湿回收排管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从管口排出。所述的排湿室,包含有引流槽、排湿口,其特征在于:引流槽设置在管口下方,冷凝水通过管口流入引流槽排出烘干房,排湿口设置在排湿室一侧的墙体上,并且正对管口,排湿回收排管产生的剩余废气通过排湿口排出烘干房。新风在引风机和排湿风机的作用下从新风进口进入热回收室内,然后从新风出口进入烘干室加热、并对物料进行烘干,然后通过引风机和排湿风机将烘干室内的湿气和热源尾气引入热回收室内的排湿回收排管,此时排湿回收排管会升温,并与热回收室内的新风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新风再通过新风进口进入烘干室,使热能循环利用,由于排湿回收排管整体呈倾斜状态,使排湿回收排管内的湿气在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便于流进引流槽并排出烘干房,排湿回收排管通过与新风热交换后产生的剩余废气通过排湿口排出烘干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生产简便,节约成本;2、顶层双重保温,减少热损失;3、热能循环利用,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节约成本;4、缩短烘干周期,快速升温,排湿时烘干房内温度稳定,提高烘干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干室,2、热回收室,3、排湿室,4、隔板一,5、隔板二、6、隔板三、7、热源、8、循环风机、9、换热器、10、引风机、11、排湿风机、12、排湿回收排管、13、新风进口、14、新风出口、15、引流槽、16、排湿口、17、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1-2出示本技术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热循环式烘干房包含有烘干室1、热回收室2、排湿室3、隔板一4、隔板二5、隔板三6,其特征在于:隔板一4、隔板二5和隔板三6将热循环式烘干房分为烘干室1、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置于烘干室1的上方,隔板三6将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隔开。所述的烘干室1,包含有循环风机8、换热器9、引风机10、排湿风机11和热源7,其特征在于:循环风机8、换热器9、引风机10、排湿风机11均置于烘干室1内部,换热器9的一端连接在墙体外的热源7上,换热器9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10上,循环风机8置于换热器9下方,引风机10的排风管和排湿风机11的排风管均镶嵌并穿过隔板二5的纵向中间位置。所述的热回收室2,包含有新风进口13,排湿回收排管12和新风出口14,其特征在于:新风进口13设置在隔板一4和隔板三6交界处的两侧,新风出口14设置在隔板一4与隔板二5相交一端的隔板一上,排湿回收排管12设置在热回收室2内,排湿回收排管12的一端连接在引风机10的排风管和排湿风机11的排风管上,排湿回收排管12的另一端管口镶嵌在隔板三6的底部穿过并延伸到排湿室3内,使排湿回收排管12整体呈倾斜状态,便于排湿回收排管12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从管口17排出。所述的排湿室3,包含有引流槽15和排湿口16,其特征在于:引流槽15设置在管口17下方,冷凝水通过管口流入引流槽15排出烘干房,排湿口16设置在排湿室3一侧的墙体上,并且正对管口17,排湿回收排管12排出的剩余废气通过排湿口16排出烘干房。具体实施时,隔板一4、隔板二5和隔板三6将热循环式烘干房分为烘干室1、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三部分,烘干室1在加热烘干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源尾气、湿气和热能通过引风机10和排湿风机11引入热回收室2内的排湿回收排管12内,新风在循环风机8、引风机10和排湿风机11的作用下,从热回收室2两侧的新风进口13进入热回收室2与排湿回收排管12内的热能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新风通过新风出口14进入烘干室1回收利用,由于排湿回收排管12整体呈倾斜状态,排湿回收排管12内的湿气在与新风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和废气通过排湿室内3的引流槽15和排湿口16排出烘干房。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包含有烘干室(1)、热回收室(2)、排湿室(3)、隔板一(4)、隔板二(5)、隔板三(6),其特征在于:隔板一(4)、隔板二(5)和隔板三(6)将热循环式烘干房分为烘干室(1)、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置于烘干室(1)的上方,隔板三(6)将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循环式烘干房,包含有烘干室(1)、热回收室(2)、排湿室(3)、隔板一(4)、隔板二(5)、隔板三(6),其特征在于:隔板一(4)、隔板二(5)和隔板三(6)将热循环式烘干房分为烘干室(1)、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置于烘干室(1)的上方,隔板三(6)将热回收室(2)和排湿室(3)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式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室(1)包含有循环风机(8)、换热器(9)、引风机(10)、排湿风机(11)和热源(7),循环风机(8)、换热器(9)、引风机(10)、排湿风机(11)均置于烘干室(1)内部,换热器(9)的一端连接在墙体外的热源(7)上,换热器(9)的另一端连接在引风机(10)上,循环风机(8)置于换热器(9)下方,引风机(10)的排风管和排湿风机(11)的排风管均镶嵌并穿过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书合陈芝平李留生
申请(专利权)人:卜书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