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92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包括:空气净化装置、送风管、回风管和无菌操作间;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入口、出风口和弓形管道;所述弓形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空气入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弓形管道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布置有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集尘室、抽风机、过滤网、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二管道拐角处连通的另一所述集尘室、电子式集尘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管;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送风口与所述无菌操作间连通,所述无菌操作间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更高安全性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

Biomedical Air Purifica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
本技术属于生物制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
技术介绍
生物医药用厂房为满足生物医药实验厂房的高环境标准,厂房内一般配备无菌操作间,无菌操作间为微生物实验室专用,具有极高的室内环境标准和要求。无菌操作间可用板材和玻璃建造,并且无菌操作间外设有一个缓冲间,与无菌操作间的门错开门向,以免开门的时候气流带进杂菌。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都是密闭的,无菌操作间必须配备有换气设备和空气过滤装置,使得进入无菌操作间的空气符合检测规定。在获得无菌环境和无菌材料后,只有保持无菌操作间内的无菌状态稳定,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因此无菌操作间必须确保室内的控菌能力和稳定性。但目前常见的生物医药厂房的空气清洁装置在长时间的工作下装置内部的配件积尘严重,需定时频繁进行除尘才不会影响空气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空气清洁装置频繁的检修工作,造成人力成本和影响生物医药厂房的正常使用;并且生物医药厂房使用的空气清洁装置通常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杀灭细菌,该方式会增加能量的消耗和容易对操作间的室内温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通过空气净化装置的防尘和空气净化装置净化效果的提高,实现更高安全性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包括:空气净化装置、送风管、回风管和无菌操作间;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入口、出风口和弓形管道;所述弓形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空气入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弓形管道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布置有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集尘室、抽风机、过滤网、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二管道拐角处连通的另一所述集尘室、电子式集尘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管;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送风口与所述无菌操作间连通,所述无菌操作间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管连通。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空气入口和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弓形管道内壁上设有紫外线吸收膜。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入口处设有空气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回风管还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弓形管道内壁靠近所述紫外线杀菌管位置处设有铝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由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所述弓形管道,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一和第二管道拐角处均与一所述集尘室连通,构成两层尘灰沉淀空间,使得当进入所述弓形管道的空气携带的一些杂质和尘土能够在第一管道拐角处被所述集尘室收集,完成尘灰的一次沉淀,减少通过所述抽风机和过滤网的空气的携尘量;并且位于第二管道拐角处的另一所述集尘室完成对空气中的细小尘灰的再收集,减少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内部件的尘灰附着,实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防尘。所述弓形管道增加了空气流动通道长度,增加空气滞留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时间,利于该装置对空气进行处理。抽入的空气在所述弓形管道内经过所述过滤网和电子式集尘器过滤,然后再经过所述活性炭过滤器除臭干燥,最后通过紫外线杀菌管杀灭空气中杂菌,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向所述无菌操作间输入无菌无尘的空气,实现更高安全性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0-空气净化装置、20-送风管、30-回风管、40-无菌操作间、50-空气入口、60-出风口、70-弓形管道、71-集尘室、72-抽风机、73-过滤网、74-电子式集尘器、75-活性炭过滤器、76-紫外线杀菌管、77-紫外线吸收膜、78-空气调节阀和79-铝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0、送风管20、回风管30和无菌操作间40;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包括空气入口50、出风口60和弓形管道70;所述弓形管道70的一端设有所述空气入口50,另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60;在所述弓形管道70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布置有与所述弓形管道70的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集尘室71、抽风机72、过滤网73、与所述弓形管道70的第二管道拐角处连通的另一所述集尘室71、电子式集尘器74、活性炭过滤器75和紫外线杀菌管76;所述送风管20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的出风口60连通,所述送风管20的送风口与所述无菌操作间40连通,所述无菌操作间40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管3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包括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所述送风管20、所述回风管30和所述无菌操作间40,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通过所述空气入口50从室外吸入空气进行空气除尘除菌净化过程,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口60输送至所述送风管20;所述送风管20与所述无菌操作间40连通,通过多个支路管道将净化后的空气输送至所述无菌操作间40室内,而所述无菌操作间40室内原有的空气则通过所述无菌操作间40的出风口排出至所述回风管30,所述回风管30将输入的空气排出;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持续对所述无菌操作间40进行无菌无尘的空气输送,从而实现所述无菌操作间40室内空气得以持续更新并将原本在所述无菌操作间40室内的被污染的空气排出,保证所述无菌操作间40满足生物安全级别。详细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0由空气入口50、出风口60和弓形管道70构成,并且多个过滤部件和杀菌部件设置于所述弓形管道70内部;在所述弓形管道70的第一和第二管道拐角处分别各与一所述集尘室71连通,所述集尘室71与地面垂直由垂直的管道和吸尘腔体连接而成,所述吸尘腔体底部具有集尘部件如吸附灰尘杂质的粘胶等,从而使得与所述集尘室71连通的所述弓形管道70的第一和第二管道拐角处构成两处尘灰沉淀空间;当进入所述弓形管道70的流动空气携带一些杂质和尘土时,能够在途经第一管道拐角处被与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所述集尘室71收集,完成尘灰的一次沉淀,减少通过所述抽风机72和过滤网73的空气的携尘量;所述弓形管道70内的空气经过第一管道拐角处后被所述抽风机72抽入并通过所述过滤网73实现空气中所携带的尘灰的粗过滤;完成粗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弓形管道70的第二管道拐角处,此时位于第二管道拐角处的另一所述集尘室71完成对空气中的细小尘灰的再收集,减少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内部件的尘灰附着,实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防尘。所述弓形管道增加了空气流动通道长度,增加空气滞留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时间,利于该装置对空气进行处理。抽入的空气在所述弓形管道70内经过所述过滤网73过滤和第二管道拐角处的所述集尘室71的尘灰再收集后,通过所述电子式集尘器74吸收空气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然后再经过所述活性炭过滤器75吸收空气中的异味和干燥空气,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送风管、回风管和无菌操作间;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入口、出风口和弓形管道;所述弓形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空气入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弓形管道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布置有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集尘室、抽风机、过滤网、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二管道拐角处连通的另一所述集尘室、电子式集尘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管;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送风口与所述无菌操作间连通,所述无菌操作间的出风口与所述回风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送风管、回风管和无菌操作间;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入口、出风口和弓形管道;所述弓形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空气入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弓形管道内部沿气体流向依次布置有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一管道拐角处连通的集尘室、抽风机、过滤网、与所述弓形管道的第二管道拐角处连通的另一所述集尘室、电子式集尘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管;所述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管的送风口与所述无菌操作间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斌黄怡隽黄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皓康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