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66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该结构包括基础垫层,风机混凝土基础,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部;锚栓笼,所述锚栓笼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内部;所述锚栓笼包括锚栓杆体、上锚板以及下锚板;其中,所述基础垫层与下锚板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经现场采用增加二期C15混凝土垫层和增加Sika混凝土二次灌浆工艺后,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上锚板水平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风机基础工程质量,可以保证顺利通过了风机吊装前风机基础检查验收,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A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Prestressed Anchor Bolt Fan for Alpine Wind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电基础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基础环式风电机组基础,基础环埋入混凝土中的部分是一个刚性结构,而露出部分以及整个塔筒又是一个柔性体,在基础环和混凝土基础最上面的交线,就形成了一个应力集中部位,如果基础环在这个部位材料有缺陷或承受的应力过大,就很容易在这个部位造成疲劳破坏。目前界首一、二期风电场设计的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它是由上锚板、下锚板、锚栓、PVC护管等组成,在上锚板和下锚板之间用PVC护管将锚栓与混凝土隔离,以免对锚栓造成腐蚀。当锚栓受到拉力时,锚栓的下锚板以上部分会均匀受力,整个锚栓是一个弹性体,没有弹性部分和刚性部分的界面,从而避免了应力集中。由于对锚栓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因此采用预应力锚栓的风机基础就不会出现基础环两侧混凝土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破坏的情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其在施工中存在一个技术难题,经常发生风机基础浇筑完成后上锚板水平度超标,造成后期风机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故如何保证风机基础混凝土施工上锚板达到2mm水平度设计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包括:基础垫层,风机混凝土基础,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部;锚栓笼,所述锚栓笼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内部;所述锚栓笼包括锚栓杆体、上锚板以及下锚板;其中,所述基础垫层与下锚板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8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垫层。优选的:所述基础垫层上设置有苯板。优选的:所述锚栓杆体上设置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用于调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基础垫层,风机混凝土基础,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部;锚栓笼,所述锚栓笼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内部;所述锚栓笼包括锚栓杆体、上锚板以及下锚板;其中,所述基础垫层与下锚板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经现场采用增加二期C15混凝土垫层和增加Sika混凝土二次灌浆工艺后,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上锚板水平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风机基础工程质量,可以保证顺利通过了风机吊装前风机基础检查验收,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灌注Sika混凝土的施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风机混凝土基础2,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2位于所述基础垫层1上部;锚栓笼3,所述锚栓笼3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2内部;所述锚栓笼3包括锚栓杆体301、上锚板302以及下锚板303;其中,所述基础垫层1与下锚板303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4;所述上锚板302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2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5,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6。进一步的,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8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所述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垫层。所述基础垫层上设置有苯板7。所述锚栓杆体上设置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用于调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结构提出以下两点来解决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上锚板水平度问题。第一、增加二期C15混凝土垫层在锚栓笼调平后浇筑二期C15混凝土垫层,达到固定锚栓笼底部的目的。在第一点措施的基础上,增加Sika混凝土二次灌浆。上锚板(上法兰)可通过锚栓杆体上密封螺母进行调整,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留8cm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风机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成后,对上锚板(上法兰)水平度进行检测及调整,预留的8cm空隙采用Sika混凝土灌注。灌浆料采用西卡(Sika),其抗压强度≥80MPa,抗弯强度≥10MPa,流动度初始值≥34cm,30分钟保留值≥31cm,抗冻等级F150。Sika混凝土二次灌浆施工工艺如下:1、灌浆基础表面处理:施工前,先清扫或吹净基础表面,去除碎石,浮浆,浮灰,油污和脱膜剂等杂物。同时将上锚板混凝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对掉漆的进行补漆,便于后期机组吊装。2、灌浆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必须加固到位,且检查其底部是否有空隙,存在漏浆可能,若存在,采用水泥砂浆或双面胶密封,为保证灌浆厚度,模板安装要高于上锚板底部5cm左右。3、灌浆料拌制:灌浆搅拌地点设置在灌浆施工现场,先加入总水量的三分之二,然后开始放灌浆料,为能够最快搅拌均匀,将粉料均匀地倒在容器内。搅拌均匀后,在将剩下的水倒进容器,再次搅拌均匀,整个搅拌过程控制在8~10分钟。4、灌浆:放料时要从上锚板的一处顺次灌浆,不得多点进行,控制出现断层积聚气泡与缺浆现象,灌浆料从备好的漏斗中自由流下,从搅拌点到灌浆点直至全部浆料放完,整个工程控制在8~10分钟。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经现场采用增加二期C15混凝土垫层和增加Sika混凝土二次灌浆工艺后,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上锚板水平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风机基础工程质量,可以保证顺利通过了风机吊装前风机基础检查验收,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垫层,风机混凝土基础,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部;锚栓笼,所述锚栓笼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内部;所述锚栓笼包括锚栓杆体、上锚板以及下锚板;其中,所述基础垫层与下锚板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垫层,风机混凝土基础,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位于所述基础垫层上部;锚栓笼,所述锚栓笼设置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内部;所述锚栓笼包括锚栓杆体、上锚板以及下锚板;其中,所述基础垫层与下锚板之间浇筑有二期C15混凝土垫层;所述上锚板与所述风机混凝土基础彼此分离形成7.5~8.5厘米的预留空隙,所述预留空内浇筑有Sika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风电预应力锚栓风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天强刘国权刘世安王文鹏杜令钊任仲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