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59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耗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容易污染、容易损伤细胞及需要专用昂贵设备的问题。一种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包括玻璃管、塑料吸头、荧光指示管和橡皮圈;所述玻璃管包括1个微量进样口与1个吸头接口,该进样口内径为0.1‑2.0mm,吸头接口内径为0.5‑1.0cm;所述塑料吸头套在玻璃管的吸头接口处;所述荧光指示管与玻璃管并行使用,用于定位玻璃管进样口,该荧光指示管包括1个荧光剂储存端,内径为0.5‑2.0mm,和1个开放口,用于荧光剂进入;所述橡皮圈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内径为0.5‑4.0mm,用于固定玻璃管与荧光指示管。通过以上方案,可很好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实现快速分离荧光标记的细胞团。

A New Glass Pipette for Separating Fluorescent Cell Clus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
本技术涉及生物耗材
,具体为一种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
技术介绍
建立细胞模型以及基因功能研究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细胞分离培养,而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分离技术及分离仪器。当前最常用的细胞分离技术包括稀释培养法及流式细胞分选术。稀释培养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耗时长、比较粗糙、分离到单克隆细胞或者均质的细胞群比较困难。并且需要多次稀释培养,增加污染的风险,及对部分细胞系与原代细胞不适用。流式分选术操作较精准、耗时短,但是成本高昂,依赖于流式细胞仪。并且在分选前需要处理仪器里残留的液体,否则易对细胞产生损伤。也有部分研究人员直接以巴氏吸管分离细胞,也可以较好的分离部分细胞,但是适用性较差。因为在研究基因功能时,通常需要对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处理,使得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被激发发射荧光。当前主要借助流式细胞仪分选荧光标记细胞,用于生物研究。而巴氏吸管无法在黑暗环境中定位并分离带荧光标记的细胞。因此,当前急需新技术手段来满足大众研究人员解决带荧光标记的细胞分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推进生命科学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细胞分离吸管,用于分离荧光标记的细胞团,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性强、对细胞损伤小、不依赖大型仪器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包括玻璃管(1)、塑料吸头(2)、荧光指示管(3)和橡皮圈(4);所述玻璃管(1)为玻璃材质,长度为20cm,包括1个微量进样口、主体和1个吸头接口,进样口内径为0.1-2.0mm,长度1.0-2.0cm,吸头接口内径为0.5-1.0cm,长度1.5-3.0cm,主体内径与进样口内径一致为0.1-2.0mm,长度15.0-17.5cm;所述塑料吸头(2)为橡胶材质,塑料吸头口径0.5-1.0cm,套在玻璃管的吸头接口处,用于吸取细胞;所述荧光指示管(3)为玻璃材质,包括1个荧光剂储存端和1个开放口,内径为0.5-2.0mm,长度为8.0cm,荧光剂储存端用于储存荧光剂染料,开放口用于荧光剂染料注入,该荧光剂指示管与玻璃管并行使用,荧光剂储存端与玻璃管进样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用于定位玻璃管进样口;所述橡皮圈(4)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内径为0.5-4.0mm,用于固定玻璃管与荧光指示管。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可定位并吸取荧光标记细胞群,从而快速实现细胞分离。(2)本技术造价成本极低并且单次使用耗费非常低廉,适宜广大科研工作者使用。(3)本技术非常容易操作,不需要耗费时间培训。(4)本技术所述的吸管对细胞损伤极小,不改变细胞特性,分离后的细胞可正常生长。(5)本技术可帮助大众科研工作者免去购买、预约流式细胞仪等昂贵的设备,并且占用空间较小,可在细胞超净台里使用,降低细胞污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1中符号说明1、玻璃管,2、塑料吸头,3、荧光剂指示管,4、橡皮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包括玻璃管(1)、塑料吸头(2)、荧光指示管(3)和橡皮圈(4);所述玻璃管(1)包括1个微量进样口、主体和1个吸头接口共3个部分,进样口内径为0.1-2.0mm,用于直接接触细胞,吸头接口内径为0.5-1.0cm,长度1.5-3.0cm,用于与塑料吸头连接;主体内径与进样口内径一致为0.1-2.0mm,长度15.0-17.5cm,从进样口吸取的细胞暂时储存在主体中;所述塑料吸头(2)为橡胶材质,口径0.5-1.0cm,套在玻璃管的吸头接口处,使用前轻轻挤压排空塑料吸头内部空气,产生负压,在吸取细胞时,轻轻松开塑料吸头有利于细胞进入玻璃管;所述荧光指示管(3)为玻璃材质,包括1个荧光剂储存端和1个开放口,使用前由开放口注入荧光剂染料,垂直静置2分钟,荧光剂染料进入荧光剂储存端,在荧光显微镜下,荧光剂染料可发射荧光,指示玻璃管进样口位置;所述橡皮圈(4)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内径为0.5-4.0mm,在使用时将玻璃管与荧光指示管插入橡皮圈圆形孔中,保持玻璃管进样口与荧光指示管荧光剂储存端在相同位置,从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通过荧光指示管的荧光信号标明玻璃管的进样口位置,吸取待分离的荧光标记细胞群。使用前,将玻璃吸管各部分组装完成,轻轻挤压排空塑料吸头中空气,在荧光显微镜下定位待分离细胞,然后轻轻松开塑料吸头,细胞可进入玻璃管,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即可判断荧光标记细胞是否被成功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不局限于本创作,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修改,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1)、塑料吸头(2)、荧光指示管(3)和橡皮圈(4);所述玻璃管(1)为玻璃材质,长度为20cm,包括1个微量进样口、主体和1个吸头接口,进样口内径为0.1‑2.0mm,长度1.0‑2.0cm,吸头接口内径为0.5‑1.0cm,长度1.5‑3.0cm,主体内径与进样口内径一致为0.1‑2.0mm,长度15.0‑17.5cm;所述塑料吸头(2)为橡胶材质,塑料吸头口径0.5‑1.0cm,套在玻璃管(1)的吸头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离荧光细胞团的玻璃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1)、塑料吸头(2)、荧光指示管(3)和橡皮圈(4);所述玻璃管(1)为玻璃材质,长度为20cm,包括1个微量进样口、主体和1个吸头接口,进样口内径为0.1-2.0mm,长度1.0-2.0cm,吸头接口内径为0.5-1.0cm,长度1.5-3.0cm,主体内径与进样口内径一致为0.1-2.0mm,长度15.0-17.5cm;所述塑料吸头(2)为橡胶材质,塑料吸头口径0.5-1.0cm,套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华何东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