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41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车组控制单元,具体为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解决现有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不适合ACU和TCU合并后的控制单元的问题。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包括控制单元箱体,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底部的底部支架,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顶部的固定顶板,固定于底部支架和固定顶板之间的左右立柱;底部支架由支撑平板和垂直支撑于支撑平板底面两端的支撑腿构成,支撑平板的中心部件镂空或成孔,以此与控制单元底部的散热孔相匹配;控制单元置于底部支架上并与左右立柱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控制单元质量和外形变化带来的组装难题,做到了整面接触固定;达到了多功能、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效果,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EMU Contro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车组控制单元,具体为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上的辅助控制单元(ACU)与牵引控制单元(TCU)是各自独立安装的,分别安装在控制单元箱体(控制柜)内:在控制单元箱体底部放置底支架1和顶部放置侧拉板2,如图1所示。底支架1分成左右两个,左右两侧的底支架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控制单元(ACU或TCU)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控制单元进行固定安装,底支架还可以对控制单元前后和上下位移进行限制;控制单元顶部与侧拉板进行固定,可以对控制单元的左右位移起到限制作用。按照客户要求,辅助辅助控制单元(ACU)与牵引控制单元(TCU)合成在一个控制单元中,控制功能区域更加统一,但外形尺寸变大,质量增加,上述现有安装结构的底支架无法确保其承重能力,且合并后的控制单元底部均为散热孔,影响其安装和维修拆卸;现有的安装结构无法对前后侧进行确切定位。总之,现有的安装结构已经不适合ACU和TCU合并后的控制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不适合ACU和TCU合并后的控制单元的问题,提供一种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以适应ACU和TCU合并后的控制单元的安装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包括控制单元箱体,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底部的底部支架,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顶部的固定顶板,固定于底部支架和固定顶板之间的左右立柱;底部支架由支撑平板和垂直支撑于支撑平板底面两端的支撑腿构成,支撑平板的中心部件镂空或成孔,以此与控制单元底部的散热孔相匹配;控制单元置于底部支架上并与左右立柱固定。进一步地,立柱由角钢制成,角钢的一个折面分布有用于与控制单元固定的定位安装孔,角钢的另一个折面下部开有用于与底部支架的支撑腿固定的连接孔;控制单元置于底部支架上,角钢立柱同时卡扣于控制单元和底部支架的支撑腿的棱角部,并通过其一个折面上的定位安装孔与控制单元固定、通过另一个折面上的连接孔与底部支架的支撑腿固定。左右立柱正面的安装定位孔与控制单元安装孔一一匹对,实现准确安装定位;角钢立柱上的定位安装孔对控制单元进行竖向、垂向安装的准确定位并加以限制,折弯边对横向安装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控制单元质量和外形变化带来的组装难题,做到了整面接触固定;同时还兼顾了接地和线缆路径方面的设计,达到了多功能、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效果,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具有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坚固耐用的特点,满足工艺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带控制单元);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不带控制单元);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支架,2-侧拉板,3-底部支架,3-1-支撑平板,3-2-支撑腿,4-固定顶板,5-立柱,5-1-连接板,5-1-1-铆接孔,6-控制单元,7-定位安装孔,8-连接孔,9-控制单元箱体,10-走线架,11-接地孔,12-风扇。具体实施方式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包括控制单元箱体9,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底部的底部支架3,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顶部的固定顶板4,固定于底部支架3和固定顶板4之间的左右立柱5;底部支架3由支撑平板3-1和垂直支撑于支撑平板3-1底面两端的支撑腿3-2构成,支撑平板3-1的中心部件镂空或成孔,以此与控制单元6底部的散热孔相匹配;控制单元6置于底部支架3上并与左右立柱5固定。立柱5由角钢制成,角钢的一个折面分布有用于与控制单元6固定的定位安装孔7,角钢的另一个折面下部开有用于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固定的连接孔8;控制单元6置于底部支架3上,角钢立柱5同时卡扣于控制单元6和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的棱角部,并通过其一个折面上的定位安装孔7与控制单元6固定、通过另一个折面上的连接孔8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固定。具体实施时,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为板状,以提高承重能力。由于ACU和TCU合并后的外形尺寸和重量比较大,安装设计要兼具兼顾适用性和轻量化,为此,板状支撑腿3-2中心部位镂空,固定顶板4上也开有减重孔。控制单元的高度方向尺寸比较大,重量也较大,为了达到承重要求,底部支架3和固定顶板4采用不锈钢钣金件折弯而成。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与控制单元箱体9的底面进行焊接,使得底部支架3在控制单元箱体9内部准确定位固定;立柱5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之间采用铆接。立柱5的顶部垂直固定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上开有铆接孔5-1-1,立柱5通过铆接孔5-1-1与固定顶板4铆接,以实现立柱5与固定顶板4的连接。为便于控制单元面板走线,在控制单元箱体9底面、底部支架3前侧设置走线架10,走线架10的面板上均布有网格,将线缆绑扎在网络上,使得线缆能整齐规范。立柱5上还开有接地孔11,确保整个控制单元框架能可靠接地。顶部固定顶板4与控制单元6间留有空间,且控制单元箱体9后侧板安装风扇12,便于控制单元向外部散热。组装时先将底座支架3焊接在控制单元箱体9的底侧,再将两侧立柱5一端铆接到底座支架3上,另一端铆接到固定顶板4上。电控组装时先安装固定控制单元箱体9后侧板上的风扇,再安装控制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箱体(9),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底部的底部支架(3),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顶部的固定顶板(4),固定于底部支架(3)和固定顶板(4)之间的左右立柱(5);底部支架(3)由支撑平板(3-1)和垂直支撑于支撑平板(3-1)底面两端的支撑腿(3-2)构成,支撑平板(3-1)的中心部件镂空或成孔,以此与控制单元(6)底部的散热孔相匹配;控制单元(6)置于底部支架(3)上并与左右立柱(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箱体(9),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底部的底部支架(3),固定于控制单元箱体(9)顶部的固定顶板(4),固定于底部支架(3)和固定顶板(4)之间的左右立柱(5);底部支架(3)由支撑平板(3-1)和垂直支撑于支撑平板(3-1)底面两端的支撑腿(3-2)构成,支撑平板(3-1)的中心部件镂空或成孔,以此与控制单元(6)底部的散热孔相匹配;控制单元(6)置于底部支架(3)上并与左右立柱(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柱(5)由角钢制成,角钢的一个折面分布有用于与控制单元(6)固定的定位安装孔(7),角钢的另一个折面下部开有用于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固定的连接孔(8);控制单元(6)置于底部支架(3)上,角钢立柱(5)同时卡扣于控制单元(6)和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的棱角部,并通过其一个折面上的定位安装孔(7)与控制单元(6)固定、通过另一个折面上的连接孔(8)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架(3)的支撑腿(3-2)为板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莉丁巧娅张强强孙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总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