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研究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态网络构建已经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生态网络构建的基础是确定生态源地,生态源地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原点,是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组分。但是现有的在识别生态源地时,还缺乏生态源地与其生态服务空间格局关系的研究,明确生态源地对应的生态服务类型的图谱关系研究以及依据生态服务识别其生态源地重要性的图谱关系研究,目前在生态网络构建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太少,生态网络构建框架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以解决目前在生态网络构建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太少,生态网络构建框架较为简单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包括:S1、建立因子评价机制,选取因子,其中因子包括生态服务因子和人类干扰因子;S2、对选取的生态服务因子划分等级;S3、选取各种生态服务因子等级符合要求的区域作为生态源地,引入逻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因子评价机制,选取因子,其中因子包括生态服务因子和人类干扰因子;S2、对选取的生态服务因子划分等级;S3、选取各种生态服务因子等级符合要求的区域作为生态源地,引入逻辑编码建立生态服务逻辑编码模型,并依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制作生态服务逻辑图谱;S4、引入人类干扰因子改进阻力面模型,建立人类干扰因子模型;S5、结合生态源地和阻力面,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S6、建立生态服务耦合重力模型,用于对识别的生态廊道进行评价,构建生态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因子评价机制,选取因子,其中因子包括生态服务因子和人类干扰因子;S2、对选取的生态服务因子划分等级;S3、选取各种生态服务因子等级符合要求的区域作为生态源地,引入逻辑编码建立生态服务逻辑编码模型,并依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制作生态服务逻辑图谱;S4、引入人类干扰因子改进阻力面模型,建立人类干扰因子模型;S5、结合生态源地和阻力面,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S6、建立生态服务耦合重力模型,用于对识别的生态廊道进行评价,构建生态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选取因子和建立因子评价机制的具体方法如下:S101、基于专家知识库、区域政策、区域人为因素、区域环境因素对多种因子进行处理、分析;S102、基于选取的生态服务因子和人类干扰因子,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生态服务的空间格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将生态服务因子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一般重要、轻度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和极重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服务逻辑编码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如下:S301、基于Gis重分类功能提取各种生态服务的极重要区,将极重要区的栅格值赋值为“1”,区域内其余部分赋值为“0”;S30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生态服务因子的权重,设生态服务因子1、生态服务因子2、生态服务因子3、……和生态服务因子n的权重分别为X1、X2、X3、……和Xn,将各生态服务的权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其对应的生态服务空间栅格值分别为(G1)ij、(G2)ij、(G3)ij、......和(Gn)ij,上述中n都为正整数,建立生态服务逻辑编码模型;具体如公式所示:Tij=(G1)ij×10n-1+(G2)ij×10n-2+…+(Gn)ij×10n-n式中:Tij为栅格图像上第i行第j列栅格的生态服务逻辑编码值,表示生态源地与其对应生态服务因子的逻辑关系,栅格计算方法包括多种形式,针对不同权重的生态服务因子计算,采用两个相邻权重的生态服务因子间计算,或者是针对区域内特定类型的生态服务,有目的地选择特定生态服务因子计算,或者对选取的所有生态服务因子进行叠置运算,得到整个区域内生态服务逻辑编码图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态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东川,陈俊合,王志恒,孙志超,张仙,王潇,张威,汪翡翠,刘金雅,胡炳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