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76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匀光元件靠近入光面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中;遮光层,设置在非显示区中,并位于导光板与匀光元件之间。因此,可以阻挡光从非显示区中泄露到外部,进一步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占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情况下,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现象。

A Backligh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的背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背光模组是电子装置的重要部件,目前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通常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即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导光板,经导光板导光后为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然而由于这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和一些相关的结构需要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因此,占用了较大的非显示区域,不利于窄边框和全面屏的实现,如何缩短背光模组在非显示区域的宽度而又不影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匀光元件靠近入光面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中;遮光层,设置在非显示区中,并位于导光板与匀光元件之间。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非显示区中,并在导光板与匀光元件之间设置遮光层,可以阻挡光从非显示区中泄露到外部,因此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占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情况下,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匀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遮光层遮光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追求窄边框或全面屏的当下,通常会尽力将一些非光学元件,即不实质参与发光与光的传输的元件进行省略,例如将仅作为单独的遮光功能的元件去除,由此可以节省该元件的空间,从而进一步进行窄边框或全面屏的设计。例如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可以将设置在导光板上,并位于匀光元件的侧面的遮光元件去除。但是,除去遮光功能的元件将会出现漏光的问题,最终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请参阅本申请提供的以下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框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匀光元件14、光源15以及遮光层16。背框11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背框11包括底壁111和侧壁112,底壁111与侧壁112弯折连接,底壁111与侧壁112围成容置腔。背框1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铁、铝等,也可以为塑胶。反射片12设置于背框11的底壁111上,且位于容置腔内部。反射片12可将入射的光进行反射。导光板13设置于反射片12上,且位于容置腔内部。导光板13包括入光端部131和导光板主体部132,入光端部131设置有入光面133,导光板主体部132设置有出光面134。入光端部131厚度大于导光板主体132的厚度,且该入光端部131从入光面133至远离入光面133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导光板主体部132厚度均匀,即处处厚度相等。光源15设置在入光面131一侧,且设置在反射片12未被导光板13覆盖的区域上。光源15可为LED灯。匀光元件14设置在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4上,匀光元件14靠近入光面132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140中。光源15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13的入光面132入射到导光板13的入光端部131中,入光端部131利用其楔形结构将光线导入导光板主体部132中,导光板主体部132引导光线遍布整个导光板主体部132后传输到匀光元件14,匀光元件14将入射的光线进行扩散、聚光增亮等处理后作为背光模组的输出。其中,部分从导光板132的远离出光面134的侧面漏出的光线将被反射片12反射回导光板13内。应理解,从背光模组输出的光将会在显示区中进行显示而形成所需的图像。目前为了追求高屏占比,即宽屏甚至全面屏的设计,将会对非显示区的设计宽度提出极为苛求的限制,窄边框的设计通常是将一些并不是对光的发出和传输起到实质性意义的元件去除,例如一些仅起到遮光作用的元件。这就很容易导致非显示区产生漏光的现象。对此,本实施例中在非显示区中设置了遮光层来避免漏光的问题。具体而言,遮光层16设置在非显示区140中,并位于导光板13与匀光元件14之间。可以阻挡从光源15发出的光线在非显示区140中泄露到外部,因此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占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情况下,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遮光层16为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形成的黑色油墨层。可以形成在匀光元件14的靠近导光板13的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导光板13的靠近匀光元件14的表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层16可以为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应理解,遮光层16还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请继续参阅图1,匀光元件14包括依次设置在出光面134上的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以及第二增光膜143。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彼此互为独立的膜层。也就是说,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三者分别独立完成后安装在一起。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三者的形状可相同,可均为方形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图1是为沿图2中匀光元件的A-A位置剖切时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其A-A位置经过光源15。不难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只要经过光源15处处剖面图是一致的。第一增光膜142可称为下增光膜,第二增光膜143可称为上增光膜。遮光层16设置在扩散膜141与导光板13之间。更具体的,遮光层16设置在扩散膜141与导光板13的导光板主体部132之间。进一步的,遮光层16可设置为具有粘贴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匀光元件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中;遮光层,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中,并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匀光元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匀光元件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中;遮光层,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中,并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匀光元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形成的黑色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元件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扩散膜、第一增光膜以及第二增光膜,所述扩散膜、所述第一增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彼此互为独立的膜层,其中,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FPC电路板与FPC固定胶带,所述FPC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上并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FPC固定胶带设置在所述FPC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以将所述FPC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扩散膜包括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