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954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真空泵的转速,容易出现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真空发生装置、补液装置和分离储液罐;补液装置包括支管一、补偿稳压罐、阀体和磁力驱动阀;阀体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容腔组;容腔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布的容腔一、容腔二、容腔三、容腔四、容腔五、阀杆滑道一、阀杆滑道二、压力通道二和补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采用任何电器元件,在负压下降时就能自动喷射补液,避免螺旋叶片在没有介质时工作发热,从而导致损坏;而且在浮渣泡沫与螺旋叶片接触之前,先用过滤填料过滤掉腐蚀性成分,并通过保温介质进行加热,避免具有腐蚀性以及粘性的气泡与螺旋叶片接触,导致螺旋叶片损坏。

An automatic pneumatic scum foam removing negative press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石化行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渣废水表面通常漂浮着一些浮渣,这些浮渣为油性、腐蚀性介质,并具有粘性,冷却后会固化并形成表面气泡,气泡中气体占98%-99%。目前去除这些气泡都是用真空泵,然而气泡具有腐蚀性以及粘性,进入真空泵极易导致真空泵损坏;气泡的存在使得真空泵中介质不稳定,没有润滑介质时发热很厉害,真空度很难建立起来,负压也很难控制。另外,现有都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真空泵的转速,真空度下降就通过提高真空泵的转速或者向真空泵内加液体,从而提高真空度;但是由于真空泵内环境具有腐蚀性强和湿度大的特点,传感器等电器元件的灵敏度会受影响。因此,研发一种不采用任何电器元件、负压下降时就能自动加水的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本专利技术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补液装置(2)、分离储液罐(3)、输液管(4)、排液管(5)和真空抽头(6)。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1)包括壳体(1-1)、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下隔板(1-4)、保温介质管道(1-5)、过滤罐(1-6)、过滤填料(1-7)、叶片外罩(1-8)、电机安装座(1-9)、电机(1-10)、叶片安装轴(1-11)、螺旋叶片(1-12)、导叶轮(1-13)、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输液管道(1-15)、真空管道(1-16)、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和密封盖(1-18);所述的壳体(1-1)内焊接有由上往下间距设置的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壳体(1-1)的内腔被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分隔成由上往下保温介质输出腔、输液腔、真空发生腔和保温介质输入腔;四根保温介质管道(1-5)沿周向均布;保温介质管道(1-5)穿过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设置,且保温介质管道(1-5)外壁与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均焊接;保温介质管道(1-5)的顶端与保温介质输出腔连通,底端与保温介质输入腔连通;所述的中间隔板(1-3)开设有三个过滤罐安装孔,每个过滤罐安装孔处设置一个过滤罐(1-6);过滤罐(1-6)穿过过滤罐安装孔;过滤罐(1-6)顶部一体成型的支撑环支撑在中间隔板(1-3)上,并与中间隔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过滤罐(1-6)顶部的支撑环与中间隔板(1-3)之间设有密封垫;过滤罐(1-6)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罐(1-6)内放置有过滤填料(1-7);所述的叶片外罩(1-8)穿过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设置,且叶片外罩(1-8)与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均焊接;电机安装座(1-9)置于壳体(1-1)外,并与叶片外罩(1-8)通过螺栓固定;电机安装座(1-9)与叶片外罩(1-8)之间设置密封垫;电机(1-10)的座体固定在电机安装座(1-9)上;电机(1-1)的输出轴与叶片安装轴(1-1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叶片安装轴(1-11)设置在叶片外罩(1-8)内,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安装座(1-5)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1-4)上;电机安装座(1-5)与叶片安装轴(1-1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环;螺旋叶片(1-12)固定在叶片安装轴(1-11)上;螺旋叶片(1-12)的入流端端面固定有导叶轮(1-13);导叶轮(1-13)上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六片导叶;保温介质输出腔与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连通,输液腔与输液管道(1-15)一端连通,真空发生腔与真空管道(1-16)一端连通,保温介质输入腔与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连通;壳体(1-1)的顶板上位于每个过滤罐安装孔正上方均开设一个操作口;每个操作口上方通过螺栓固定一个密封盖(1-18),且操作口与密封盖之间设置密封垫。排液管(5)穿过壳体(1-1)和叶片外罩(1-8),且排液管(5)一端与叶片外罩(1-8)内腔连通;输液管(4)一端与输液管道(1-15)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真空抽头(6)连通。所述的补液装置(2)包括支管一(8)、补偿稳压罐(9)、阀体(7)和磁力驱动阀(10);磁力驱动阀(10)采用非金属材质;支管一(8)输入端与输液管(4)的一个侧壁开口连通,且支管一(8)输入端固定有稳压阻尼喷嘴一(11);稳压阻尼喷嘴一(11)开设有阻尼孔;支管一(8)置于补偿稳压罐(9)内的管段由靠近输液管(4)的竖直段和远离输液管(4)的水平段组成;水平段侧壁开口与补偿稳压罐(9)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支管通道(10-1)一端与支管一(8)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磁力驱动阀(10)的球形阀芯作用腔(10-2)底部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阀间通道一(10-3)底端与支管通道(10-1)连通;球形磁力阀芯(10-4)设置在球形阀芯作用腔(10-2)的锥形孔内;滑杆(10-7)固定在磁力驱动阀(10)的磁力块安装孔(10-5)内,磁力块安装孔(10-5)的底端设有闷盖;闷盖与磁力驱动阀(10)通过螺栓连接,且闷盖与磁力驱动阀(10)之间设有密封圈;磁力块(10-6)与滑杆(10-7)构成滑动副,且磁力块(10-6)侧部与磁力块安装孔(10-5)的侧壁之间设置密封圈;磁力块(10-6)将磁力块安装孔(10-5)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的侧壁与支管通道(10-1)通过压力通道一(10-8)连通,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抽气通道(10-10);抽气通道的抽气口设置气门芯;抽气通道内的压强为0kpa。所述的阀体(7)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容腔组;所述的容腔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布的容腔一(7-1)、容腔二(7-2)、容腔三(7-3)、容腔四(7-4)、容腔五(7-5)、阀杆滑道一(7-6)、阀杆滑道二(7-7)、压力通道二(7-8)和补液口(7-9);容腔一(7-1)与容腔二(7-2)之间通过弹性片一分隔;容腔一(7-1)底面和弹性片一分别与弹簧一(7-10)两端固定;弹簧一(7-10)为压簧;容腔二(7-2)顶部与阀杆滑道一(7-6)底部连通,容腔二(7-2)侧壁开设有大气输入通道;阀杆滑道一(7-6)与阀杆一构成滑动副,且阀杆一的锥形轴段与阀杆滑道一(7-6)的锥形孔匹配;阀杆一底端与弹性片一固定;阀杆滑道一(7-6)顶端固定有封闭板,容腔三(7-3)与容腔四(7-4)之间通过弹性片二分隔,弹性片二和封闭板分别与弹簧二(7-12)两端固定;所述的弹簧二(7-12)为压簧;所述的阀杆滑道二(7-7)设置在容腔四(7-4)顶部和容腔五(7-5)底部之间;阀杆滑道二(7-7)与阀杆二构成滑动副,且阀杆二底端与弹性片二固定;阀杆滑道二(7-7)处设置密封圈;阀杆滑道一(7-6)侧壁与容腔四(7-4)侧壁通过压力通道二(7-8)连通;所述的补液口(7-9)与容腔五顶端连通;两个容腔组的容腔一(7-1)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一连通,两个容腔组的容腔三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二连通,两个容腔组的容腔四之间通过连接通道三连通;连接通道二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补液装置(2)、分离储液罐(3)、输液管(4)、排液管(5)和真空抽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1)包括壳体(1‑1)、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下隔板(1‑4)、保温介质管道(1‑5)、过滤罐(1‑6)、过滤填料(1‑7)、叶片外罩(1‑8)、电机安装座(1‑9)、电机(1‑10)、叶片安装轴(1‑11)、螺旋叶片(1‑12)、导叶轮(1‑13)、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输液管道(1‑15)、真空管道(1‑16)、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和密封盖(1‑18);所述的壳体(1‑1)内焊接有由上往下间距设置的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壳体(1‑1)的内腔被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分隔成由上往下保温介质输出腔、输液腔、真空发生腔和保温介质输入腔;四根保温介质管道(1‑5)沿周向均布;保温介质管道(1‑5)穿过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设置,且保温介质管道(1‑5)外壁与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均焊接;保温介质管道(1‑5)的顶端与保温介质输出腔连通,底端与保温介质输入腔连通;所述的中间隔板(1‑3)开设有三个过滤罐安装孔,每个过滤罐安装孔处设置一个过滤罐(1‑6);过滤罐(1‑6)穿过过滤罐安装孔;过滤罐(1‑6)顶部一体成型的支撑环支撑在中间隔板(1‑3)上,并与中间隔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过滤罐(1‑6)顶部的支撑环与中间隔板(1‑3)之间设有密封垫;过滤罐(1‑6)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罐(1‑6)内放置有过滤填料(1‑7);所述的叶片外罩(1‑8)穿过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设置,且叶片外罩(1‑8)与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均焊接;电机安装座(1‑9)置于壳体(1‑1)外,并与叶片外罩(1‑8)通过螺栓固定;电机安装座(1‑9)与叶片外罩(1‑8)之间设置密封垫;电机(1‑10)的座体固定在电机安装座(1‑9)上;电机(1‑1)的输出轴与叶片安装轴(1‑1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叶片安装轴(1‑11)设置在叶片外罩(1‑8)内,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安装座(1‑5)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1‑4)上;电机安装座(1‑5)与叶片安装轴(1‑1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环;螺旋叶片(1‑12)固定在叶片安装轴(1‑11)上;螺旋叶片(1‑12)的入流端端面固定有导叶轮(1‑13);导叶轮(1‑13)上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六片导叶;保温介质输出腔与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连通,输液腔与输液管道(1‑15)一端连通,真空发生腔与真空管道(1‑16)一端连通,保温介质输入腔与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连通;壳体(1‑1)的顶板上位于每个过滤罐安装孔正上方均开设一个操作口;每个操作口上方通过螺栓固定一个密封盖(1‑18),且操作口与密封盖之间设置密封垫;排液管(5)穿过壳体(1‑1)和叶片外罩(1‑8),且排液管(5)一端与叶片外罩(1‑8)内腔连通;输液管(4)一端与输液管道(1‑15)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真空抽头(6)连通;所述的补液装置(2)包括支管一(8)、补偿稳压罐(9)、阀体(7)和磁力驱动阀(10);磁力驱动阀(10)采用非金属材质;支管一(8)输入端与输液管(4)的一个侧壁开口连通,且支管一(8)输入端固定有稳压阻尼喷嘴一(11);稳压阻尼喷嘴一(11)开设有阻尼孔;支管一(8)置于补偿稳压罐(9)内的管段由靠近输液管(4)的竖直段和远离输液管(4)的水平段组成;水平段侧壁开口与补偿稳压罐(9)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支管通道(10‑1)一端与支管一(8)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磁力驱动阀(10)的球形阀芯作用腔(10‑2)底部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阀间通道一(10‑3)底端与支管通道(10‑1)连通;球形磁力阀芯(10‑4)设置在球形阀芯作用腔(10‑2)的锥形孔内;滑杆(10‑7)固定在磁力驱动阀(10)的磁力块安装孔(10‑5)内,磁力块安装孔(10‑5)的底端设有闷盖;闷盖与磁力驱动阀(10)通过螺栓连接,且闷盖与磁力驱动阀(10)之间设有密封圈;磁力块(10‑6)与滑杆(10‑7)构成滑动副,且磁力块(10‑6)侧部与磁力块安装孔(10‑5)的侧壁之间设置密封圈;磁力块(10‑6)将磁力块安装孔(10‑5)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的侧壁与支管通道(10‑1)通过压力通道一(10‑8)连通,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抽气通道(10‑10);抽气通道的抽气口设置气门芯;抽气通道内的压强为0kpa;所述的阀体(7)开设有对称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气控浮渣泡沫去除负压系统,包括真空发生装置(1)、补液装置(2)、分离储液罐(3)、输液管(4)、排液管(5)和真空抽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1)包括壳体(1-1)、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下隔板(1-4)、保温介质管道(1-5)、过滤罐(1-6)、过滤填料(1-7)、叶片外罩(1-8)、电机安装座(1-9)、电机(1-10)、叶片安装轴(1-11)、螺旋叶片(1-12)、导叶轮(1-13)、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输液管道(1-15)、真空管道(1-16)、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和密封盖(1-18);所述的壳体(1-1)内焊接有由上往下间距设置的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壳体(1-1)的内腔被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分隔成由上往下保温介质输出腔、输液腔、真空发生腔和保温介质输入腔;四根保温介质管道(1-5)沿周向均布;保温介质管道(1-5)穿过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设置,且保温介质管道(1-5)外壁与上隔板(1-2)、中间隔板(1-3)和下隔板(1-4)均焊接;保温介质管道(1-5)的顶端与保温介质输出腔连通,底端与保温介质输入腔连通;所述的中间隔板(1-3)开设有三个过滤罐安装孔,每个过滤罐安装孔处设置一个过滤罐(1-6);过滤罐(1-6)穿过过滤罐安装孔;过滤罐(1-6)顶部一体成型的支撑环支撑在中间隔板(1-3)上,并与中间隔板(1-3)通过螺栓固定;过滤罐(1-6)顶部的支撑环与中间隔板(1-3)之间设有密封垫;过滤罐(1-6)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罐(1-6)内放置有过滤填料(1-7);所述的叶片外罩(1-8)穿过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设置,且叶片外罩(1-8)与壳体(1-1)的顶板、上隔板(1-2)以及中间隔板(1-3)均焊接;电机安装座(1-9)置于壳体(1-1)外,并与叶片外罩(1-8)通过螺栓固定;电机安装座(1-9)与叶片外罩(1-8)之间设置密封垫;电机(1-10)的座体固定在电机安装座(1-9)上;电机(1-1)的输出轴与叶片安装轴(1-1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叶片安装轴(1-11)设置在叶片外罩(1-8)内,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安装座(1-5)上,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壳体(1-4)上;电机安装座(1-5)与叶片安装轴(1-1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环;螺旋叶片(1-12)固定在叶片安装轴(1-11)上;螺旋叶片(1-12)的入流端端面固定有导叶轮(1-13);导叶轮(1-13)上焊接有沿周向均布的六片导叶;保温介质输出腔与保温介质输出管道(1-14)连通,输液腔与输液管道(1-15)一端连通,真空发生腔与真空管道(1-16)一端连通,保温介质输入腔与保温介质输入管道(1-17)连通;壳体(1-1)的顶板上位于每个过滤罐安装孔正上方均开设一个操作口;每个操作口上方通过螺栓固定一个密封盖(1-18),且操作口与密封盖之间设置密封垫;排液管(5)穿过壳体(1-1)和叶片外罩(1-8),且排液管(5)一端与叶片外罩(1-8)内腔连通;输液管(4)一端与输液管道(1-15)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真空抽头(6)连通;所述的补液装置(2)包括支管一(8)、补偿稳压罐(9)、阀体(7)和磁力驱动阀(10);磁力驱动阀(10)采用非金属材质;支管一(8)输入端与输液管(4)的一个侧壁开口连通,且支管一(8)输入端固定有稳压阻尼喷嘴一(11);稳压阻尼喷嘴一(11)开设有阻尼孔;支管一(8)置于补偿稳压罐(9)内的管段由靠近输液管(4)的竖直段和远离输液管(4)的水平段组成;水平段侧壁开口与补偿稳压罐(9)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支管通道(10-1)一端与支管一(8)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磁力驱动阀(10)的球形阀芯作用腔(10-2)底部连通;磁力驱动阀(10)的阀间通道一(10-3)底端与支管通道(10-1)连通;球形磁力阀芯(10-4)设置在球形阀芯作用腔(10-2)的锥形孔内;滑杆(10-7)固定在磁力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珊珊潘国军连加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