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35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扇组件,包括:    中空壳体,其上盖合一盖体;    线圈组,与电路板一起安装在壳体内;    风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风扇设有中空套体,套体中间设有固定的芯轴,所述芯轴穿过所述线圈组,使所述线圈组位于所述套体内,在所述套体内缘设置有永磁铁,而在套体外侧设置有多片扇叶;    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两端可转动地分别抵靠在盖体与壳体内的底面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散热风扇或抽水用泵等装置上的风扇组件,使用本技术,能够在不改变散热风扇或泵等的规格的情况下,增加其转动扭力,使散热风扇或泵等能达到最佳的转动效果。现有技术如图1、图2所示,传统使用在电子设备上的风扇组件10a包括中空壳体1a,在壳体1a上设有圆形的腔室11a,腔室11a的内底面设有枢接座12a,在枢接座12a的中间凸设有轴套13a。轴套13a的外缘套设线圈组2a,该线圈组2a与电路板21a连接在一起。先将多片硅钢片22a重叠放置,再在硅钢片22a上绕设线圈23a,这样就构成了线圈组2a。另外,还包括风扇3a,该风扇3a设有中空套体31a,在套体31a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芯轴32a,在套体31a的内缘环设永磁铁33a,而在套体31a的外侧环设多个扇叶34a。组装时,先将该线圈组2a连同电路板21a套设在壳体1a的轴套13a上,再将风扇3a的芯轴32a穿过线圈组2a安装在轴套13a内,使整个线圈组2a位于风扇3a的套体31a内,且与永磁铁33a相对应。芯轴32a在轴套13a内与轴承14a及垫片15a相套设。并依靠该轴承14a来定位芯轴32a,使芯轴32a在同一轴线上旋转。如图2所示,由于上述公知的轴承14a位于轴套13a内并与芯轴32a相套设,所以该轴套13a的直径势必要足够大,才能容纳下轴承14a,而相对地就会减少套设在轴套13a外的硅钢片22a的面积。因此,如何在不改变风扇组件10a的规格的情况下而仍能增加硅钢片22a的面积,使整个风扇3a的转动扭力增加,以使风扇3a达到最佳的转动效果,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课题。此外,公知的风扇组件因安装有轴承,芯轴在轴承中旋转,须添加润滑剂,以保持芯轴旋转的顺畅,这增添了使用上的不便,而且一旦未添加润滑剂,就会产生噪音。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缺陷,结合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潜心研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设计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在不改变风扇或泵等的规格的情况下,仍能增加其转动扭力,使风扇或泵等能达到最佳的转动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可减少风扇或泵等的风扇组件的芯轴在使用中的磨擦面积,以延长寿命,提高效能,且无须润滑,也没有噪音产生,使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可保持风扇或泵等的芯轴的旋转轴心的稳定,使芯轴在旋转中不易偏移、晃动,以避免产生两端磨耗不均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风扇组件的风扇的中间设有芯轴,芯轴穿过线圈组,使线圈组位于风扇内,以利用该线圈组通电后与风扇内的永磁铁产生的磁力作用,而使风扇转动。其中,该芯轴与线圈组间未套设有轴承,而是使芯轴两端分别呈活动抵靠状态,使芯轴在旋转时仍能定位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因为不在芯轴的中间安装轴承,所以可使对应于此处的线圈组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加线圈组的硅钢片面积,使硅钢片产生更大的磁力,进而增加整个风扇组件(如风扇)的转动扭力,使之能达到最佳的转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风扇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公知风扇组件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使用本技术的散热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使用本技术的散热风扇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技术的散热风扇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使用本技术的抽水泵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图2中组件代表符号列表如下风扇组件 10a 壳体 1a腔室 11a 枢接座12a轴套 13a 轴承 14a垫片 15a 线圈组2a电路板 21a 硅钢片22a线圈 23a 风扇 3a套体 31a 芯轴 32a永磁铁 33a 扇叶 34a图3到图6中组件代表符号列表如下风扇组件 10 壳体 1腔室 11 枢接座12凹槽 13 线圈组2电路板 21 硅钢片22线圈 23、64 风扇 3套体 31 芯轴 32、66永磁铁 33、63 扇叶 34、65盖体 4 凹槽 41抽水泵 20 本体 6入水口 61 出水口62上抵靠座 67 通气孔671下抵靠座 6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列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既可以用于抽风散热用的装置如散热风扇中,也可以用于不作散热用的装置如抽水用的泵中。如图3、图4所示,风扇组件10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该风扇组件10包括中空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圆形的腔室11,腔室11的内底面设有枢接座12,在枢接座12的中间设有一凹槽13。另外,设有一线圈组2,该线圈组2与一电路板21连接在一起,线圈组2是先将多片硅钢片22重叠放置,再在硅钢片22上绕设线圈23而成。该风扇组件10具有一风扇3,风扇3设有中空套体31,套体31中间设有固定的芯轴32,芯轴32两端分别伸出套体31外,在套体31的内缘环绕有永磁铁33(如图5所示),而在套体31外侧则环绕设置有多片扇叶34。另外设有盖体4,该盖体4盖合在壳体1的顶面,且该盖体4内面中间处也设有一凹槽41。如图3、图5所示,本技术组装时,使线圈组2连同电路板21先安装在壳体1的枢接座12上,然后再将风扇3安装在壳体1内,使风扇3的芯轴32的一端穿过线圈组2,进入壳体1底面所设的凹槽13中。当风扇3安装完成后,该线圈组2正好位于风扇3的套体31内,且与套体31内的永磁铁33相对应。最后,再将盖体4盖合在壳体1上。芯轴32的顶端旋转地抵靠在盖体4的凹槽41内,而另一端可旋转地抵靠在壳体1的凹槽13内,并可在凹槽13和41内转动。因此芯轴32被定位并在同一轴线上旋转。这样,就可组装完成如图4所示的风扇组件10。使用时,在通电后,该线圈组2的硅钢片22与永磁铁33间即会因通电而产生磁力作用,因该磁力作用而使风扇3转动,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如图5所示,本技术中,由于无需安装轴承,故可使对应于此处的线圈组2的面积增大,从而可增加线圈组2的硅钢片22的面积,令硅钢片22能产生更大的磁力,使该风扇组件10在规格不变的情况下,仍能增加整个风扇3的转动扭力,使风扇3能达到最佳的转动效果。此外,由于芯轴3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个凹槽13、41内,所以磨擦面积小,可延长寿命并提升效能,同时,也无须润滑并且不会产生噪音,因而更便于使用。另外,因为芯轴32以其两端作为其旋转时的支点,所以可保持其旋转轴心的稳定性,使芯轴32在旋转中不易偏移、晃动,进而避免出现两端磨耗不均的现象。图6是使用本技术的抽水泵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的该风扇组件使用在抽水泵20上,用来抽水。其中,抽水泵20包括有中空本体6。在本体6的底部设有一入水口61,而在与入水口61相邻的一侧设有一出水口62,本体6内设有永磁铁63,永磁铁63的外侧环绕有线圈组64,并在永磁铁63的下侧设有扇叶65。另外,在永磁铁63与扇叶65之间套设一芯轴66,该芯轴66与扇叶65之间通过直接的植入射出予以固定(以塑胶射出成形,使芯轴66被扇叶65包覆而结合为一体),而其两端则分别抵靠在本体6的上抵靠座67及下抵靠座68上,上抵靠座67上设有通气孔671,所以该芯轴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宏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