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260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包括由片状材质经螺旋缠绕相互熔接而成的管体和呈螺旋状绕于管体外壁的加强肋条,所述管体按质量配比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5‑85%;聚丙烯树脂8‑10%;增强剂4‑9%;偶联剂2‑6%;抗氧化剂1‑2%;改性剂1‑3%;润滑剂3‑5%;余量为填料。本技术方案极大的降低了管材的加工难度和提高管材的分子结构性能,提高管材整的结构强度。

Polypropylene-Polyvinyl Chloride Blend (MPVP) Spiral Wind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
,具体来说,是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
技术介绍
MPVP又称为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原料,其制作的缠绕管在工程、排水等领域广泛使用,为防止在铺设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其结构强度方面要求较高;亟待开发具有一种结构上高强度的管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缠绕管。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包括由片状材质经螺旋缠绕相互熔接而成的管体和呈螺旋状绕于管体外壁的加强肋条,所述管体按质量配比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5-85%;聚丙烯树脂8-10%;增强剂4-9%;偶联剂2-6%;抗氧化剂1-2%;改性剂1-3%;润滑剂3-5%;余量为填料。进一步限定,管体制作方法为: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抗氧化剂、改性剂、润滑剂、增强剂和填料按配比混合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1000℃熔化搅拌,熔化搅拌时间为5-8分钟,再将流动混合物密闭冷却至380-420摄氏度;最后挤出成型。进一步限定,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为粒径50-200μm的粉末。进一步限定,所述润滑剂为有机锡稳定剂和石蜡-硬脂酸钙的混合物。进一步限定,所述氧化剂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剂。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晴橡胶或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增强剂为石墨烯、白炭黑、玻璃纤维、石棉、碳纤维、硼纤维、芳酰胺纤维、不锈钢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润滑剂由有机锡稳定剂和石蜡-硬脂酸钙的混合物组成,石蜡-硬脂酸钙能够有效改善聚丙烯树脂与有机锡反应造成对金属壁的粘附倾向,使聚丙烯树脂在搅拌和挤压成型过程中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与设备发生粘附,极大的降低了加工难度。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剂主要作用是分解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积聚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降解最关键的步骤,当一定浓度的氢过氧化物生成后,自由基氧化反应将快速推进,因此亚磷酸酯抗氧剂对老化的抑制至关重要。同时,亚磷酸酯抗氧剂具有良好的色泽保护能力,能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温度。与受阻酚抗氧剂、光稳定剂等有协同效果。钛酸酯在聚烯烃之类的热塑性聚合物中不发生酯交换反应,但在聚酯,环氧树脂中或者在加有酯类增塑剂的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中,酯交换反应却有很大影响。钛酸酯、酯交换反应的活性低,没有初期粘度效应,但酯交换反应可随着时间逐渐进行,这样不但初期的分散性良好,而且填充量可大为增加。由钛白或钛白与色母组成的改性剂,能够有效提高管材的表面结构强度,提高管材的抗冲击性。通过搅拌混合密炼后能够有效提高各分子链的交联稳定性,增强结构强度,提高其抗撕裂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其使用状态的抗老化能力,提高抗疲劳强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加强衬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管体1、加强肋条2、垂边3、加强衬板4、第一板体5、第二板体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包括由片状材质经螺旋缠绕相互熔接而成的管体和呈螺旋状绕于管体外壁的加强肋条,所述管体按质量配比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5-85%;聚丙烯树脂8-10%;增强剂4-9%;偶联剂2-6%;抗氧化剂1-2%;改性剂1-3%;润滑剂3-5%;余量为填料。管体制作方法为: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抗氧化剂、改性剂、润滑剂、增强剂和填料按配比混合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1000℃熔化搅拌,熔化搅拌时间为5-8分钟,再将流动混合物密闭冷却至380-420摄氏度;最后挤出成型。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为粒径50-200μm的粉末。所述润滑剂为有机锡稳定剂和石蜡-硬脂酸钙的混合物。所述氧化剂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剂。所述的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晴橡胶或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强剂为石墨烯、白炭黑、玻璃纤维、石棉、碳纤维、硼纤维、芳酰胺纤维、不锈钢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强肋条为板状结构,所述加强肋条两侧边设有向下弯折的垂边,所述垂边底边与管体外壁熔接,所述垂边向内一侧贴合有若干加强衬板;所述加强衬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重叠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两端分别于第二板体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嵌入垂边内,所述第一板体的热膨胀系数小于第二板体的热膨胀系数。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面为平面,所述第一板体背离第二板体一面中部厚度大于两端厚度。所述第二板体中部向背离第一板体一侧突出呈弧形。本实施例中,润滑剂由有机锡稳定剂和石蜡-硬脂酸钙的混合物组成,石蜡-硬脂酸钙能够有效改善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与有机锡反应造成对金属壁的粘附倾向,使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在搅拌和挤压成型过程中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与设备发生粘附,极大的降低了加工难度。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剂主要作用是分解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积聚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降解最关键的步骤,当一定浓度的氢过氧化物生成后,自由基氧化反应将快速推进,因此亚磷酸酯抗氧剂对老化的抑制至关重要。同时,亚磷酸酯抗氧剂具有良好的色泽保护能力,能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温度。与受阻酚抗氧剂、光稳定剂等有协同效果。钛酸酯在聚烯烃之类的热塑性聚合物中不发生酯交换反应,但在聚酯,环氧树脂中或者在加有酯类增塑剂的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中,酯交换反应却有很大影响。钛酸酯、酯交换反应的活性低,没有初期粘度效应,但酯交换反应可随着时间逐渐进行,这样不但初期的分散性良好,而且填充量可大为增加。由钛白或钛白与色母组成的改性剂,能够有效提高管材的表面结构强度,提高管材的抗冲击性。通过搅拌混合密炼后能够有效提高各分子链的交联稳定性,增强结构强度,提高其抗撕裂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其使用状态的抗老化能力,提高抗疲劳强度。加强衬板由重叠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组成,第一板体两端与第二板体两端固定可以采用粘接、铆接或者焊接等多种方式进行连接,由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且第一板体的热膨胀系数小于第二板体的热膨胀系数,当管材处于高温环境下时,第二板体膨胀后与第一板体之间呈弯曲状,能够有效提高加强肋条斜面的抗弯折性,提高管材的整体结构性能;能够提高使管材适应于高温环境,且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包括由片状材质经螺旋缠绕相互熔接而成的管体和呈螺旋状绕于管体外壁的加强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按质量配比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5‑85%;聚丙烯树脂8‑10%;增强剂4‑9%;偶联剂2‑6%;抗氧化剂1‑2%;改性剂1‑3%;润滑剂3‑5%;余量为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包括由片状材质经螺旋缠绕相互熔接而成的管体和呈螺旋状绕于管体外壁的加强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按质量配比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5-85%;聚丙烯树脂8-10%;增强剂4-9%;偶联剂2-6%;抗氧化剂1-2%;改性剂1-3%;润滑剂3-5%;余量为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其特征在于:管体制作方法为:将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与偶联剂、抗氧化剂、改性剂、润滑剂、增强剂和填料按配比混合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1000℃熔化搅拌,熔化搅拌时间为5-8分钟,再将流动混合物密闭冷却至380-420摄氏度;最后挤出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MPVP)螺旋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为粒径50-200μm的粉末。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爵通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