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20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装置,属于供氧领域的技术方案,其包括有两个吸氧件和一个三通管;其中,两个所述吸氧件相对布置,所述吸氧件设有气孔和容纳腔,所述气孔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吸氧件内部,所述吸氧件能够打开以外露所述容纳腔;另外,所述三通管包括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两个所述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氧件的所述容纳腔连接导通;在使用此方案时,能够打开吸氧件以将功能性或者具有净化功能的药丸放进容纳腔内,所以在供氧过程中,功能性药丸主要是对呼吸道疾病进行预防作用,净化功能的药丸主要是进行消毒杀菌,从而避免带病毒、带细菌的氧气送至使用者体内,因此实现了既供应了氧气又预防了呼吸道疾病的双重功能。

Oxygen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氧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市场上,吸氧装置大概可以分为头戴式、口罩式和耳麦式,但无论是哪种吸氧装置,仅能用于进行单纯的氧气输送,无法对氧气进行杀菌消毒,从而无法实现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氧装置,包括,两个吸氧件,两个所述吸氧件相对布置,所述吸氧件设有气孔和容纳腔,所述气孔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吸氧件内部,所述吸氧件能够打开以外露所述容纳腔;以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两个所述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氧件的所述容纳腔连接导通。其中,所述吸氧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外壳的一部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外壳能够以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的部位为转动中心进行翻转,所述第一外壳能够翻转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包围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一外壳还能够翻转至所述容纳腔处于外露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外壳设有插销,在所述第一外壳翻转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包围所述容纳腔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吸氧件,两个所述吸氧件相对布置,所述吸氧件设有气孔和容纳腔,所述气孔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吸氧件内部,所述吸氧件能够打开以外露所述容纳腔;以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两个所述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氧件的所述容纳腔连接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吸氧件,两个所述吸氧件相对布置,所述吸氧件设有气孔和容纳腔,所述气孔与所述容纳腔导通,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吸氧件内部,所述吸氧件能够打开以外露所述容纳腔;以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两个所述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氧件的所述容纳腔连接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件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外壳的一部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外壳能够以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的部位为转动中心进行翻转,所述第一外壳能够翻转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包围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一外壳还能够翻转至所述容纳腔处于外露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外壳设有插销,在所述第一外壳翻转至与所述第二外壳共同包围所述容纳腔时,所述插销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锁定所述第一外壳的位置。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李法忠何光汉刘冬梅何玉君孙皓聂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