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16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52
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一端与所述袋体连通的导尿管、设置于所述导尿管另一端的连接头,所述导尿管中部设置有两端与所述导尿管连通的取样部,所述取样部与所述导尿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导尿管环形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袋体与所述取样部之间的第一管夹,所述第二防护层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取样部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与所述第二管夹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更加多元化,在实现对导尿管开合的同时对导尿管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延长了导尿管的使用寿命。

A disposable cathete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导尿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导尿袋。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后及神经系统疾患等病人,因为病情和治疗的需要,需通过导尿管协助排尿,导尿管将病人的尿液排到接收尿液的容器中。以前协助病人排尿的导尿装置重复使用,不卫生且操作不便,有人便专利技术了一次性导尿袋。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导尿管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设置在病人尿道中的导尿头中,协助病人将尿液自膀胱中排出。如专利号CN2530646公布的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导尿管和连接头,在导尿管上设置夹子;所述夹子为一体式塑料管夹,一体式塑料管夹为设置有开口的环,开口的一端设置倒钩;开口的另一端尖锐并向环壁外侧倾斜,在环壁内侧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两个的三角形夹合件,在管夹尖锐端及三角形夹合件之间的管夹侧壁上分别设置孔。导尿管穿过一体式塑料管夹上设置的孔将管夹设置在导尿管上。该技术虽然通过在导尿管上设置夹子实现了导尿管与导尿袋的闭合,但是该夹子对导尿管的夹持过程中夹子与导尿管的接触面积小,容易对导尿管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导尿管破损,并且该技术功能单一,不能对病人进行一次尿量的取样,无法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导尿袋,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一次性导尿袋的导尿管在夹子的夹持作用下容易破损且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一端与所述袋体连通的导尿管、设置于所述导尿管另一端的连接头,所述导尿管中部设置有两端与所述导尿管连通的取样部,所述取样部与所述导尿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导尿管环形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袋体与所述取样部之间的第一管夹,所述第二防护层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取样部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第二管夹,所述第一管夹与所述第二管夹结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取样部包括内部开设有容纳腔的柱体、设置于所述柱体侧面的刻度线,所述柱体两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尿管配对的第一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夹包括L型夹板、与所述L型夹板一体连接且与所述L型夹板卡接配合的倒L型夹板,所述倒L型夹板面向所述L型夹板一侧设置有挤压部。作为优选,所述L型夹板包括第一纵向板、与所述第一纵向板一体连接的第一横向板,所述第一纵向板远离所述第一横向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倒L型夹板卡接配合的倒钩,所述第一纵向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横向板面向所述倒L型夹板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挤压部配合用于卡持所述导尿管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倒L型夹板包括第二纵向板、与第二纵向板一体连接的第二横向板,所述第二横向板远离所述第二纵向板一端与所述L型夹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二纵向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作为优选,所所述挤压部包括一端与所述倒L型夹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L型夹板配合的压板,所述压板两端设置有弧形胶垫。作为优选,所述袋体底部设置有密封螺栓。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取样部,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一次尿量的取样,使导尿袋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通过设置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在实现对导尿管开合的同时对导尿管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防止导尿管在多次夹持后出现破损,延长了导尿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第一管夹闭合示意图;图4为第一管夹打开示意图;图中:1-袋体,2-导尿管,3-取样部,3-1-柱体,3-1-1-第一通孔,3-2-刻度线,3-3-容纳腔,4-第一防护层,5-第二防护层,6-第一管夹,6-1-L型夹板,6-1-1-第一纵向板,6-1-1-1-第二通孔,6-1-2-第一横向板,6-1-2-1-卡槽,6-1-3-倒钩,6-2-挤压部,6-2-1-支撑柱,6-2-2-压板,6-2-3-弧形胶垫,6-3-倒L型夹板,6-3-1-第二纵向板,6-3-2-第二横向板,6-3-1-1-第三通孔,7-第二管夹,8-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1、一端与所述袋体1连通的导尿管2、设置于所述导尿管2另一端的连接头8,所述导尿管2中部设置有两端与所述导尿管2连通的取样部3,取样部3用于观察病人一次尿量,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导尿管2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导尿管2环形方向延伸的用于防止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导尿管2连接处反复多次弯折后被折断导致尿液从折断处溢出的第一防护层4和第二防护层5,所述第一防护层4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袋体1与所述取样部3之间的第一管夹6,所述第二防护层5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连接头8之间的第二管夹7,第一防护层4和第二防护层5的设置可防止第一管夹6和第二管夹7在导尿管2上滑动,所述第一管夹6与所述第二管夹7结构相同。所述取样部3包括内部开设有容纳腔3-3的柱体3-1,优选的,这里的容纳腔3-4体积不小于400ml、设置于所述柱体3-1侧面的刻度线3-2,这里的刻度线3-2包括三条等间距的长刻度线,分别标注200ml、300ml、400ml,每条长刻度线下有等间距的四条短刻度线,所述柱体3-1两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尿管2配对的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防护层4和所述第二防护层5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防护层4和所述第二防护层5优选为硅胶,当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导尿管2连接处被弯折时,第一防护层4和第二防护层5对连接处受到的力有一定的缓冲,使连接处不易被折断。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管夹6包括L型夹板6-1、与所述L型夹板6-1一体连接且与所述L型夹板6-1卡接配合的倒L型夹板6-3,所述倒L型夹板6-3面向所述L型夹板6-1一侧设置有挤压部6-2。所述L型夹板6-1包括第一纵向板6-1-1、与所述第一纵向板6-1-1一体连接的第一横向板6-1-2,所述第一纵向板6-1-1远离所述第一横向板6-1-2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倒L型夹板6-3卡接配合的倒钩6-1-3,所述第一纵向板6-1-1中部开设有用于导尿管2通过的第二通孔6-1-1-1,所述第一横向板6-1-2面向所述倒L型夹板6-3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挤压部6-4配合用于卡持所述导尿管2的卡槽6-1-2-1。所述倒L型夹板6-3包括第二纵向板6-3-1、与第二纵向板6-3-1一体连接的第二横向板6-3-2,所述第二横向板6-3-2远离所述第二纵向板6-3-1一端与所述L型夹板6-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纵向板6-3-1中部开设有用于导尿管2通过的第三通孔6-3-1-1。关闭第一管夹6时,通过向第二横向板6-3-2施加一个朝向第一横向板6-1-2的作用力,第二横向板6-3-2向第一横向板6-1-2移动并与倒钩6-1-3卡接,打开第一管夹6时,通过向第二横向板6-3-2施加一个背向第一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1)、一端与所述袋体(1)连通的导尿管(2)、设置于所述导尿管(2)另一端的连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2)中部设置有两端与所述导尿管(2)连通的取样部(3),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导尿管(2)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导尿管(2)环形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护层(4)和第二防护层(5),所述第一防护层(4)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袋体(1)与所述取样部(3)之间的第一管夹(6),所述第二防护层(5)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连接头(8)之间的第二管夹(7),所述第一管夹(6)与所述第二管夹(7)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包括袋体(1)、一端与所述袋体(1)连通的导尿管(2)、设置于所述导尿管(2)另一端的连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2)中部设置有两端与所述导尿管(2)连通的取样部(3),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导尿管(2)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沿所述导尿管(2)环形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护层(4)和第二防护层(5),所述第一防护层(4)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袋体(1)与所述取样部(3)之间的第一管夹(6),所述第二防护层(5)一端连接所述取样部(3),另一端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取样部(3)与所述连接头(8)之间的第二管夹(7),所述第一管夹(6)与所述第二管夹(7)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3)包括内部开设有容纳腔(3-3)的柱体(3-1)、设置于所述柱体(3-1)侧面的刻度线(3-2),所述柱体(3-1)两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导尿管(2)配对的第一通孔(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4)和所述第二防护层(5)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导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6)包括L型夹板(6-1)、与所述L型夹板(6-1)一体连接且与所述L型夹板(6-1)卡接配合的倒L型夹板(6-3),所述倒L型夹板(6-3)面向所述L型夹板(6-1)一侧设置有挤压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